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文娟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60-61
《文学》月刊是20世纪30年代文学期刊中寿命最长、影响最大的文学刊物之一。《文学》月刊上的文学评论是它的重镇之一。茅盾在“文学论坛”栏目发表了大量的评论性的文章,注重反映社会问题,探求文坛的健康发展,提倡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并且积极参与到文学论争中,为《文学》月刊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为三十年代的文坛的走向和理论建设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3.
《周易》是一部占卜之书,但其中所体现的文学批评思想则是相当丰富的。其一是关于文学本质的认识,事实上它同古希腊时出现的文学“摹仿”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周易》中对文学艺术本质的认识也是这种摹仿的观点,而且这种摹仿是对客观存在的直接再现。其二是关于文学体裁,《周易》中所体现的文学体裁思想是后世文学体裁的一个源头。其三是关于情与辞,《周易·系辞》进一步探讨了情与辞的内在联系,辞的风格往往因情的不同而不同。其四是关于文学的审美,《周易》中的审美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八卦的审美卦象;二是断辞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4.
叶纪彬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文章认为应当摈弃当代文学批评中那种把文学批评当作检测自己理论学说的试验方式和作为宣传自己理论新说的工具的状态,而代之以全面的辩证的具有审美特性的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6.
唐洁璠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7,(1)
媒体文学批评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媒体文学批评还不够成熟,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必须加强对媒体文学批评的建设,使它增强规范意识,并与大众传媒实现良性互动,与其他批评形态实现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7.
说到《小鲍庄》与"文学寻根"的关系,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毫无疑问地认为《小鲍庄》该归属于这一"思潮",这是今天的文学史给我们的结论。事实上,当我们重新翻阅80年代有关这部作品的文学批评时,会发现这个结论并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理所当然,而是经历一个被反复推翻又重新建立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的解读会为我们展现一个真正的有关文学的历史,告诉我们结论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8.
媒体文学批评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媒体文学批评还不够成熟,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必须加强对媒体文学批评的建设,使它增强规范意识,并与大众传媒实现良性互动,与其他批评形态实现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9.
宋占海;龚道臻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6):3-4
笔者从《民族文学研究》自创刊以来收录的有关运用结构主义叙事学批评方法的文章为研究对象,试图对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评论中的结构主义叙事学批评实践状况进行梳理,从而对其中体现出的特点和问题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胡大雷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刘勰对历代批评观点进行批评,提出若干批评的忌戒,归纳起来有十六条:忌理论迁就创作、忌以最高统治者的意见为准、忌竞于诋诃、忌因身份经历影响客观评价、忌雷同一响、忌人情因素、忌贵古贱今、忌信伪迷真、忌崇己抑人、忌徒张虚论、忌以鉴赏代批评、忌以偏隅拟万端、忌深废浅售、忌未思而随意、忌遗漏、忌苟异。刘勰正是以前代的批评实践为参照,提出了自己的批评体系与批评观。 相似文献
11.
杜存迁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17(3)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成书于公元六世纪 ,它以水道为纲 ,记述了大量的有关土壤、植物、气候、矿藏等自然地理资料 ,在其漫长的流传过程中 ,由于辗转传抄 ,经注混淆 ,错漏连篇 ,几至不能卒读。本文对王国维《水经注校》袁、刘标点本中的一些或句读或校勘不确处作了纠正。 相似文献
12.
阿多尔诺与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和阿多尔诺独撰的《否定的辩证法》都是法兰克福学派重要的代表作,这两著作都打上了阿多尔诺写作时所处国家社会主义统治下环境的烙印。而阿多尔诺对资产阶级一体化批判的理论又在阿多尔诺整体理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阐发他关于资产阶级一体化批判的理论可以从《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和《否定的辩证法》中获得汲取。 相似文献
13.
孟姝芳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28-32
每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由于文学场域不断被冲破,既有的文学批评理论面对新近出现的文学式样表现得滞后僵化,不能给予充分有效的阐释。针对这种文学批评阐释不完整或失效的现状,笔者认为,虽然传统的文学批评模式有其不可或缺性及阐释的权威性,但是其对新的文学样式却缺乏深刻有效合理的阐释,一种新的批评模式——张力性的文学批评结构模式有待深刻挖掘,从而对新的文学样式进行有效阐释和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4.
叶云飞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2):107-109
白先勇是台湾著名的现代派作家。他的小说批评多以读后感、杂文、论文等形式收录在其散文集中。在《谈小说批评的标准》一文中,他系统地阐述了小说批评的三项标准:作品的文字技巧及形式结构和作品的内容题材相互协调;作品中应该有广袤的世界观和成熟的人生观;永恒的人性。在文论中,白先勇从作家的特色谈到作品的艺术世界,从作品主题谈到作家的情怀。 相似文献
15.
吕红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8(5):133-139
以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为代表的批判理论是中国大众文化批判的第一个范式,它秉持对大众文化全盘否定的立场和方法论,被称为“阿多诺模式”。这个范式左右中国大众文化批判话语的时间并不长,很快就被批判和否定。知识界对“阿多诺模式”进行了多角度批判和反省,经历了从文学到哲学、从现代化到现代性问题的深度思考过程。本文对当代中国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走出“阿多诺模式”的批判、否定和反思三种路径做出考察后,进一步分析了三者关于中国现代性问题的构思差异,从而有助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优势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当代文学批评:回眸与进路一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岱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59-69
新时期以来的当代文学批评, 经历了80 年代的后政向批评( 包括反思批评、审美批评、新启蒙批评等) , 90 年代的1048578; 饭碗 批评( 包括学科批评、市场或媒体批评等) , 世纪之交的文化批评( 主要呈现为大众审美的消费文化批评, 且仍在与文学自律的努力处于论争中) 。这一简略回眸显现出知识分子批评在这一过程中的显隐曲线和某种被遮蔽状态! ! ! 80 年代走向活跃, 90 年代基本边缘, 而世纪之交则不在人们关于当代文化批评讨论的视界中。然而事实上, 国际性的当代文化批评思潮提供了一种非常的可能, 知识分子批评, 或曰作为知识分子批评的文化批评乃是当代文学批评的十分重要的进路之一。 相似文献
17.
殷满堂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30(4):42-46
中国文学批评中保有一种先验的东西,存在着一个先天的前结构,即传统的史学批评。中国古代史学意识的自觉先于文学意识的自觉,史学批评的观念与方法渗透于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各个方面。从思想渊源来看,史学批评是文学批评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8.
刘长星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
伊格尔顿的文学批评思想注重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文学批评是政治的批评,它与社会权力问题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批评的政治性决定了批评的视野是整个文化,但文化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海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1):36-40
具有敏锐艺术直觉的沈从文善于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情感内容,注重作家的创作心境与作品的情感表达方式。他的审美趣味随着其创作心理与欣赏心态的转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沈从文的这一情感性批评方式与他女性化的情感人格以及楚文化的熏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当今文学批评面临着“西语化”和“商业化”的困境。中国文学批评界至今言必称西方文论,使我们的文学批评失去了自己的言说方式。“有偿批评”的出现则导致批评准则失衡,批评家艺术感、责任感和人文精神的消解。只有倡导建立真正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学批评理论,才能导引当今的文学批评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