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戏改名联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是孙中山先生留下的名联。语重心长,满怀对同志的期望。后来,面对与中山先生愿望越去越远的现实,吴稚晖将此联改为:“同志尚未成功,革命仍须努力。”虽只调换了“革  相似文献   

2.
章回体通俗小说《何典》,为清人张南庄所作。光绪五年《申报馆书目续集》曾介绍过这部由该馆仿聚珍版印行过的小说谓:“书中引用诗人有曰活鬼者,有曰穷鬼者,有曰活死人者,有曰臭花娘者,有曰畔房小姐者。阅之已堪喷饭,况阅其所记,无一非三家村俗语,无中生有,忙里偷闲。其言,则鬼话也;其人,则鬼名也;其事,则开鬼心,扮鬼脸,钓鬼火,做鬼戏,搭鬼棚也。语曰,出于何典,而今而后,有人以俗语为文者直曰:出于何典而已矣。”使这《何典》在20年代再次问世者,不能不归功于吴稚晖。据吴稚晖说,当他读过《何典》,书中那句“放屁放屁,真正岂有此理”,一下子打破了他“要做阳湖派古文家的迷梦,说话自由得多”了,据说,吃透了这两句话的“精神”,“才能得言论的真自由,享言论的真幸福”云云。不管吴稚晖是否是张大其词,反正这《何典》借吴稚晖的宣传而引起了刘半农、钱玄同的注意。1926年初,  相似文献   

3.
正南京总统府门楼上金光闪烁的"总统府"三字,出自何人之手?对这个66年前留下的谜团,文史界的解释有几个版本:一是时任国民政府考试院副院长周锺岳的笔墨;二是将已故国民政府首任主席、行政院院长,民国政要四大书法家之一谭延闿的字汇集而成(另外三位书法家分别是吴稚晖、于右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的1918年,由蔡元培、吴稚晖、李煜赢诸先生发起成立了留法勤工俭学团体“华法教育会”,蔡元培先生任中方会长,李煜赢任秘书长。华法教育会主要负责输送留法勤工俭学青年和负责处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滞法的华工教育问题,当时在法华工约有十万之众。  相似文献   

5.
在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中,吴稚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青年与工具”、“再论工具”和“机器促进大同说”3篇文章。在这3篇文章中,他通过对工具与文明的关系的分析,以辛亥元老的资格,力劝青年为全人类生产产品的进程做贡献,以机器的效力促进世  相似文献   

6.
湖州市档案馆馆藏的近代和民国时期档案文献是湖州市各文献收藏单位中最为丰富的。在诸多藏品中,有一件可以称得上是“精品中的精品”。它就是创刊于1907年,由湖州人张静江及其夫人姚蕙与李石曾、吴稚晖等人在法国巴黎共同创办的《世界》画报。它是中国人出版的最早的摄影画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用说在中国属于空前的创举,即使是在印刷技术领先的日本,  相似文献   

7.
蒋介石宗谱——《武岭蒋氏宗谱》编纂于1948年。据考证,当年蒋介石对编纂该宗谱相当重视。陈布雷为总编纂,夏禹均、沙文若、周覃、黄寄慈为编纂,吴稚晖撰写序由,沙孟海总负责。该谱共分32卷,铅印6册,大型线装,上海中华书局刊印。  相似文献   

8.
关于陈延年同志的被捕牺牲日期问题,目前众说不一,有谓六月底者,有谓七月四日者。我馆藏有一九二七年七月二日杨虎致吴稚晖函,则谓业已将陈延年同志杀害,据此,则陈延年遇害日期当在七月二日或在七月二日以前。特将此函刊布,以供研究者参考。又此函对陈延年同志和我党诬蔑辞句,为保持历史档案原貌,未作删节。  相似文献   

9.
正当日汪为伪政府的成立加紧活动时,重庆国民政府为阻止其活动也进行了许多公开或秘密工作,行政院孔祥熙官邸系统的工作人员杨云史当时曾被派往吴佩孚身边工作,在他给侄儿杨佛士的这封信中,谈了当时日伪对吴的活动情况,对研究吴佩孚的个人生平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吴崑,字寿田,寿天,别号吼生,湖北黄冈人,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曾任同盟会本部评议员兼民报干事、同盟会辽东支部负责人,在协助黄兴和宋教仁创办《民报》、发动和组织长江流域及东三省反清革命过程中做出过突出贡献,因此在同盟会内有"鄂籍会员四杰之一"的称誉。吴崑一生遗文甚少,迄今为止,在所有辛亥革命史料中尚未见到任何一篇属于他的亲笔著述。笔者近日在收集近代东北史料时,在民初进步刊物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曾刊有一则编辑手记《一封信引出的故事》,与编辑手记同时发表的,还有一封读者来信和两位教授的答复。读罢这一组文章,笔者不由得感叹编辑花费的心血,从中看到了严谨的科学精神和认真的编辑作风。而这  相似文献   

12.
1981年茅盾病危之际,口述了两封信,一封请求中共中央在他去世后追认其为共产党员;另一封给了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在给作协的这封信里,茅盾提出将自己的稿费25万元捐出来设立文艺奖,并明确要奖励“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3.
(一)沈阳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一名叫冯义华的战士给函授中心负责同志写了一封信和两篇言论习作,要求对他的习作给予评改。笔者受领此任,试作评改如下。先看这封信。XX:您好!我是一名业余爱好写作的基层小战士,工作之余总爱舞文泼墨,自己解除了苦闷,也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收获。一年来在函授学习中我严格按照教材提纲中的规定,认真学习了教材的内容,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可以说是受益非浅的,在每期的函授通讯中我都仔细翻阅,也打至阿零的突破。但是却没有给函授中心写过一篇稿子,刚收到的第11期函授通讯看到有一篇函授学员李志写的…  相似文献   

14.
胡适苏俄情结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上半年,收藏界的一位朋友从嘉德拍卖公司买到胡适致王世杰的一封信。这封信写于1948年1月23日,信中说:“前几天看了鲠生兄的一篇文字,我很感觉奇怪,故写了—封信,现由独立时论社发给五十多家报馆发表……”胡适在当天的日记中有“写信给周鲠生、王雪艇(王世杰字雪艇)”的记载,但是在已出版的胡适资料中,却找不到这封信的踪影,因此这可能是—封从未面世的轶信。  相似文献   

15.
2005年5月,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提出“都市报的冬天提前来到了”的判断;接着,他接受笔者专访时,指出报纸进入“冬天”的深层原因在于新媒体的崛起和冲击,并由此提出“报纸的冬天将相当漫长”;随后他发表了《中国媒体大变局》的长文。一年过去了,吴海民社长在今年又作出了“报业的衰退期已经开始”的判断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张姝 《新闻实践》2012,(12):77-79
"最美妈妈"吴菊萍感动全国,各地媒体竞相报道。和其他公众人物和突发事件的报道一样,吴菊萍事迹也容易引发过度采访。作为追踪报道吴菊萍的记者,笔者把握好新闻挖掘的"度",既采访到了许多独家的素材,又和吴菊萍成了好朋友。  相似文献   

17.
天步 《北京档案》2012,(4):59+62
这张照片是毛主席写给战斗剧社的一封信,现保存在中央档案馆.不少人通过书籍、电视、展览见过它,却极少有人知道它的命运.在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七十周年前夕,笔者采访了欧阳山尊夫人徐静媛女士,听她讲述这封信的故事. 那是1942年春天,欧阳山尊收到中共中央发来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请柬,即专程从晋西北前线演出现场赶赴延安.毛泽东结合当时文艺运动的实际,对于文艺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改造、文艺批评、文艺创作、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等重大问题,都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回答,确立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批评了一些影响比较普遍的资产阶级文艺观点,澄清了文艺工作上的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莫言作品评价的一封信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在一片庆祝和赞美声中,我收到了一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二年级学生的电子邮件.信写得比较委婉,其实有一句潜台词没说出来,那就是相比而言,她更喜欢村上春树的作品,而不能够接受莫言的作品(2011年春季给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上课的时候,也有学生对我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这封信所提出的问题,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年青一代人的看法.所以我把这封信全文附在下面:  相似文献   

19.
《全国新书目》2014,(10):14-14
邓颖超同志生前曾经给周恩来同志的侄子周保章同志写了50封信,字里行间记录了她从学习、生活、健康、婚姻、家庭等方面对晚辈的关心和爱护。其中第一封信写于1957年2月21日,最后一封信写于1981年6月,时间跨越了20多年。这批书信绝大部分是邓颖超同志委托秘书张元、赵炜同志代笔,经她审阅后寄出的。在编辑过程中,周保章同志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他写的一些背景介绍,对帮助读者理解书信的内容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20.
2015年我与哥柳和堤合撰《父亲柳中爔与中共第一座电台》(以下简称《电台》)一文,刊于《档案春秋》2015年第11期.内文中提到父亲早年与李强伯伯的交往与通信,当时主要凭借父亲对我们的叙述,以及涂作潮伯伯回忆录中的资料,通信原件尚未发现.后来我们找到李强伯伯1989年初写给父亲的一封信,内容很丰富,可补充《电台》一文的缺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