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古代王安石的《伤仲永》到现代中国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及中国重点大学举办的少年班,国人对超常儿童给予了大量而持久的关注。然而令人颇感遗憾的是,无论是一般公众还是许多学者,大家对超常儿童的心理特点、发展规律并不十分了解。建立在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基础上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关于超常儿童心理发展的专著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最近,我们欣喜地看到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沈德立教授主编的“儿童心理与行为研究书系”中的《超常儿童发展心理学》(施建农、徐凡著)使上述现象大为改观。初略读完全书,我们发现,《超常儿童发展心理学》立…  相似文献   

2.
当代我国超常儿童心理研究与教育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常儿童在当今世界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关注对象。本文就超常儿童研究的方法学原则、超常儿童的鉴别工具、超常儿童的心理结构模式以及超常儿童教育体系中的学制等问题,对我国近20年来在超常儿童心理研究与教育方向所取得的新成果进行了概括而有重点的阐述。为了进一步促进这个新兴领域的发展,文章还提出了展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第一部《超常儿童心理学》将于今年年底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不仅可作为大、中专院校有关专业的教科书,也适合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家长阅读。该书是在中国超常儿童协作组30多个单位10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超常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以翔买的材料比较了超常与常态儿童的智力、能  相似文献   

4.
以美国SSCI数据库中美国儿童心理研究领域的核心杂志《Child Development》为数据源,运用文献信息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该期刊2001至2011年作者共被引网络图谱,可以发现当前美国儿童心理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杰·贝尔斯基(BELSKY J)、路特(RUTTER M)、南希·艾森伯格(EISENBERG N)、朱迪·邓恩(DUNN J)、威尔曼(WELLMAN HM)、约翰·弗拉维尔(FLAVELL JH)、苏珊·格尔曼(GELMAN SA)等人,存在八大主流学术团体.他们的研究视域相当广阔,从儿童早期护理到儿童家庭教养,从儿童语言发展到儿童元认知发展,从儿童道德判断到儿童社会性发展,从儿童心理理论到儿童问题行为的评价等,并为各个具体问题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本理论或概念基础.了解当前美国儿童心理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以及学术思想,有利于把握世界儿童心理研究的新动向和趋势,有利于促进我国儿童心理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超常儿童教育与研究领域一些新近的研究成果,就今后该领域可能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内容涉及超常儿童的概念和理论建构,超常儿童鉴定的程序和方法;超常研究的方向和研究的范式;超常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研究应关心的主要问题,如评估、创造力、低成就等  相似文献   

6.
为探寻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前沿演进与热点领域,采用知识图谱分析中国知网(CNKI)上的541篇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的文献,结果显示:(1)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的凸显关键词为"心理"始于2008年,并已持续两年;(2)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集中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关系研究"、"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及相关变量研究"、"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及相关变量研究"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策研究"等五大方面。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超常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始自1978年。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从正面研究超常儿童的心理与教育问题,探讨如何适应超常儿童的特点及需要,实施相应的教育以促进其发展,尤其是发挥其智力优势,促进超常儿童在学业方面的加速发展。相对不足的是,对于超常儿童发展中存在的一些负面现象及其成因、有关的干预措施研究不够。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国内一些学者开始研究普通教育中的学业不良问题,如吴增强、俞国良等。这些研究的继续将会推动超常儿童学业不良问题的研究。因此,总  相似文献   

8.
从1979年起,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全国范围内,对超常儿童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追踪研究,探讨超常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研究超常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可为儿童教育工作者实行"因材施教"提供心理学依据,有利于我国少年儿童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能加速现代化所需人才的培养。我们在这里就要向大家介绍这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对超常儿童的研究所谓超常儿童,是指那些能力发展超过同龄水平的儿童。超常儿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智力超常;一种是专门能力超常。前者在智力方面异乎寻常;后者在绘画、音乐、体育和数学等方面显露才华。在西方,把…  相似文献   

9.
儿童心理学是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系的必修科之一。它在理论上阐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遗传、环境及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条件和规律等问题。力求培养学生能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去从事教学及教育工作,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心理学依据。我校儿童心理学以朱智贤教授所著《儿童心理学》为教材,该书体系清晰,语言精炼,通俗易懂,除个别章节如西方儿童心理学简史外,学  相似文献   

10.
分析留守儿童领域和心理健康相关的CNKI论文,梳理研究态势和热点以探究未来可能发展的方向。以2005—2021年发表的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相关的CNKI论文作为数据源,用CiteSpaceⅡ可视化软件进行相关描述和图谱绘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领域发文量基本呈现增长态势,研究集中在生存环境、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结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领域研究仍处在发展阶段,需在了解研究热点及前沿的基础上,探索和拓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领域,促进该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超常儿童智力的研究是超常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但过去的研究,大多侧重于超常儿童智力发展水平方面。本文通过对科大少年班及我国一些中小学超常实验班的研究材料的分析比较,发现超常儿童不仅智力发展水平比较高,还具有口头和书面言语以及数概念发展比较早、智力结构发展不平衡、认知结构中创造性思维和数类化推理的突出发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主要分析了概化理论与经典测量理论、方差分析之间关系 ,论述了概化理论的优势与特色。运用概化理论分析《超常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课程成绩的评估数据 ,结果表明 ,评分者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并考察了评分者人数的改变对测量信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超常儿童研究的现状与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历届世界超常(天才)儿童会议资料的回顾和对第十一届世界超常(天才)会议论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1)在超常儿童研究领域,对超常儿童的教育和进行教学改革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重点;(2)对超常儿童的创造力和成就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3)一些新的领域将随着对超常儿童本质特征的探讨而越来越变得受人注意,如超常儿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虽然提交的论文数量比例很小,但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4)我国的超常儿童研究,近二十年来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由王骧业、程庆麟主编的《青海民族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一书,已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面世。国内跨文化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专家们,对该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该书系全国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朱智贤教授主持的国家“六·五”、“七·五”期间重点科研课题“中国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特征与教育”的一项分课题,也是青海心理学者和教  相似文献   

15.
1、特殊教育立法研究。2、特殊教育发展重大决策及其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关系问题研究。3、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4、全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5、高等特殊教育发展研究。6、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7、随班就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8、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9、处境不利人群心理与教育研究。10、学习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11、儿童行为与情绪问题研究。12、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13、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与早期干预。14、特殊儿童职业教育研究。15、孤独症儿童教育与康复研究。16、超常与后进生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6.
1、特殊教育立法研究。2、特殊教育发展重大决策及其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关系问题研究。3、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4、全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5、高等特殊教育发展研究。6、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7、随班就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8、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9、处境不利人群心理与教育研究。10、学习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11、儿童行为与情绪问题研究。12、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13、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与早期干预。14、特殊儿童职业教育研究。15、孤独症儿童教育与康复研究。16、超常与后进生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7.
20年来,超常儿童心理教育研究的主要收获有以下几点:一、理论上的收获1认知发展方面:发现超常儿童创造性思维、数类比推理的成绩和认知模式与同龄常态儿童的差异明显,而语词类比推理次之,图形类比推理及观察力的差异较小。2个性特性方面:超常儿童在抱负、求...  相似文献   

18.
暗示的艺术     
陈鹤琴(1892-1982)浙江省上虞县人。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曾留学美国,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东南大学教授兼教务主任等职。毕生从事儿童心理与教育的研究,重视实验与实践,建立并完善了中国化、科学化的现代儿童教育理论体系,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主张以幼儿的发展为本,了解儿童,认识儿童,才能教育儿童。其著作主要有《儿童研究纲要》、《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等。  相似文献   

19.
促进超常儿童创造力发展是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创造性课堂环境对超常儿童创造力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是构建创造性课堂环境的关键因素,但目前教师构建创造性课堂环境的能力有待提升,且亟须具体可操作的指导策略。本研究基于已编制的《创造性课堂环境构建的指标体系》开展教师培训,为教师提供构建创造性课堂环境的具体指导。采用准实验研究法,验证构建创造性课堂环境对超常儿童创造力培养的有效性。以5名数学学科教师、42名普通班中的超常儿童及与之同班的147名普通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领域的发散性思维测试(Alternate Use Task,AUT)评估儿童创造力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专业培训,教师在创造性课堂环境构建的5个行为指标上得分均显著提升。(2)超常儿童在发散性思维3个指标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儿童。(3)与普通教学相比,实验教学能显著提升超常和普通儿童的创造力水平。这表明教师学习和应用《创造性课堂环境构建的指标体系》不仅能提升其创造性课堂环境构建能力,而且其构建的创造性课堂环境能同时促进超常和普通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超常儿童的研究和教育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查子秀一、前言早在两千余年前,中国已开始了对超常(天才)儿童进行选拔、培养和重用,中国的超常(天才)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对超常儿童进行科学的研究,把超常(天才)儿童的教育与科学研究相结合,通过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