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瑞雪 《母婴世界》2008,(10):10-10
"一个完全被拉离生命本身的人,是无法以生命的方式面对孩子的。"我在幼儿园的门厅见到这个小女孩时,她正被妈妈抱着,当看到我时,她就把头脸埋进了妈妈的怀里。刚开始,她悄悄地露出一只眼睛,好奇地观察我这个陌生人。又过了一会儿,她开始扭过头来观察我,最后,她开始直起身体正面地观察我。观察结束后,她把注意力放回到妈妈的身上,不断亲吻着妈妈的颈项,双手捧着妈妈的脸,表达着对妈妈的爱。她的生命是何等的柔软和全然的开放,尽管她让妈妈帮她挡了一阵子。  相似文献   

2.
我一直很认同一个观念,就是你花了多少时间在孩子身上,孩子将来就会花多少时间在你身上;你怎么对待他,他将来就怎么对待你。这点,我从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我收到班上优秀学生小C一封名为《痛》的电子邮件,内容如下: 人不理解某些事,或感觉自己被背叛了的时候,就会感到很伤心。我.深刻体会到了这种感觉。——题记  相似文献   

4.
很长时间了,眼前总会闪过这样一个镜头:几个孩子正玩得不亦乐乎,突然一个小男孩摔倒在地,哇哇大哭,这时,一个稍大的小女孩看到了,先是愣了愣,而后跑过去一下子摔倒在伙伴的旁边,还咯咯地笑,小男孩看看小姐姐,也笑了,爬起来投入游戏中——我想这,就是孩子的方式吧。试想如果换作成人会做出怎样的处理方式?相信不会有人会和这个小女孩一样。由此我感叹  相似文献   

5.
很多年前在俄亥俄州,一个户外教育营地组织孩子做了一次非常特别的徒步旅行。每当想起这次外出我都觉得十分快活。向导带给我们许多新奇生动的体验,所有参与者因此和自然有了一次崭新、深入、亲密的接触。  相似文献   

6.
周末回老家,去童年好友家玩。她正在家里哄孩子。我们边聊天边在炉火上烤白薯,她3岁的儿子也伸手要吃。她顺手把一个烤好的白薯扔在炕上,我嘴上说着“烫”,却没来得及制止。小男孩用手去拿,但立刻被烫到,把手缩回去。好友笑嘻嘻地说:“烫手了吧,宝贝。”我以为她会帮孩子掰开白薯让孩子吃,没想到她没心没肺地笑笑,继续吃自己的。那个小男孩也不哭不闹,不停地用嫩藕般的手指小心翼翼地碰碰白薯。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很爱班上的孩子的,教他们很多的本领,希望他们个个出类拔萃。尽管有时候显得过于严厉,弄得自己很累,孩子也不情愿,但我仍固执地认为这是对他们好,是对他们的爱!直到那天,因为课堂上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开始反思,也让我的想法有了改变。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很爱班上的孩子的,教他们很多的本领,希望他们个个出类拔萃,尽管有时候显得过于严厉,弄得自己很累,孩子也不情愿,但我仍固执地认为这是对他们好,是对他们的爱!  相似文献   

9.
刘颖 《家庭教育》2009,(2):26-27
小小两岁半左右的一个晚上,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散步完进家门,小小却莫名其妙地哭了起来,非要大家把鞋穿好,退到门外重新再来。原来每次回家,大门都是由小小来开的,今天因为小小走得慢,妈妈先把门打开了,所以小小坚持要大家重新来一次,由他来开门。  相似文献   

10.
<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思维的结果都是通过语言、文字等途径表达出来的。所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每一个科学教师的基本任务之一,尤其是小学生的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在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不但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师也要用规范的表达方式,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还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画图等多方面的训练。在教学中我们应逐步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科学中的一些概念、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深处."先生的这一番话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去观察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同时,自身更要具备"学生的心灵",了解他的所思所想,达到心灵上的沟通.  相似文献   

12.
女儿弘弘今年5岁,上幼儿园中班,活泼又聪明.她外公是教师,常常教她一些算术题,10以内的加减法已经难不倒她了.一天,她外公出了几道算术题,她都对答如流.  相似文献   

13.
张宁 《家长》2000,(10)
孩子的思维方式在许多方面与成人有所不同。成人对事物的分析、判断的依据是本人的丰富经验和知识;而孩子由于缺乏经验和知识,对事物的  相似文献   

14.
擦窗户与挂窗帘春节快到了,家里照例要进行一次大扫除。儿子已经12周岁了,于是我要求孩子:“妈妈是女人,爬高爬低的活儿应该是你干的了,比如擦窗、擦抽油烟机等。”儿子痛快地答应:“没问题,老师也要求我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还要麻烦妈妈帮我填我做了哪些家务活的调查表呢,我怎  相似文献   

15.
《少年儿童研究》2011,(4):60-60
2011年2月10日《文汇报》讯最近,华盛顿大学的医生和科研人员发现,家长与孩子的说话方式对他们的智力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6.
孩子是这世界上最有想象力的群体。有些家长跟我说,孩子有时怪异的举动让人很头疼,弄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说也说不通,不知道该怎么管教。  相似文献   

17.
女儿弘弘今年5岁,上幼儿园中班,活泼又聪明。她外公是教师,常常教她一些算术题,10以内的加减法已经难不倒她了。一天,她外公出了几道算术题,她都对答如流。想不到的是,最后一道题目把她难住了———她外公问:“弘弘,8的一半是多少?”女儿想了半天,突然间,她脱口而出:“是0!”她外公摇摇头。女儿又比划了一下,说:“是3!”她外公还是摇摇头,伸出手刮了一下弘弘的鼻子,说:“怎么样?‘小神童’变成‘小笨蛋’喽!”女儿嘟着嘴,气呼呼地跑进她的小房间里。过了一会儿,她跑了出来,仍然很不服气地叫道:“外公,8的一半就是0和3!”我们都觉得奇怪,8的…  相似文献   

18.
杨风梅 《师道》2006,(7):40-40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深处。”先生的这一番话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去观察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同时,自身更要具备“学生的心灵”,了解他的所思所想,达到心灵上的沟通。一天中午,我在一年级教室里为孩子们批改作业。男生丰丰在母亲的护送下来到教室。当丰丰的母亲像往常一样为孩子准备文具时,竟意外地发现书包里落满铅笔屑。当得知这些铅笔屑是坐在后排的女生婷婷放的时,她更是暴跳如雷,怒不可遏地责骂婷婷,并把书一本本拿出来,把书…  相似文献   

19.
"唠叨"型.某个道理,孩子明明已经晓得,可家长仍絮絮叨叨说个没完.从心理学上讲,这种絮叨是种重复刺激,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性抑制.你越说,他越不听,甚至还会冲撞你. "迁移"型.把别人身上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坏事,不分青红皂白地"迁移"到自己孩子身上.这与青少年的上进心和好胜心相悖,从而把孩子的感情推向对立面. "提审"型.刚发现一些苗头性的现象,便大惊小怪地把孩子喊到别处"单独审问",根据主观臆断,把可能性说成现实性.这样孩子会因你言过其实和妄加推测而大为恼火. 1 "揭丑"型.对于确有过错的孩子,有些家长喜欢在吃饭时"训话"或当着同学、亲友的面数落.这样做会挫伤孩子希望保密、谅解和宽恕的心情,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而走向反面.  相似文献   

20.
"唠叨"型。某个道理,孩子明明已经晓得,可家长仍絮絮叨叨说个没完。从心理学上讲,这种絮叨是种重复刺激,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性抑制。你越说,他越不听,甚至还会冲撞你。"迁移"型。把别人身上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坏事,不分青红皂白地"迁移"到自己孩子身上。这与青少年的上进心和好胜心相悖,从而把孩子的感情推向对立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