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我国高师教育类课程存在着课程比例不合理、结构单一、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脱离教育实际、教学方法不灵活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师教育类课程的发展,不适应教师教育培养专业化人才的需求。本文从教育类课程建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构教育类课程的原则、如何建构教育类课程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应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此,必须强化高师的教育实践性课程,必将有助于高师生师德的培养;使高师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高师生的职业技能;促进高师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发展;并且唤醒了教师的专业意识,培养未来教师具有可持续的专业发展的能力,这也必将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浅谈高师教学论课程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各专业的教学论课程是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技能训练课程,但现行的教学论课程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环节的倾向。改革教学论课程的主要途径是:对课程性质进行重新定位;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修订教学计划;强化教学技能训练的基本环节;改革考核方法;加快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师资的需求,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必须从传统的学术理性取向转型为实践取向,在真实的实践情境中培养优质师资。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以发展未来教师的实践智慧为主,赋予其反思的实践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在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必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经验与反思,以及教师教育机构与中小学校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许多高师院校淡化师范性,忽视对历史教育专业学生历史教学基本功的培养,致使历史教育专业学生从教基本功薄弱。高师历史教育专业培养学生教学基本功是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能有效增强师范院校学生就业的竞争力。由此提出了历史教育专业教学基本功的详细内容和实践中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多元文化和各科知识日益融合的时代,在高等师范院校各教育类专业中开设体系完整的文艺类课程既是教师职业本身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构建该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按专业区别对待、按年级科学设置、按课程类别灵活安排、按学生需求合理延伸。  相似文献   

7.
教师职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从我国教师教育的实践过程来看,这一特点并未得到充分体现,现已成为制约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强化高师教育实践性课程,探索构建高师教育实践性课程体系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强化高师“数学教育实践活动”课程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强化高师数学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才能克服其设置与实施中的不足.为此,本文提出四点强化的对策:调整课程结构比例;加强理论课程的实践性;强化数学教育实践活动课程的可操作性、实用性与实践性;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让学生感受数学教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从教育实践的内涵和意义入手,通过对我国高师院校教育实践现状的分析,力图对我国新时期高师院校教育实践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增加教育实践的时间,理顺教育实践组织管理的体系,以及教育实践内涵在社区及家庭拓展的构想,为建构我国高师院校教育实践模式提出了自己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两种知识观及对高师教育实践课程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论中存在两种知识观:理论性知识观和实践性知识观,它们从深层观念上对高师教育实践课程产生潜在而强大的不同影响.理论性知识观藐视通过实践而获得的所谓"经验",剥夺其作为知识存在的权利,必然导致高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弱化.实践性知识观不仅尊重理论性知识的实践价值,而且强调实践性知识对于实践的重要性与依赖性及其在理论性知识实现实践价值中的中介作用,因而能够有力地促进高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彰显.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高职教师的终身教育必须依靠制度建设和体制建设。只有构筑起高职教师的终身教育体制,才能规范且强制性地保证高职教师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在这一体制建设中,教育行政机关的有关部门应增加高职教师终身教育职能,教师终身教育的立法与法规是基础,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是实施高职教师终身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刍议社区教育发展模式之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教育创新和建模的需要出发,用模式的理论审视社区教育的科学运作与科学思维。不难看出,社区教育是全纳教育模式,社区教育是教育与社区双向发展的互动互利模式,能使教育资源在重组建模过程中功能放大,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幼师转型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整幼儿师范学校的布局和办学模式、理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体制、提升学前教育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既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也符合世界各国师范教育发展的趋势.在我国幼师转型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我国国情,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学校自主两方面的积极性,爱护幼师系统的原有师资队伍.转型后的学前教育专业要重视专业建设,首先要构建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性课程、工具性课程、实用性课程在内的新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育基地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振兴中华靠科技,振兴科技靠教育,振兴教育靠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是祖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基,它关系祖国的长治久安,要想办好教师教育,就要解决教师教育问题,就必须有坚实的教师教育基地,首要的问题是解决教师教育基地建设问题,解决好教师教育基地建设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教育立场,就是教师在面对教育问题时,能自觉地从教育的视域出发,以相应的思维方式分析和处理教育问题。教育的原点、过程和结果决定了教师教育立场的内在结构,包括教育的人性假设、内在逻辑和价值追求三要素。由此,教师基本的教育立场体现为生命立场、过程立场和意义立场。为了提升教师的教育立场,需要教师优化教育思维,坚定教育责任,修炼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不仅涉及到培养目标,而且涉及到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方面面,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必须构建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全方位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教育本意主要是养成,养成契合教师教育。养成性教师教育旨在培养"作为人的教师",其主导逻辑是内外兼修、内外相因、内外呼应、相辅相成、和谐发展、整体养成和德艺双馨。养成性教师教育更逼近素质教育,更强调主体性教育,更重视生活教育,更倡导个性化教育,更关注仪式教育和更追求生态化教育。养成的主要方式包括文化浸润、生活导引、社团磨砺、活动洗练、职业指引、角色强化、课程规训、技能培训、实践锻炼与事例解剖。养成性教师教育更利于解决德艺失范的状况,更善于培养"四有"教师,更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教师,以及更益于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师。  相似文献   

18.
进入本世纪以来,在终身教育的影响下,国际教师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教师教育不再局限于师范生的培养,教师职后培训也不是指教师一般意义上的进修提高,而是一个对教师进行一系列系统培养的、时间延续到教师职业生涯甚至是一生生活的全过程的“终身教育”。本文试图在说明教师教育终身化的必然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现存的问题,据此探讨了我国教师终身教育体制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对于幼儿教师师德问题,孔子等人提出了精妙的论述,后人又以规范、条文等形式固定下来,并不断地探究、衍生出新的涵义。重视幼儿教师师德建设,是幼儿之利、幼师之利和社会之利。然而,当今幼师失德的现象并不鲜见,主要表现为幼师虐童、缺乏爱岗敬业精神、职业倦怠,以及幼师专业素养过低、职业发展主动性欠缺等。提升幼师师德,可以采取社会立德、幼师树德,严格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完善教师发展培训体系,以及完善法律法规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谈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续教育是农村教师持续发展的可贵之路。随着农村教育教学的发展,农村教师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教学面貌、教学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这种新情况,本文集中阐述了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改进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及对农村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可行性探索,以期对新形势下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