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爆笑超市     
“闻鸡听琴”儿子要听故事,爸爸准备给他讲“文姬听琴”。说的是蔡文姬小时候的事,可儿子一听题目立马表示不满“:老爸,上回你讲的是‘闻鸡起舞’,这回又讲‘闻鸡听琴’,能不能讲点儿新鲜的?”再试试脚气儿子看到有卖彩票的,非要试试运气,于是买了一张。刮开一看没中,儿子还要再买一张,理由是刚才那张是左手抽的,想再试试右手的手气。第二张刮开同样没中。爸爸问“:两只手手气都不行,死心了吧?”儿子笑嘻嘻地说“:要不,我再试试脚气?”哪吒的弟弟儿子最近看动画片《哪吒传奇》很入迷。有一天,看书时看到“叱咤”两个字不认识,便问爸爸怎么念…  相似文献   

2.
那是七年级的一堂作文课,我板书题目后,就从文章的构思、立意、布局等方面给学生作一番写作指导。突然,一位学生冒出一句:“老师,你讲得是很好,但你能写一篇文章出来让我们欣赏欣赏吗?”我的心不禁一颤:多么直爽的学生啊!说得很有道理,讲得好还不如写得好。于是,我一口许诺:“好吧,我们一起写,看谁写得又快又好!”时间过得很快,不到30分钟,我就把这篇作文写好了。学生迫不及待地想“欣赏欣赏”。于是,我大声地朗读起来,读完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3.
作文要写出新意,可以有很多方法,这一期我们讲的是唱反调。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免不了会唱唱反调,比如和大人顶嘴,就某个问题展开的讨论。还有辩论会,那可是双方公开唱起了反调。而在作文中,唱反调是让观点出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比如对“班门弄斧”唱个反调,就有了“弄斧就得到班门”的说法,比如对“愚公移山”这则寓言唱个反调,就有了“愚公太愚,智叟聪明”的结论。唱反调成了新思想、新观念的孵化器。反调要唱得好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得分清什么可以反,什么不可以反。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这人人都知道,如果你偏要反这…  相似文献   

4.
学生:老师,对于议论文,我们有时不知道从何写起才好,比如“由×××想到的”“从×××说起”这样一类议论文。你能不能给我们讲讲?老师:首先当然是审题。你说的这类文题,是属于一事一议的议论文。而要写好这类议论文,首先要求切入点明确,这样道理才容易说得清楚明白,议论才能有的放矢,深刻透彻。题目中的“×××(一事)”应该选择你最想写、最熟悉、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现象。学生:老师,我的切入点是“从一道做不出的数学题说起”,接下来我应该怎么做呢?老师:这就是第二步———立意,也就是确定文章的中心。以你说的这…  相似文献   

5.
车牌     
佚名 《高中生》2009,(12):35-35
有一个人去买车,车商给了他一个车牌号,是“00544”,这个人觉得这个号不好,但车商说:“这号多好呀,你看。00544,动动我试试。”这个人很高兴,开着车上路了,没开多远就和另一辆车撞了,这个人怒气冲冲地问另一人:“你没看到我的车是00544,动动我试试吗?”另一人很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你看,我的是44944,试试就试试.”  相似文献   

6.
有位教授到他中学时代的母校作报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过去,有位学生接到家里来信,父母要他回家娶媳妇。于是,这位学生到老师办公室去请假,老师同意后,学生转身就走。 过了一会儿,老师抬头一看,这位学生离开时没关房门,便立即叫另一位学生去追赶那位请假的学生。这位请假的学生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他问老师:“有何要紧事?”老师郑重地指着房门说:“刚才你出去时,没有把门关好,现在叫你回来,就是让你把门关好。”学生听后,心中有些不快,并说:“汗淋淋地跑回来,原来是如此小事。”老师知道学生不高兴,便严肃地说:“我…  相似文献   

7.
星期天,表哥到我家做客,刚进门我就高兴地朝他嚷起来:“表哥,下盘象棋吧!”“去去去,你的棋下得太臭了,不记得了吗?上次我几步就把你摆平了,我看还是算了吧!”我很不服气,便从柜子里把上星期爸爸给我买的那盒巧克力拿了出来,对他说:“你再跟我下一回,如果我输了,就把这盒巧克力白送给你。如果你输了,  相似文献   

8.
一次课间操后,一位女学生怯生生地对我说:“老师,向您借本书可以吗?”“借什么书?”“《班主任之友》!”她的回答令我吃惊不小。“你借这书干什么?这本书不适合你们读,你们也看不懂,看这干吗?”没想到她说:“我看得懂,这本杂志很好,我们都喜欢看。”“好?怎么个好法?”“我们都喜欢里面的班主任,喜欢里面的做法,如果都是这样的班主任,那多好!”她马上意识到说漏了嘴,便不好意思地补充说,“其实,你也是很好的班主任。”我当时无语。这件事对我震动很大,事后,我问学生为什么都喜欢《班主任之友》。他们说,我们喜爱《班主任之友》,是喜欢里面的…  相似文献   

9.
编读通道     
《中国德育》2008,(2):1-2
眼下有一种看法,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当你说他棒,他就棒给你看;当你说他笨,他就笨给你看”,所以,要培养“好学生”就得使劲夸。在我看来,倘若“夸”的效果真有那么神奇,教育就再简单不过了。对青少年需要多表扬、多鼓励,但一味赏识乃至迷信般地吹捧,恐怕也未必妥当。试想,一个人整天生活在甜言蜜语中,  相似文献   

10.
山民     
做生意的二哥从垄上归来,我去看他,见他郁郁寡欢,便提出请他吃一顿。我们在一家中档餐馆落座后,服务员小姐将菜单递到我手里,却听见二哥冷冷地说:“点两个素菜,够吃就行。”我笑着对二哥说:“兄弟没你钱多,一顿饭还是请得起的。”二哥瞪了我一眼,“有钱也不能糟践”。语气中带有一点愠怒之色。我大惑不解,却只好由他。“老三,我给你讲个真事,你看你能不能写个啥,在报上发发,也算了却我一件心事。”二哥说。我点头说,没问题。二哥长长吁了口气,缓缓讲了起来——这次到兰州讨债,事情还算顺利。当我准备返回时,忽然想起你嫂子的那个弟弟了。他…  相似文献   

11.
一个女孩走进心理咨询室,微笑中有几分忧虑:“马老师,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不用说请教,我们一起来讨论。说说看,老师能为你做些什么?”我说。“您说,怎样让同学们都喜欢我?”我笑了:“你能把这个问题讲得具体一点吗?比如,你碰到了什么具体的难题,有什么具体的故事。”“是这样,我是个挺在乎同学关系的人,我也在往这方面努力。但是,我感到同学们并不是都很喜欢我。可是,我们班上的另一个女孩却非常有人缘,她不当班干部的时候同学们喜欢她,她当班干部的时候同学们也喜欢她。您说,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先不去管那些大道理是怎么讲的。你能…  相似文献   

12.
“公姥”“公姥”一词在诗中有两例:一是刘兰芝对焦仲卿说的:“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二是刘兰芝临离焦家时对小姑说的:“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这两例的“公姥”,一般皆解为“公婆”。在此诗中,因是出自刘兰芝之口,故似乎还说得通,但仔细一琢磨,就不尽然了。因为这是刘兰芝对焦母所生的儿子、女儿讲的,翻译过来就应该是:“你去告诉公婆”,“你要用心侍候公婆”。当媳妇的在丈夫、小姑面前怎么能这样称呼呢?这既于情理不通,在词义解释上也不确切。看了北朝乐府民歌《琅琊王歌辞》,我们才明白了,原来“公姥”就是“父母”。那首歌辞说:“东山看西水,水流盘石间。公死姥更嫁,孤儿甚可怜。”这“公死姥更嫁”的话,不正是俗话所说的“爹死娘出  相似文献   

13.
写一写在自己成长经历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每当到了夏季,我便想起一件事。那是小时候夏季的一天,我吃完早饭准备去玩。妈妈说“:媛媛,你在家看门,我下田去除草。大场上的粮食要看好,鸡要是来吃就赶走。”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好嘞,您就放心吧,我会看好粮食的。”说完,妈妈便下田去了。我大概写了20分钟左右的作业,邻居家的王倚路来邀我去我老姑家看小妹。我高兴地说“:是真的吗?”她说“:那当然是真的,我骗你干吗?”我想了一会儿说“:可是,场上的粮食谁来看呀?”王倚路笑着说“:管它呢,别愁眉苦脸这件事情可能发生在夏季,所以,总在夏季想起…  相似文献   

14.
有话要说,你才有真情实感,才能抓住作文材料。这是我们写文章的重要前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是说再能干的媳妇也煮不出没米的饭。我们写文章也像煮饭一样,你没有要说的话(米)就写不出可读的文章(饭)。其实很多同学,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是有话要说的,但就是不习惯用文字来表达,所以许多好材料就从身边悄悄地溜走了。这其实是一种写作习惯的养成。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你有再好的记性,能把发生的事、想说的话记住一两天,一两周,一两月,但未必能记住一两年、一二十年,乃至一辈子。如果我们不怕麻烦,提起笔,把当天发生的事、当时要说的话记录下来,那将成为永久的  相似文献   

15.
标点符号可以用来概括人物的特点,病历卡也能反映一个人的特点……人物原来还可以这样写,你知道吗?如果说我们班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的话,那么班里的每一位同学就是散文里不可缺少的标点符号,各有各的特色。不信,就让我给你介绍一番吧。陈静是不折不扣的省略号。她课余特别喜欢看课外书。她有一个习惯,就是说话喜欢说半句,剩下的半句便让我们费尽心思去猜。每次下课,她都给我们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等讲到精彩的地方,就戛然而止,笑着说“:欲知后事如何,请自己去猜吧!”然后便笑眯眯地走开了。我们只好绞尽脑汁去猜后面的故事。有一次上课时,老…  相似文献   

16.
一位物理老师,站在讲台上,一边讲一边在黑板上推导着公式。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推导错了!”这位老师面对黑板仔细端详了一番,脸红红地说:“对!提的很对。”但是,话头一转却说:“这是我故意弄错的,试试你们能不能看出来。”“是故意弄  相似文献   

17.
校园幽默4则     
《河北教育》2007,(1):48-48
事出有因老师“:你的题为《抢救亲人》的作文怎么连一个标点符号也没有?”学生“:那么急的事怎么能停顿呢?”告示学校将放假一周。校园的告示栏上出现了这样一则告示“:你想享受结伴旅游的乐趣吗?有两位女士已买好四张去黄山旅游的车票,诚征二位男士结伴同游。有意者请与女生宿舍××号联系。”不久,告示下面出现一行字“:小姐,请告知你们行李的重量——二男士。”老师记性真好这是一堂历史课。老师正在讲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故事。她讲完之后说“: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四百多年以前。”一个小学生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惊讶地叫喊说“:我们老师…  相似文献   

18.
"人文"的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是“人文”?想必读过书的人也未必能说得清。在绍兴文理学院,作家梁晓声用了六堂课的时间讲这两个字的含义。不少学生觉得惊讶,“‘人文’,我懂啊。”“就一句话,以人为本。”梁晓声因此发出一声感叹:除了“以人为本”,我们还能告诉别人些什么呢?是啊,除了“以人为本”,我们还知道“人文”更丰富的内涵吗?为了解说“人文”,梁晓声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在法国,他跟两位老作家一同坐车去郊区。那天,刮着风,不时飘着雨滴,前边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儿,不断地从后窗看他们的车。前车车轮滚起的尘土扑向他们的车窗,加上雨滴,…  相似文献   

19.
如果你有兴趣看小说,请问,你是否见过把看小说布置为作业的老师?如果你喜欢看电影,请问,你是否见过把看某一部电影当作业布置的老师?如果你乐意听音乐看电视,经常“卡拉”,请问,你是否见过,投你所好,课文不讲,要你按课文写拍摄手记,让你也过一把导演瘾,兴奋得几夜也睡不好觉的老师?我见过,那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樊老师。这样的老师太少了。正因为这样,有人就说他是一位不务正业  相似文献   

20.
儿子从小很乖。大人让他干 什么,他就干什么,大人怎么说 他就怎么听。自从四年级下学期 开始,他变得“不听话了”,能和 大人争辩是非,能对一件事发表 自己的看法了。儿子一天天长大 了。有一件事让我们改变了对他 的教育方法。 一天晚饭时,我们一家三口边吃边谈,无意中说到孩子多么幸福。儿子听后说“孩子也有酸甜苦辣,不全是幸福。”这句话令我们吃惊,这简直不像儿子说的话,令我们俩大人面面相觑。最后他爸爸说:“你有什么酸甜苦辣?”儿子说“比方我正在看少儿节目,你却让我去学习;我已经完成了作业,你们却让我去复习或者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