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在文旅融合不断深入贯彻的背景下,以江西庐陵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发掘庐陵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探讨庐陵文化资源规划开发的现状,以及规划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科学规划及开发庐陵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对策,为实现江西庐陵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3.
赤水河流域的民族蜡染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赤水河流域的民族蜡染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随着现代文明的进程,这些传统文化出现了转化和消亡的现象。通过调查分析如何传承和发扬民族蜡染文化。  相似文献   

4.
独竹漂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独竹漂是在贵州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种民族传统运动在民间出现了式微现象.在大量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较为系统的研究了贵州独竹漂运动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并对贵州独竹漂运动的演变做了一定的思考,以期望对贵州独竹漂运动的保护和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为龙的传人,龙文化在华夏大地上随处可见,龙文化已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当中,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文化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后最终确立下来。在当今文化创新的时代,应该发扬龙文化、创新龙文化。  相似文献   

6.
文化生态和区域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文化生态可以通过旅游开发带来区域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大规模的文化生态保护提供物质基础,实现居民的文化自觉。生态博物馆理念下原生民族文化的开发实现了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保护原生文化→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更好地保护原生文化。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准确翻译至关重要。文章从生态翻译学理论"译者为中心"的观点出发,指出译者在翻译中国文化特色词汇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角度,借助于常用的翻译技巧不断地进行"适应"和"转换",并对其中的文化缺损进行补偿,保持翻译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从而创造出生态化的译文,以成功实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8.
大部分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都存在形式重于实质、主体文化没落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导致了良好文化氛围的缺失,还使大学存在以追求物质享乐为目标的弊端。文章从大学文化生态视角出发,剖析我国大学文化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文化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文化生态和区域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文化生态可以通过旅游开发带来区域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大规模的文化生态保护提供物质基础,实现居民的文化自觉。生态博物馆理念下原生民族文化的开发实现了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保护原生文化→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更好的保护原生文化。  相似文献   

10.
文化生态是将文化以及文化所生存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特定的文化有其特定的生存土壤,文化的发展应纳入整个人类生存环境尤其是社会变迁与发展的大背景中。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以布瓦村羌族文化为例,论述其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生动地说明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发展的概况与今后的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11.
《滁州学院学报》2021,(3):53-56
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新兴理论,为译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多维度的研究模式。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转换方法作为着眼点,以《中国文化读本》及其英译版Insights into Chinese Culture为样本,选取的文化负载词作为研究对象,最终得到"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为文化外译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化的形成、价值观及其体系架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是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的体现。生态文化是在人类拯救工业文明时代生态危机的现代环境运动中形成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价值观。生态文化以生态价值观为理念,致力于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建立一种与以往的文明时代全然不同的新型关系,即人一社会一自然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关系。生态文化的体系架构分为内隐的价值理念和外显的具体样式两方面。  相似文献   

13.
从湘桂走廊的文化生态出发,分别考察了明代以前及明代湘桂走廊的戏剧活动,湘桂走廊的经济、社会发展,湘桂走廊"傩"民俗活动等几个方面与桂剧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关系,以桂剧作为个案探讨湘桂走廊的文化生态与当地地方剧种产生与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桂剧的形成是历史上湘桂走廊作为"文化通道"与桂北当地语言、风俗、习惯相交流与结合的产物,桂剧的形成实际上也是我国大多数戏曲剧种形成与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14.
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伴的是民众精神生态的变迁,其中又以农民工精神生态的变化最为激烈。农民工城市化的成败和效果有赖于城市社会对其社会认同和接纳。在此过程中,文化移民的实现必然导致农民工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变化。这些变化在撕裂和解构传统的同时,也对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极大阻碍。因此,必须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工的生产、生活需要,并加强文化制度建设,提升其文化品味,使其实现全面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5.
广西边境地区壮族农商文化是传统经济文化类型中较具特色的民族经济文化类型。文化与经济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须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而不仅只关注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从而才能全面地了解壮族农商文化的形成发展原因。从边境地区壮农的经济伦理、土地的减少、乡村社会的变化、边境贸易的发展变化等几个方面可以窥见边境地区壮族农商文化的形成发展原因,也表现其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根据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思路,学者们提出要以文化生态观作为少数民族发展的理论依据。近几年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为保护民族文化,繁荣民族经济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畲族文化在经济发展的支持下传承良好,同时在民族文化资源支撑下旅游业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畲族的文化认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但没有减弱,反倒培养了更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而当地干部也在发展中提高了文化敏感性,和谐了民族关系。景宁畲族自治县所采取的发展观正是暗合了文化生态观理论所提出的核心要领,为其他地区少数民族发展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案例。  相似文献   

17.
生态犯罪并不是我国特有的一类犯罪,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而逐渐产生的一种新的犯罪类型。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虽然也有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发生,但是并不会酿成生态危机,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也不大。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发展,生态问题愈演愈烈,人们逐渐意识到刑法介入到生态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生态犯罪由此产生。而要有效地防控生态犯罪,必须对生态犯罪的现状及演变趋势有清晰地认识。  相似文献   

18.
技术创新生态化是以生态价值为核心,实现科技价值的生态重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以生态文化为价值视角,探讨了生态文化与技术创新生态化的相互关系;并在生态文化的价值基础上,建立了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发展路径,为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生态效益,以实现经济与环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王若妍 《现代英语》2023,(14):112-115
随着我国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产游戏走出国门,以中文为译出语的游戏本地化成为大势所趋,对游戏翻译的研究有助于响应国家提倡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号召。文章以米哈游出品的《原神》为例,在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文化维度的视角下,着重从中外之间的文化差异和中国文化特色的体现两个方面分析其官方英译版本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并归纳游戏本地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2006-2014年连续9年对安徽省127个城市(乡镇)220所中学的18073名(9年累计)未成年人进行价值观及思想道德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从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未成年人选择电视为其接受价值观影响准备了可行途径、青睐电视剧节目有助于培育未成年人缜密的价值思维等7个方面分析了未成年人价值观现状,归纳了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与发展影响的直接性、潜在性、持续性、特殊性、虚拟性等特点,认为形成精良的电视剧文化有助于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