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是由传播波的介质—若干个质点的振动形成的。波动和振动它们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是介质中若干个质点依次延缓作相同的振动就形成了波动;区别是波做的是匀速率运动,而振动做的是变速率运动,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运动,但初学者往往把波动和振动搞混淆了,很难根据波的传播方向来准确地判  相似文献   

2.
波的图象是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一章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近年高考中出现的波的图象问题归类遗行解析,供读者参考。一、判定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例1(1998高考题):一简谐横波在 x 轴上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已知此时质点 F 的运动方向向下,则A.此波朝 x 轴负方向传播B.质点 D 此时向下运动C.质点 B 将比质点 C 先回(?)  相似文献   

3.
一、清楚波的图象、波的传播方向、质点、振动方向三者关系1.已知波的图象、波的传播方向可确定质点的运动方向如图1所示,知道波形图及传播方向,可知P点向上运动.2.已知波的图象、质点运动的方向,可确定波的传播方向如图2所示,已知波形图的质点P向下运动,可判断出波向左传播.3.已知质点的运动方向、波的传播方向,可以确定波的图象如图3所示,若AB间距离等于一个波长,质点A此时在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波向右传播,可画出波的图象如图4.  相似文献   

4.
1 现有“发波水槽”的用途和构造“发波水槽”是物理电化教学的一件重要仪器 .它是用幻灯机投影的方法来演示水波的形成、传播、波的叠加、波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的 .它是用铁板制成的 ,槽底装有透明玻璃板 ,槽的内壁做成了倾角约为 3 0°的斜面以减弱波的反射 (如图 1 )所示 .体积为 :2 9cm× 2 2cm×3cm .频率可以调节 .2 利用“发波水槽”进行实验设计及实验情况在“机械波”一节 ,有一个难点即机械波传播的只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 ,而介质本身并没有随着波发生迁移 .因为人们一想到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机械波———水波 ,就会联想到…  相似文献   

5.
一、“新提要”竞赛涉及内容概述1.波的几何描述(1)波前、波面与波线 当波源在弹性介质中振动时 ,振动将沿各个方向传播 ,为了形象地描述某一时刻振动所传播到的各点的位置 ,我们在介质中作出该时刻振动所传播到的各点的轨迹 ,这种轨迹称为波前 .波源的振动在介质中传播时 ,我们可以作出振动步调相同的点的轨迹 ,例如 T、2 T、3T……各时刻处于波峰的质点的轨迹 ,T/ 2、3T/ 2、5 T/ 2……各时刻处于波谷的质点的轨迹等 ,这种轨迹称为波面 .波面可形象地描述波在传播时 ,各质点振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同一波面上的质点振动步调完全相同 ,在…  相似文献   

6.
为达到深刻认识波动的运动形式,更好地对介质建立起物理模型,组织学生组成人波,参与模拟波的形成和传播的游戏,配合多媒体动画,揭示机械振动的传播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学习方式具有研究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波形平移法和质点振动先后法 ,在波的传播过程中 ,可以较方便地判定波的传播方向和传递波的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 ,有效地解决了中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姜启时 《新高考》2004,(11):56-58
振动和波是物质的基本运动形式,是力学知识的延续和应用,是高考必考内容,在高考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有:单摆周期公式的应用;横波图像分析;波的图像中质点的运动方向;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多普勒效应以及在测速、测距等方面的应用;波的干涉、波的衍射现象.本章内容在高考中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试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一道题往往考查多个概念和规律,特别是通过波的图像  相似文献   

9.
在波的图象上由波的传播方向判定质点的振动方向和由质点的振动方向判定波的传播方向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10.
1.带动法 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前一个质点的振动带动后一个质点的振动,后一个质点重复前一个质点的振动形式,即:“前带后,后追前”.这就是波向前传播的原理.若已知某质点的振动方向,通过比较它与相邻质点(注意:两质点的水平间距不能大于四分之一波长)的位移,即可判断波的传播方向.若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同理可确定某质点的振动方向.  相似文献   

11.
波与振动的综合应用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其特点常以波的图象为载体考查考生对波动这一质点群体效应与振动这一质点个体运动内在联系的理解.其中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间的关联判断,往往  相似文献   

12.
1.波的几何描述 (1)波前、波面与波线当波源在弹性介质中振动时,振动将沿各个方向传播,为了形象地描述某一时刻振动传播到的各点的位置,我们在介质中做出该时刻振动所传播到的各点的轨迹,这种轨迹称为波前.  相似文献   

13.
波是质点振动在空间中的传播。因此,在求解波的传播问题时,若质点的振动或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以及波的传播时间、距离不确定时,就易出现多解问题。教学中,针对这一问题,实施专题总结或研究性学习必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波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地下工程开挖钻爆法为研究主体,深入分析了爆炸应力波传播及衰减规律,针对粉碎区和裂隙区分别构建了相应径向应力和切向应力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粉碎区大致范围.分析认为爆炸应力波传播及衰减规律的研究关键是获取炮孔孔壁处冲击波波速、冲击波峰值压力和质点振动速度三个参数,未来提高爆炸应力波传播及衰减规律研究精度可从此三参数着手努力.  相似文献   

15.
振动和波是物理研究的基本运动形式,是力学知识的延续和应用,是高考必考内容,其中命 题频率最高的知识有:单摆周期公式的应用;横波图像分析;波的图像中的质点运动方向;波长、 频率和波速的关系;理解多普勒效应以及在测速、测距等方面的应用;理解波的干涉、波的衍射 现象.本章内容在高考中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试题信息容量大、综合强,一连题往往考查多个 概念和规律,特别是通过波的图像及与振动图像的综合来考查对波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空 间想象能力.高考中涉及本章内容的命题方向不会有大的变化,会在应用能力上、在和其他物理 知识的综合运用上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6.
振动和波是物理研究的基本运动形式,是力学知识的延续和应用,是高考必考内容,其中命题频率最高的知识有:单摆周期公式的应用;横波图像分析;波的图像中的质点运动方向;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理解多普勒效应以及在测速、测距等方面的应用;理解波的干涉、波的衍射现象,本章内容在高考中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试题信息容量大、综合强,一道题往往考查多个概念和规律,特别是通过波的图像及与振动图像的综合来考查对波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高考中涉及本章内容的命题方向不会有大的变化,会在应用能力上、在和其他物理如识的综合运用上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7.
由于波是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而形成的,因而振动与波紧密联系,相互渗透.若波源振动一个周期,则波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抓住振动与波的这一对应关系,能使振动与波的综合题的解答过程变得简洁明了.一、用振动分析波动例1如图1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图像,试画出经34T(T为周期)后的波形图.解析依据各质点均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抓住处于平衡位置和振幅位置的这些特殊质点的振动情况,可迅速找出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特殊质点的新位置,从而画出新的波形图.如图中质点O图示时刻经平衡位置向下运动,经41T后到达负向最大…  相似文献   

18.
l带动法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后一相邻质点的振动,后一质点重复前一质点的振动形式,这是波向前传播的原理.只要知道某点振动方向或波的传播方向,再通过比较某质点的位移与它相邻质点(注意:两质点的水平间距不能大于四分之一波长)的位移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就振动和波的图象来说,它们都是用来描述振动与波各自特点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振动与波的图象形状上有相似之处,且与所描述运动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许多学生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常常把两者的图象给混淆了.  相似文献   

20.
机械波概念的抽象性,传播方向的双向性,波的图像的周期性及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之间的相互的干扰,造成了波动问题的复杂性,在解题时,如充分利用图像可增强直观性,加深对波的理解,从而迅速准确的求解.下面举例说明波的图像在解题中应用的几种类型.一、根据波的传播方向确定各质点的振动方向已知t时刻波的图象和波的传播方向时,先将波沿着传播方向向前平移△x,得到t+△t时刻的波的图象.根据波传播过程中每个质点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物质本身并不发生位移的特点,画出某质点t到t+Δt时刻的位移,即为该质点的振动方向.反之,也可根据t时刻某质点的振动方向画出下一时刻的波形,从而判断出波的传播方向.例1一列沿x正方向传播的横波,t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判断此时刻波中4、B、C、D四个质点的振动方向.分析:将波向右平移画出下一时刻的波形,如图1中虚线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