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英文影片名在汉译过程中,大量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段,其中对偶、比喻、比拟、反复、夸张、婉曲、仿拟等常用辞格的使用,使影片名的转译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拓展了影片的意蕴空间,增强了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2.
徽州歌谣是厚重的徽州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在整体风格上具有一种南北过渡性,既有北方歌谣的刚也有吴歌的柔。徽州歌谣虽然在体式上比较单一,却具有高超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设问、夸张、铺陈运用自如。此外,徽州方言在歌谣中的运用,又使徽州歌谣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3.
人们对比喻和夸张的理解一般都囿于传统的认识,认为二者毫不相干。比喻跟夸张之间事实上存在着联系:喻体是相对于本体更为典型的事物,实质上起着放大本体相似点的作用,这就形成了事实上的夸张;间接夸张要通过比喻、比拟等修辞方式来实现,部分夸张中兼含有比喻。但作为修辞学上的两种辞格,比喻跟夸张又存在着一些不同。  相似文献   

4.
作为朦胧诗代表的顾城的诗,语义上具有朦胧诗语言的典型特征模糊性。从修辞学角度探讨其诗歌的语义模糊特征,可以从词语、句式和辞格三方面的运用上入手。顾城在选词时常常选用对题旨有偏离的词语;在句式选用上常常用短句、松句和口语句式,而少用长句、紧句和书面语句式;在辞格方面运用大量能增加语义模糊的辞格,其中较典型的是移就和易色,二者与比喻、比拟、夸张等常见辞格结合使用,对增加顾城诗歌的语义模糊性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属意境上的辞格有比拟、反复、呼告、设问、夸张等五式;属句章上的辞格有排比、层递、详略呼应句等三式;属材料上的辞格有比喻、借  相似文献   

6.
《阿房宫赋》是一篇朗朗上口的赋体散文,在语言表达上有显著的特点,其运用想象、比喻、夸张以增强语言效果;描写、铺排与议论相结合,以增强文章气势;骈散结合,使全文错落有致。  相似文献   

7.
比喻这一辞格在成语中广泛被运用,通过形式的缩略,本体、喻体、喻词三者之间的隐现情况,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成语即比喻类成语。论文主要从修辞学的角度出发,对比喻类成语的反喻、倒喻、较喻三种变式类型及其与夸张、比拟、移就、借代、通感等辞格的兼用情况做分门别类的探讨,旨在进一步挖掘修辞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白茆山歌中多处运用了汉语常见的辞格,从语音、句式、意境、材料等角度列举分析了白茆山歌种种修辞格,有衬字、象声、叠音、排比、回环、顶针、反复、对偶、层递、设问、比喻、比拟、双关、起兴等.  相似文献   

9.
描绘类修辞是对表达对象作形象性描绘,从修辞结构形式和修辞意义上看都具有描述和被描述两部分,被描述部分是描述部分的描述对象。这类辞格包括比喻、比拟、夸张、摹绘、移就、通感、警策等,它们都能很好的提高广告语言表达的有效性,本文重点分析比喻、拟人、夸张、摹绘在广告用语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0.
描绘类修辞是对表达对象作形象性描绘,从修辞结构形式和修辞意义上看都具有描述和被描述两部分,被描述部分是描述部分的描述对象。这类辞格包括比喻、比拟、夸张、摹绘、移就、通感、警策等,它们都能很好的提高广告语言表达的有效性,本文重点分析比喻、拟人、夸张、摹绘在广告用语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1.
动画变形是动画艺术中常见的手段之一。动画变形的"修辞"和语言中的修辞格有相似之处,动画变形中的夸张、比拟、隐喻、易色、叠现、避复等都体现出动画语言的"修辞"特征。  相似文献   

12.
潮汕歌谣,历史漫氏,流传久远,曾被称为“岭南的翘楚”。从语音修辞的角度看,潮汕歌谣押韵自由,方言韵入歌,用韵独特,节奏明快,叠音巧用,形成了歌谣的声律美,让人感受到潮汕歌谣独特的声律魅力。  相似文献   

13.
方言歌谣是一地劳动人民的生活之歌,歌谣内容与该地老百姓的生活、民俗风情息息相关。潮汕方言歌谣的十二月歌叙说了潮汕岁时节令风俗和农时习俗,物产歌反映了潮汕独特的饮食文化。潮汕方言歌谣从主题内容到语言形式都折射了潮人文化心态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期间,从化是广州北抗日最前线,诞生了不少抗日革命歌谣,这些歌谣对宣传抗日、鼓舞斗志起了重要作用。这些作用的发挥,与作者采用的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反复、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浓郁的地域特色分不开。  相似文献   

15.
NA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结构.能进入状心式NA结构的词有一定限制。它与同形主谓式不同.其语义有比照和比喻两种,比照又有实比和虚比的不同.实比是基于实际状况的估量,虚比有夸张意味.比喻是说话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虚比和比喻都包含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有些相似但不同.NA结构体现了语言经济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长篇小说《远大前程》是他所有作品中无论从语言上还是结构上都堪称是最完美之作品,体现出他复杂多变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运用一系列的艺术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长短句并用、人物的本色语言、重复与对偶等等,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同为辞格,我们可以抽象出比喻的基本格式,却很难对夸张进行格式化描写。本文尝试从语义的角度,抽象出夸张的表现形式:1.直接借助数字形式表达的夸张;2.数字形式投射为概念,借助概念表达夸张的语义;3.借助句式表达夸张的语义,主要包括三种基本格式及其变式:“x得y”,“x比y更……”,“x连y还不如”。  相似文献   

18.
李煜词是其生活和感情的真实记录,以宣泄悲恨为表现特征,凡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的,他便以文学艺术作为排遣感情的媒介。这与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观点类似。而正是这一点使李煜词有了非同寻常的美学价值,也使李煜成为“词中之帝”,“词中南面王”。  相似文献   

19.
刘勰运用丰富多样的比喻建构了《文心雕龙》的批评话语体系。根据负载比喻的语言单位不同,《文心雕龙》中的比喻可分为词句比喻和语篇比喻,其中,词句比喻有正格和变式两种,是刘勰分析作家作品、阐述文学理论的主要方式;语篇比喻旨在突出刘勰理论批评的核心,同时体现语言艺术的整体美。比喻作为提升语言表达效果而对其进行修饰的辅助工具,使《文心雕龙》的批评话语委婉含蓄、形象可感,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20.
试论余华小说的重复叙事和循环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的小说作品采用了重复叙事和循环叙事的叙事方式。重复叙事包含着深刻的重复性经验 ,循环叙事体现的是移情倾向或生命意识的消解、停滞。重复、循环的叙事方式使余华完成了自己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