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泰州话属于江淮方言的泰如片,在泰州方言中,表示反复问句的"个+X"形式是一个典型的方言结构,本文以"个+X"的句法功能为基础,初探泰州方言中有带"个"的疑问句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每种方言都有它特定的形成过程,都能找到它的源流。长沙——岳阳方言作为湘方言中代表性的一支,成为中国诸多方言中的"活化石"。时代不断变迁,语言不断融合,长岳方言却保持相当强的稳定性,依旧"古色古香",较好地保存了中古时期传入的大量入声字。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长岳地区独特的地理特征。联系中古移民的特点,从地形、气候、人文三个方面可以对其这一特色的形成做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泰州学派"百姓日用即道"思想,推动了晚明儒学平民化时代通俗文艺思潮的形成与流行.具体到泰州学派产生、流行的核心地区——泰州而言,明清以来泰州戏曲"倍盛于前",成为"江南文脉"视域下地域文化的突出代表,也成为"江南文化"渡江北上的现实体现.泰州戏曲文化的勃兴,一定程度上根源于泰州学派"百姓日用"平民儒学思想和"言情"文化思潮.从泰州戏曲文化的繁荣,可见泰州学派的文艺思想深刻影响了晚明以降诸多艺文活动,是社会转型时期启蒙思想积极、主动推动文化发展的生动实践,在社会教化和文艺发展进程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方言是一种民族共同语的地方性变体。一种方言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流行,作为该地区人民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不仅有语言内部发展规律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往往还是这一地区人民历史、文化、风  相似文献   

5.
徽州民俗现象是徽州社会的原生文化形态,徽州方言在民俗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然而徽州方言词语与民俗并不同步,它并不伴随着民俗的消失而消失,这些遗留的方言词语是研究徽州民俗新的突破口。而徽州方言的形成深受特定地区民俗文化影响,二者的关系凸显了徽州民俗文化的地域性特征。立足民俗文化与徽州方言语汇,在具体的徽州民俗现象中探究徽州方言词汇与徽州民俗内部关系,寻找形成徽州方言语汇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是继承徽州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建立乡村性的评价指标和构建乡村性指数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并构建乡村性指数,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来研究泰州市乡镇尺度上的乡村性空间分异特征,利用Arc GIS软件对泰州乡镇的乡村性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泰州地区的乡村性指数总体偏高,北部地区高于南部;乡性分布存在空间差异,泰州的西南部和中部地区的乡村性偏低;乡镇尺度上,泰州地区的乡村性具有乡村性的空间关联性,呈现空间集聚的分布状态,"热点区"分布在泰州北部,"冷点区"分布在泰州的南部和中部地区,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7.
从苏皖方言体助词“著”的表现看方言接触的后果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州、扬州、绩溪、安庆四地方言中都有体助词著,但各地的表现却很不一样。泰州话和绩溪话的著分别是受扬州话和安庆话的影响而出现的。泰州和绩溪新派比老派更多地使用著。著在四地的不同表现说明语法层面方言接触的某些规律:方言中出现空格的地方容易借用其他方言的成分;被借用的成分在源方言中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它在借入方言中的表现;简化和自然的成分容易生存;新成分借入后会发生重新分配现象;方言特征显著的成分较难被新成分替换。  相似文献   

8.
入声的消变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语音变化现象。研究汉语古入声在现代汉语不同方言中的变化,无论是对研究汉语语音的历史还是对研究汉语方言的现状都具有重要意义。方言的地域性差异,常常是语言发展历史的投影,尤其是过渡地区的方言,许多语言现象或是产生或是消失,我们可以从这些方言共时分布的对比中看到语言发展和变化的脉络。江苏东北部的连云港市及其所辖赣榆、东海、海州、灌云等县(区),是江淮官话、中原官话和胶辽官话三种方言的交界地区,也是古入声从保留到消失的过渡地带。在这个地区,入声的变化类型、方式和走向复杂多样。从调类变化的角度,该地区可分为"北部方言"、"南部方言"、"边界方言"三种类型,此外还有两种情况需要单独讨论。从调值变化的角度,该地区可分为A/B/C/D四种类型。其中B类C类地区(包括D类)的短调和长调以及C类地区阴平、上声和入声的区别等问题需要着重讨论,并辅以语音实验的结果,说明调值现状的复杂性。此外,该地区入声韵类的归并和入声字的舒化及又读也值得重视和讨论。入声调类、调值、韵母三种变化相互关联,构成该地区入声变化的多样性特点。  相似文献   

9.
方言的形成,往往与历史变迁、民族融合密切相关。在中原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长期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关陇地区杂糅多元的文化格局。而关陇地区正是秦人祖先的发祥地,这里的人民既有中原文化的精细,也有北方少数民族的粗犷,既有中原文化的追求"天人合一",又有北方少数民族追求多元宗教的痕迹,从而构成了关陇地区方言的俗雅一体、粗细兼容的格局,当然,从关陇地区人们的方言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该地区人们的一般性格,那就是:淳朴、正直、热情、忠厚。  相似文献   

10.
儿化、儿尾在江苏的各个区域都有分布,但是分布的范围和丰富程度却大不相同。江苏各方言中儿化、儿尾分布现状的形成跟历代移民和方言接触有着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湖北吴语是吴方言的次方言、平湖话是浙北吴语的重要一种。平湖话的声韵调系统中,声母有29个,韵母有41个,音节有500多个,而且平湖话还存在文白异读、内部差异等情况。对平湖话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描写分析,不仅可以明确平湖话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而且有助于方言研究和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12.
赣榆方言在官话方言中极具特色,一直为国内外语言学界所关注.文章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赣榆方言归属矛盾的本质,明确了赣榆方言应划归中原官话,同时提出了对赣榆方言深入研究的两个方向,并建议了深入研究的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作为北方话地区的商州话必然会在用北方话写的小说中有所反映,也必然会蕴藏大量书面语中的一些用词的。对商州方言中所见《红楼梦》、《西游记》词语加以辑录、阐释,致力于探究汉民族大文化背景下商州方言的发展与演进。以求对语言文学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就商州方言中所见两部小说词语加以辑录、汇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对北京官话北疆片有应予重新认识之必要;在对北京官话北疆片进行整体审视后,得出它不可能形成方言的认识,从而认定:要确定其代表话已经不大合宜;另外,还以北疆重镇克拉玛依为例,分析这里北京官话的形成,进而否定克拉玛依话称为北京官话北疆片代表话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横县百合平话属桂南平话。文章介绍百合平话的声韵调系统和音韵特点,并列出同音字汇。  相似文献   

16.
潮州人(简称潮人)很早就移居泰国。由于历史、人数、经济和华文教育等原因,潮人本身所使用的潮州话(简称潮语),成为泰国华人、华侨的主要通用语言。潮语在泰国特定的环境下独立存在发展,一方面保留了许多原有的潮语词汇,另一方面又受到泰语和其它外来语的影响,逐步形成了有别于现时潮汕本土潮语的泰式潮语。目前潮语在泰国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并将被逐渐边缘化。  相似文献   

17.
娄底方言属湘语娄邵方言中的一个次方言.娄底方言中的副词与普通话比较,在表义和句法功能上有一定的差异,很有方言特色.  相似文献   

18.
祁门箬坑方言,位于赣语与徽语的交界地带,语音特点十分突出,到目前为止尚无人涉足,因而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箬坑方言的语音系统进行梳理,并简单归纳分析了音韵特点,为徽州方言研究补充一些材料。  相似文献   

19.
文水方言属西北官话。是山西方言内部并州片的一个地点方言。文水方言的人称代词与普通话一样。分四大类即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和其他人称代词,每一大类又有单复数之分,但具体形式和用法有所不同。有很多保留了近代汉语的特点。本文着重从语法功能入手分析了文水方言的人称代词的用法。以及它的一些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20.
呈坎方言是典型的徽语,位于绩歙片和休黟片的交界地带,语音特点明显,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记录呈坎镇呈坎村方言的音系,归纳其音韵特点,可以为徽语研究提供一份可靠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