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明代温州人姜准撰写的《岐海琐谈》,记载了大量宋元明时期的温州民间信仰资料,其内容涵盖神灵信仰、鬼怪信仰和巫卜类信仰三类,是研究温州地区民间信仰的重要文献。时过境迁,但《岐海琐谈》中所记载的许多民间信仰依然广泛存在于现代化的温州社会中,传统的民间信仰发挥着现代化社会所必需的某些社会功能,传统民间信仰的衰萎也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
以鬼魂信仰、神灵崇拜为代表的温州民间信仰是清末民初西方传教士重点批判的对象。通过分析西方传教士关于温州的英文著述,探讨温州民间信仰及其与基督教之间的冲突。西方传教士注重言说基督教的尽善尽美,却言辞激烈地贬低儒道释和民间信仰;更在言说评判温州的种种民间信仰中宣扬基督教,提升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3.
温州地区的民间信仰文化内涵丰富,且其信仰形态会因社会环境的影响发生变化。在疫灾爆发时期,温州民间信仰的形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近现代温州的疫灾与民间信仰的文献资料和民间疫灾信仰仪式的当代遗存作为对象,阐释民间神祇的塑造、驱疫功能的形成和重构,以及民间信仰中消灾除疫的仪式,可明确民间信仰在疫灾中的定位,探寻疫灾影响下民间信仰的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东瓯国是西汉初年在今浙南温州、台州、丽水一带建立的地方性封国,最早被载入《史记.东越列传》。公元前192年东瓯立国并建都,开启了温州行政建制历史的先河,对今天温州行政区划具有深远影响。通过史料文献和考古资料考察,东瓯国都城在今温州城区,并以此为中心向外扩展,但疆域面积有限。其西界疆域当难逾越飞云江流域,界限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东瓯国都城和汉永宁县城具有发展上的连贯性。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表明,汉永宁县城在温州而不在台州,同时从考古成果、东瓯王都亭和《永嘉记》中瓯水之争等三个层面分析进一步表明,东瓯国都城在温州。  相似文献   

6.
温州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族群构成,造就了其复杂多样的民间神灵信仰。蕴含在神灵信仰下的民众意识有:对自然的依赖、慎终追远的宗法、孝悌道德伦理、美好人格追求等。挖掘温州民间神灵信仰中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不仅对保护温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大价值,而且对促进温州地区的民众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传统节日保护已成为当下中国民俗学界的热门话题。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保护却很少正视其中的信仰问题,对民间信仰欲言又止。传统节日保护蜕化成怀旧的冲动;传统节日中的身体性被遮蔽,以致我们的传统节日保护走向暧昧的境界。唯有正视传统节日中的民间信仰和身体维度,宽容理解民众的信仰,彻底激活传统节日活动中的身体感,中国的传统节日保护才是真保护。基于民间信仰的视域我们重新审视了温州的拦街福。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温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温州市经贸委、温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协办,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和温州市工艺美术协会承办的2007中国(温州)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创新、发展”学术论坛于10月17日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相似文献   

9.
温州,地处浙江省东南部,下辖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永嘉、乐清、洞头、文城、瑞安、平阳、苍南、泰顺等11个县(市、区),全市人口620.5万人。温州山水钟灵毓秀,雁荡云影,瓯海潮踪,素有“东瓯(温州)山水甲东南”之美誉。依山傍海的优越环境,源远流长的商业贸易和讲究功利的历史传统造就了温州人争强好胜、敢居人先、善于学习、善于借鉴的温州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孕育出伟大的温州模式,只用10年时间,温州经济就翻了两番,从1978年到1996年,温州市国内生产总值由13.31亿元增加到50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3.5元增加到3220元,这几…  相似文献   

10.
提起王五一老师的名字.关注与熟知他的人都会一致称赞道:他是一位非常厉害的老师。王五一老师系浙江省中学美术特级教师、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会员、温州市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全国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温州师范学院客座教授、温州市政协委员。这里我们通过王五一老师工作的几个片段来...  相似文献   

11.
在温州的社会发展中,温州女性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创建温州地方党组织的中坚力量、创立温州模式的排头兵、构建和谐温州的生力军。可以说,温州女性为温州的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成为当前构建温州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了解高职院校学生信仰状况,对提升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知识缺乏,对社会主义前景与共产主义理想充满忧虑,党员、党组织作用有所降低。因此,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党建工作过程中,必须重视信仰教育问题,使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13.
王维中晚年诗歌计约220首,一直以来,学界多从佛家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其诗歌,认为其本质是"内佛外儒"。本文从文本出发,认为王维中晚期的诗歌体现出其对儒家文化的发自内心的信仰,不同于借助佛家思想避难以寻求心灵的慰藉;且无论是"隐"还是"仕",王维的思想及其诗歌始终是以儒家精神为主体的。  相似文献   

14.
信仰的坚执和对现世生活的肯定是王蒙文学理想的核心。他的杂文从独特的角度承载着这种理想。在杂文中,他文学理想中的雅与俗以王蒙式的幽默和讽刺和谐地表现出来。读者在笑声中感受到他的理性和爱憎。  相似文献   

15.
三山国王信仰是粤东地区的主要民间信仰活动,从明代开始随着粤东客家人向台湾的播迁,三山国王信仰也传到了台湾地区,成为客家人开发、建设台湾的重要守护神。透过描述三山国王信仰的起源、分布与发展及历史不同时期在粤、台两地的互动来探讨民间信仰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明代温州地区士大夫的祠堂祭祖活动颇具特色。通过对《项乔集》《王叔果集》《张璁集》及相关族谱中有关祠堂祭祖活动的研究,揭示明代温州士大夫的“一本观”宗族观念和“礼以义起”的宗族改革观,有助于对明代宗族等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王强是中宣部、教育部推出的江苏教育战线上的重大典型。王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求索、践行与守望,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体现出忠于信仰、勇于担当、勤于实践、甘于奉献的精神实质。探讨王强精神对江苏高校师范生教育信仰培育的启示是把忠于信仰内化于心,勇于担当外化于行,勤于实践互化于境,甘于奉献同化于群,为将来成为“四有”好老师而努力。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前,温州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及至1877年温州开埠以后,新式交通对温州经济变迁产生了深刻影响.新式交通便利了温州乡村物产的对外运销,拓展了温州城市经济腹地范围,刺激了温州本地商帮的崛起,促进了雁荡山旅游业的发展.关注新式交通与近代温州经济变迁,可为温州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