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诺斯悖论"涉及的是国家自主性问题,这一问题在传媒领域同样存在.传媒自主性与传媒公共性是既相互冲突又相互依赖的,传媒改革的过程也是两者关系失衡的过程.重建传媒公共性,需要重新确立传媒自主性与传媒公共性的均衡关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传媒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传媒组织、政府和公众三者的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7,(3)
本文以社会冲突性议题建构中的媒体公共性为研究对象,对社会冲突性议题如何进入公共话语空间、媒体建构社会冲突性议题的公共性框架以及在建构过程中所呈现的媒体公共性及其特点做了详细阐释。文章认为社会冲突性议题的公共性在社会权力竞技的过程中被逐渐凸显和放大,通过媒体呈现进入公众的话语空间。为了体现媒体的公共性,媒体运用"国家-社会"框架、"公共领域"框架和"社会共识"框架去建构社会冲突性议题。但是,在喉舌理念和市场理念的双重压力挤压下,社会冲突性议题建构中的媒体公共性呈现出"差异性"、"片面性"和"破碎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有关图书馆知识公共性的讨论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兼具的话题.其理论上的探讨需要从对知识本质的哲学追问开始,兼顾其他学科视域中的知识观点.而从实践的一面看,图书馆知识的公共性又与图书馆在知识社会进程中的作为密不可分.因此,对图书馆知识公共性的把握,需要在语境的融合中展开,即:哲学一般意义上的公共知识、经济学视角下的公共物品以及知识管理语境中可获得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21,(5):23-32
李普曼的经典作品Public Opinion近来被再度重译,书名从《公众舆论》变成《舆论》,因为"舆论"被认为天然就来自"公众"。然而,哈贝马斯对于作为历史过程的"公众舆论"早有论证。对此新译书名的理解实际上反映出了长久以来中文学界对核心概念在语境和脉络上的混淆。因此,紧扣原典重读被广泛征引的哈贝马斯似仍有必要。该文立足于当前研究现状,更指出在数字媒介革命与公共生活议题甚嚣尘上的今天,我们还应竭力追求理论概念与观察视角的多样性,广泛汲取诸如言谈公共性、视觉公共性、具身公共性等路径。研究指出,就公众舆论、公共领域、公共性等议题而言,对其历史范畴的丰富性不加辨析当然不可取,而固执守定某一种公共性的倾向同样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5.
万展豪  王远舟 《传媒》2018,(4):75-77
公共传播视野下组织形象构建与传统视角的组织形象构建方式不同,这种传播的公共性即包括传播原则上的双向平衡性、传播渠道上的公开性与开放性、传播主体多元化,又包括传播理念的公益性和传播场域的包容性等,以组织形象建构为目的的公共传播应将"公共性"作为主要宗旨.  相似文献   

6.
王慧 《兰台内外》2020,(1):21-22
管理模式是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基础问题,对于档案管理模式的研究有助于提升实践工作的有效性。在社会治理的大框架下进行现代档案管理模式的建设,"公共性"是其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现代档案管理模式在管理理念、制度设计、管理手段及运行机制都应围绕公共性特征进行建构,才能体现档案管理的价值取向及档案事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公共品是指在制度上规定的由一定范围内的人们共同使用,并能从中获得某种意义上满足的物品。物品的公共性有两个维度,即"制度公共性"(又称"社会公共性")和"自然公共性"。公共品一定是具有"制度公共性"的物品。由于信息既有"制度公共性"又有"自然公共性",所以,信息就是公共品。信息作为公共品具有四个方面的意义,即信息产权、信息自由、信息公平和社会的交易费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信息公开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媒体传播有其公共性内涵,当前自媒体传播已成为社会公共性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自媒体传播中尚存公共性缺失的现象,包括传播中存在大量不实信息、对公共事务关注不够、传播行为缺乏理性以及过度商业化所引发的公共性流失。基于自媒体传播的公共性内涵,自媒体传播中的公共性实现途径包括培育自媒体用户的理性精神和公共精神、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自媒体平台的自律以及建立公共权力机关与自媒体场域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9.
"公共性"是目前各学科讨论的热门关键词,在新闻传播领域内,新闻媒体的公共性一直备受关注且颇具争议.普遍认为,新闻媒体公共性的缺失是世界范围内的危机,但众多论述中却少有阐明何为新闻媒体的公共性.本文从公共性的界定出发,对公共性和媒体公共性进行了理论梳理,并通过对新闻媒体公共性属性的探讨,试图架构出其完整面貌.  相似文献   

10.
三十余年的传媒改革,即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处理传媒与政府、市场、社会关系这一过程,深化了我们关于传媒公共性的认识。传媒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走向公共性。公共性是传媒在具体的现实场景中的实践逻辑。在社会变迁、政策变迁和媒介变迁的现实背景下,传媒公共性实践就是作为多元主体之一参与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以平等、公平、公正、开放为圭臬,为多元社会中的各利益群体提供意见表达和沟通的平台,从而"制造社会共识"。这也是传媒和政府、市场、社会各自目标和利益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作为新闻理论研究焦点议题的“公共性”概念,由于长期被滥用误用以及其自身的逻辑矛盾,在当下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知识生产与实践阐释中面临着解释力不足的困境。不论是历史语境还是现实语境中的公共性,都是同“公意”紧密相关的理论话语。在公共性的话语逻辑中,由于无法真正调和公私矛盾,新闻媒体只能通过构造的方式形成“公意”,这便决定了公共性话语既无力完成自洽,也难以适用于中国的学术生产与社会实践。而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话语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人民性”,将党性作为新闻媒体形成代表公意的前提,因而具有以理论转换方式弥补公共性话语缺陷、回应公共性理论困境的充分潜力。  相似文献   

12.
林露德是当代美国著名的传记小说家,她的创作在保持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上,将艺术的虚构性发挥到极致,以彰显人物的鲜明个性.《千金》和《木鱼歌》是林露德传记小说中的杰作,她以美国华人移民史为背景,凭记忆和想象刻画出具有光彩个性的历史人物,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虚构"交相辉映,共同构建了华人移民的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13.
公共服务体系下的图书馆服务的"公共性"解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图书馆服务是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目标的主要形式与内容。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性决定了图书馆服务的公共性,图书馆服务的公共性主要表现在:范围的普遍性、内容的均等性、目标的基本性、制度的公平性、投入的公益性、结果的可获得性、方式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9,(8):45-58
本文从微信朋友圈作为"圈层"网络的特性入手,参考自达尔格伦以来分析社交媒体公共性的分析框架,从结构、再现和互动三个维度对微信朋友圈的公共性实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微信朋友圈在结构、再现和互动层面具备了一定的公共性特征,但在这三个层面又是受限的:结构维度,尽管促进了新闻分发渠道的多元化,但"圈层"网络对微博"广场"的替代是以牺牲微博这个另类公共领域为代价的;再现维度,尽管在朋友圈引入了公共议题,但基于社交策展的再现方式并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多元、理性的公共性诉求;互动维度,尽管"菊花链拓扑式"的转发带来了公共性的可能,但微信朋友圈当中的议题和观点更多时候趋于圈层化。本文将这种公共性实践与公共性准则之间的共生状态定义为"有限公共性",并指出应当看到有限公共性蕴藏的对民主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5.
自<南方周末>(以下简称<南周>)刊登<汪晖〈反抗绝望〉的学术问题>一文后,关于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晖教授涉嫌学术抄袭一事被媒介炒得沸沸扬扬.本文试图通过对<南周>关于该事件的议程设置及其"编者按"进行分析,来考察<南周>在这一报道中的立场和角色扮演,并呼唤对媒介公共性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6.
公共性不是先验的,而是历史生成的,是社会各方互动的过程和结果。从理想型的公共性、传媒公共性再到网络公共性,公共性议题一再被梳理和界定。鉴于网络的去中心化、开放性、匿名性、交互性、共享性等特性,网络公共性一开始就被寄予无限的期望。但是,对比公共性的应然状态特征,网络公共性在实践层面存在诸多先天不足,在网络互动过程中,呈现出不断消解和流失的状态,严重制约了网络舆论实际效果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谁在说:历史洪流中的普通人 关于历史,历来有正史/野史、"典范史"/"边缘史"之分.对于历史的表述,典范史往往依据"自上而下"的研究视角或是精英史学的历史观,只有那些放在国家、民族等政治框架下有意义的地区性、个人性事件才会被其所叙述.  相似文献   

18.
2007年的"华南虎事件"成为年度舆论热点。这一事件中所体现的具有理性批判能力的公众基础以及平等参与性、批判性、公共性、观点多样性等公共领域要素都使之成为研究中国公共领域发展现状的最新案例,该事件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助相长也为中国公共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前景之路。  相似文献   

19.
叶俊 《新闻春秋》2021,(2):12-18
考察中国共产党"以正面宣传为主"观念的历史脉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这一原则,从而增进理论的热值并对实践提供更加丰富的历史经验.本文从文学领域的"写光明为主"到思想政治工作中"以表扬为主",再到新闻舆论工作中的"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历史脉络进行了历史考察,从而描绘出中国共产党"以正面宣传为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后疫情时代流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这一现实态势,从观影空间、受众行为、受众心理、影片内容四个维度探讨电影"流媒体化"趋势之下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其中包括空间变动引起的电影艺术"灵韵"的消失;受众观影行为和选择行为的再造;受众观影仪式感和公共性的流逝;以及对电影创作内容的反作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