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刚 《现代语文》2006,(10):53-55
○.前言 "随意"和"随便"这两个词都有"不受限制"的意思,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曾经遇到留学生这样的句子:去还是不去,随意你. 他随意做什么作业都要查辞典. 我们知道这两个句子中的"随意"最好是换成"随便".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怎样给留学生讲解呢?这其中就是一个"随意"和"随便"的用法及区别的问题,即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优化高校授课内容的架构模式,必须完成由传统的讲授"是什么"到探究"为什么"的逆转.现有教材知识体系一般以陈述"是什么"为主,并辅以简单的分析,而作为课程体系链的"为什么"往往被忽略.分析高校课程内容架构方式的理论和现实,由"是什么"到"为什么"的"授""学"之道,是目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六个"为什么"是"概论"课教学中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但不能覆盖和替代"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六个"为什么"应该融入和突出体现在"概论"课教学中,这需要理清思路,把"概论"课教材和辅助教材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  相似文献   

4.
六个"为什么一,不是新问题,也不是新事物.中国革命的历史事实,有力地回答了:在中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的曲折发展,证明建设"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不行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已经对六个"为什么"做出了完整而正确的回答.现在重提六个"为什么",是因为:国内外对社会主义的疑问仍然存在,国际上意识形态的斗争仍未停息,国内"资本主义化"论调甚嚣尘上,国内"纯而又纯"理论仍有市场.要做到科学回答,必须做到:要从理论高度解释清楚六个"为什么",要从历史角度重新申明六个"为什么",要从特殊背景明确回答六个"为什么".  相似文献   

5.
"三更"是指夜晚十一点至一点,因此"三更"就是"半夜".那么,为什么把"三更"和"半夜"连用呢?这岂不是重复了吗?原来,"三更半夜"这个俗语有阴谋的含义在里面.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有三人都中了进士,状元是胡旦,省元(第三名)是赵昌言,同榜中还有一位叫董俨.三个人都做了官,胡旦任起草诏令的知制诰,赵昌言任工部侍郎,董俨任掌管财政收支的度支副使.赵昌言和时任掌管盐、铁、茶专卖和征税事宜的盐铁副使陈象舆关系很好,因此,虽然陈象舆不是赵昌言同年进士,但也加入了这个集团,结成了"科甲朋党",成为当朝一支重要的政治势力,他们的主要政敌是当朝宰相赵普和太子元僖.  相似文献   

6.
铁的重要化合物存在普遍,应用广泛,是学习的重点.本节课内容简单介绍涉及到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的两种氢氧化物及其制备、铁离子的检验、二价铁和三价铁之间的转化关系.与氧化还原有关的二价铁和三价铁之间的转化关系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内容丰富,教学容量较大.  相似文献   

7.
王芸华 《文教资料》2008,(11):26-27,45
本文从语用的角度揭示了平时用来询问原因与目的的"怎么"和"为什么"的差异,指出了"怎么"源于说话人对事态发生与预先所想不舍而引起疑问,也就是说"怎么"总是有预设的."为什么"源于说话人由于未知而引发疑问.它们由于不同的原因在一定的语境中都可以表达语用否定和强烈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8.
"东西"这是我们使用极为频繁的一个词,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唐代,《遂雅·称谓》一书中记载:"称物曰‘东西'也."可是,你想过没有,人们为什么用"东"和"西"这两个方位词组合起来指代物品呢?这里有不少有趣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动宾式离合词"睡觉"用作原式时,和单音词"睡"一样都作动词,而且在英语中都作"sleep"讲.但是,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却经常会碰到诸如:"我睡了"和"我睡觉了"这两种说法都是成立的,但是为什么可以说"我睡了三天",却不能说"我睡觉了三天",而说"我睡了三天觉"又可以接受了之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一定是直接的.教育的"入世"会给中国教育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可以进一步推进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依法行政".作者从利益分析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为什么政府"入世"是教育"入世"的关键,并从以下两个视角讨论政府如何"入世"的问题:调整政府在教育领域中的利益构成,转变政府对教育管理的传统观念,优化政府在教育领域的管理模式,实现政府在教育领域中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说"大"     
"地球上最大的陆生生物是什么?""大象."对,是"象",哼"象"就"象"吧,为什么还要加个"大"字.细细品来,这"大"字还真有点味道.  相似文献   

12.
中等职业教育是否要教学生"为什么"的知识,这是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和职校学生特点两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辨析,并结合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实践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等职业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而且要教会学生"为什么",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能够吸引学生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真正能够适应职业要求的.结合杜威教育思想和现代认知科学的观点,分析了造成这一误区的理论根源和解决途径,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被列为全国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为什么要在大学生中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到底有什么意义? 历史是维系一个民族存在的重要条件.学习历史,至少有两大意义:一是"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二是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  相似文献   

14.
设未知数(量)或变量是数学问题解决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思考方法.从数学发展的历史视角追溯"设"的起因,沿袭起因,结合实例探究"设"对问题解决的推动作用;现实追问学生为什么不习惯"设";指出了让"设"成为自觉意识的两点策略:教学有"序","设"而有方.  相似文献   

15.
"教学评一体化"即整体一致地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其核心是教学目标.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从目标确立须有结构化视野、目标实施须贯通设计两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六个"为什么"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需要.应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六个"为什么"的内在关系;二是正确处理六个"为什么"内容与教材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对六个"为什么"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使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和真用六个"为什么",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在汉族民间舞中,秧歌是人们最常见、最熟悉的一种,也是老百姓最喜爱,自娱性极强的歌舞形式.它主要分为徒步秧歌和高跷秧歌两大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扭",常常称之为扭秧歌.三道弯是扭出来的,它是一个运动的形态,是人体在扭秧歌的动作中所形成的体态曲线的流程.一般地说,这种曲线是指人体平面运动的曲线,是人体在垂直轴的基础上扭动而产生的横向拉出或折回的结果,并有一种内收和下沉感,给人以"圆"的呈现.本文就东北秧歌和胶州秧歌"三道弯"的异同做一比较.力图通过比较和分析从而更准确的把握这一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体态特征及这一体态在秧歌中的审美作用.  相似文献   

18.
铁知识释疑     
一、铁锅炒菜比铝锅好,为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列为食品污染源之一。成人每日摄入铝元素应控制在0.004g以下,用铝锅炒菜吸入过多铝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害。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铁元素,用铁锅炒菜可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尤其是缺铁  相似文献   

19.
莎莎是一位来自俄罗斯的小姑娘,虽说是一个金发碧眼的洋娃娃,但是她的自理能力却很强.有一次,她不小心把小便弄到身上了,她自己就到睡觉房找出内裤换上,然后又去盥洗室洗了起来.只有两岁多的莎莎为什么这么能干呢?这与她妈妈的"谈话疗法"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张会敏 《现代语文》2006,(4):125-125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中国福娃",创造了奥运史上吉祥物数目之最--五个.你知道奥运"吉祥数"为什么青睐"五"吗?说来这是有讲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