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为研究背景,在产业集聚愈演愈烈的趋势下,从科技服务业和产业集聚的理论探索入手,深入剖析了科技服务业的产业集聚演变路径及其存在的问题,据此构建了经济新常态下科技服务业的产业集聚结构模式,进而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经济新常态下科技服务业的“三位一体”攻略方案,从政府、产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科技服务业立体发展的系列措施,以更好地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为研究背景,在产业集聚愈演愈烈的趋势下,从科技服务业和产业集聚的理论探索入手,深入剖析科技服务业的产业集聚演变路径及其存在的问题,据此构建经济新常态下科技服务业的产业集聚结构模式,进而在此基础上,设计经济新常态下科技服务业的"三位一体"攻略方案,从政府、产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科技服务业立体发展的系列措施,以更好地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依赖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老路已越走越窄,亟须依靠创新驱动支撑。针对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发展现状,探讨如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创新能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的加快,中国已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一个大工厂。世界产业转移和青岛市这几年的工业结构调整,使青岛工业正处于新一轮高速增长期,特别是制造业已全面进入结构优化和产业提升综合带动阶段。青岛市坚持把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相结合,以发展第三产业、非公有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以开拓商贸、餐饮、旅游等传统服务业和物流、咨询、连锁经营等新兴服务业为主要领域,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调整中,较好的实现劳动力产业、行业间的转移,走出了一条经济快速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已进入了以创新能力及创新水平为主要动力的驱动发展阶段,国家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的再增长。服务业作为新世纪产业发展的主力,其可持续的发展对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非常关键,服务创新在其中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主要就当下物流服务业的经营管理创新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并构建了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结构模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家对创新驱动战略下物流服务业创新运作模式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广东研发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广东必须大力发展研发服务业,与制造业相结合形成"双轮驱动"的格局,并产生协同效应,进而提升产品/服务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探讨广东研发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广东研发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政策建议及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成为当前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关键。在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几个方面分析了美、日、德、英各国政府的措施,总结了国内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政府的一些做法,形成政府对推进青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启示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数字创新作为制造企业创新的新范式,其关键内涵和实施过程正成为学界和业界重点关注的研究问题。基于数字创新、数字化能力文献以及战略—能力匹配理论视角,探究制造企业数字创新战略实施重构其关键数字化能力的作用机制和路径。通过格力电器的纵向案例研究发现:第一,制造企业数字创新实施过程分为数字流程创新、数字产品创新和数字服务创新三个阶段,数字创新战略可分为效率型、新颖型和融合型三种类型导向;第二,数字协同能力、数字创新扩散能力和数字价值化能力三种数字化能力分别起到主导作用,数字化能力重构的方式包括进化式重构、替代式重构和共创式重构;第三,在不同数字创新阶段,数字创新战略实施重构数字化能力的过程机制存在差异。具体体现为,在数字流程创新阶段,企业效率导向的数字创新战略通过进化式重构方式形成数字协同能力。在数字产品创新阶段,企业新颖导向的数字创新战略通过替代式重构方式形成数字创新扩散能力。在数字服务创新阶段,企业融合导向的数字创新战略通过共创式重构形成数字价值化能力。本文打开了制造企业实施数字创新战略重构其数字化能力的过程“黑箱”,为制造企业开展数字创新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基石,而自由竞争市场下的私有产权及其利润是经济增长的制度保障。新古典经济学倒“果”为“因”,通过将垄断利润作为动机虚置于“创新”之前完全颠覆了正版熊彼特理论。对熊彼特创新理论的这一伦理学诠释将彻底解决经济增长中伦理原则与经济原则相对立的问题。有鉴于此,儒学第五期发展的参照系必须从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转换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上来。儒家传统中的“责任、创造和完美人格”完全可以成为新工业革命的精神动力,儒家传统需要在新工业文明背景下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比重不断下降,出现了过早去工业化问题。对此,基于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究高技术产业发展对过早去工业化的阻滞作用及其机制。理论析表明,高技术产业发展能够促进制造业升级、提升制造业投资和就业吸引力,阻滞过早去工业化:一方面通过促进制造业规模扩张和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避免劳动力过度流入传统服务业即抑制逆库兹涅茨化;另一方面通过抑制虚拟经济过度发展,防止脱实向虚。进一步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04—2021年数据,以工业增加值占比作为去工业化的代理变量、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代表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运用带有倒“U”型曲线的调节效应检验模型,构造转移份额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问题,以及替换解释变量为实体经济比重、被解释变量为二三产劳动生产率比值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发展能够使得工业比重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化的倒“U”型曲线转折点右移,并使得曲线变得更为平滑;高技术产业发展通过抑制经济脱实向虚和经济结构逆库兹涅茨化阻滞过早去工业化。  相似文献   

11.
工业4.0时代,信息产业作为经济创新发展的支柱产业,对当下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显著。探究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因此针对上海市信息产业结构,将信息产业主要分为信息制造业、信息销售业、信息服务业3大类,根据信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发展现状,运用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上海市信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信息产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度非常高,其中信息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度最大,其次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1997—2016年上海市信息服务业产业总值和上海市生产总值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服务业对上海市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其互动机制作用不明显。最后从优化信息产业内部结构、注重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促进信息服务业和信息制造业融合发展、以创新驱动信息制造业升级带动信息销售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以重振实体经济,德国出台"工业4.0"计划进一步加强工业竞争力,我国工业发展方式也亟需从投资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通过对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工业4.0"计划进行系统分析与解构,发现其理论基础在于熊彼特创新。通过对熊彼特创新理论的重新阐释,研究熊彼特创新对再工业化的作用机理,认为其关键在于产品、技术、组织、市场、原料五维创新改变技术-经济范式,对工业进行"创造性毁灭",实现工业的转型升级,进而构建一个包涵五维创新、动态传导机制、"三位一体"支撑体系的再工业化理论框架。鉴于此,中国应从技术研发、开发清洁能源、培育企业家精神、完善金融市场、建立包容性制度等方面再造工业,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13.
基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配第一克拉克定理为理论基础,依据国家三次产业划分标准,定性分析了我国农村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以来劳动力就业状况.然后引入偏差系数,进一步定量深入探究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中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情况.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为新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就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指导方向,提出"增加农村第一产业投入,稳定农村第一产业发展;提高农村第二产业技能,调整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优化农村第三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的以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创新驱动战略已经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首先,以鞍山市为例,分析了地方工业在传统发展模式下所面临的问题。其次,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发展创新实践过程,受到各种经济发展要素、协作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为从理论上分析研究创新驱动战略模式,从"创新要素驱动、创新需求驱动、协同创新驱动"3个不同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三维框架模型。最后,提出了依据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地方工业转型升级的若干对策与建议,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服务业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对科技服务业创新概念进行了探讨,指出科技服务业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适应系统。在刺激—反应模型的基础上,基于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模式,构建了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刺激—反应—新刺激”循环创新模式,提出了服务平台创新模式、新兴服务业带动模式、信息技术创新驱动模式和产业结构优化模式,以期为我国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正处于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时期,创新驱动发展亟需新的经济驱动思考。但新古典增长理论无法对影响技术进步的机制和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作出解释,新熊彼特增长理论却难以量化。基于熊彼特增长理论的角度,借鉴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1998—2016年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关键内在机制进行量化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产业多样性和地方企业集聚度均通过促进知识溢出和流动促进经济增长。外来流动人口的文化差异造成知识扩散阻碍效应,不利于经济增长。企业对高校、研究机构的研发投入因创新成果的低转化率无法弥补其挤占生产投入产生的机会成本,故而抑制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王超  董坤  许海云  方曙 《现代情报》2017,37(6):16-23
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产业竞争情报需求和情报内容也发生变化。首先,根据波特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以及国家时政方针,总结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的产业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新背景下产业竞争情报需求。然后,引入创新链理论,构建基于产业创新链的产业竞争情报服务策略。最后,以国内基因工程疫苗产业为例,对提出的服务策略进行应用,验证可行性和有效性。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产业创新链的产业竞争情报服务策略可以满足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的产业竞争情报需求,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可以系统、全面地掌握基因工程疫苗产业创新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化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面向全球数字化与创新驱动发展浪潮的核心要义,识别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能力的结构维度成为基础性问题。首先界定了数字化创新背景下的企业数字化创新能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入创新价值链理论,探析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过程;接下来通过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六家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制造企业,对其数字化创新过程进行扎根分析;最终构建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能力结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理论阐释。研究发现,制造企业的数字化创新能力可以解构为三大能力模块,即数字化创新产生能力、数字化创新转化能力、数字化创新实施能力。该研究可为开展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战略任务,明确要求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扩大开放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要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取向就要从依赖以要素、投资规模为基础的粗放发展模式转化为实施以科技为基础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对我县工业经济创新发展的做法和经验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企业在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寻求对策,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将低人权、低劳动力收入为代表的原经济增长模式转化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新经济增长模式是必须探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文化作为高校创新能力内在化的形式有其独特的研究意义。以高校科技创新文化内涵研究为基础,通过SWOT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武汉高校科技创新文化培育的现状,提出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广大高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提供了具体有效路径,希望有助于其真正成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策源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