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概念内涵及其特征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现有文献对突破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的研究存在概念内涵交叉重叠的现象,对各自特征的分析和演化过程研究也尚未达成共识。本文采用系统性综述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主要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明确了突破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的概念内涵,探讨了突破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演化的底层逻辑,厘清了颠覆性创新的源起、发展及其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复杂关系,为颠覆性创新的系统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认为,突破性创新与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差异,从突破性创新到颠覆性创新是一个梯度演化的过程。突破性创新属于技术创新层面的概念,是基于组织战术层面的创新活动,而颠覆性创新是基于组织战略层面的创新活动,是以“颠覆性打破”为导向的复杂创新,注重技术和组织资源的深度融合,涵盖了创新的所有范畴。本文提出,在数字经济时代,进一步探讨突破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的内在演化逻辑、构建颠覆性创新理论分析框架、寻求颠覆性创新开放与控制的战略平衡治理方式、发现颠覆性技术的早期识别方法以及剖析中国情境下颠覆性创新的演化机制与实现路径等都是未来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基于制度理论,探索了企业制度资本影响突破性创新的相对直接效应,并进一步探讨了制度执行对以上关系的情境约束机制。通过对中国165家生物医药企业问卷调研和5家企业访谈调研的实证分析发现:财务资助比政策支持对突破性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商业联系比政治联系对突破性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同时,制度执行减弱了政策支持和政治联系与突破性创新的正向关系,却增强了商业联系与突破性创新的正向关系。该研究为中国医药产业突破性创新的实现以及企业制度资本的配置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技术是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发展技术路径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对技术路径与技术轨道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演化机制的研究稍显匮乏。从产业经济和战略转型的需求出发,探讨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的内涵,将其融入到技术轨道理论中,以此构建突破性技术由路径向轨道演化的模型,并引用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在技术轨道跃迁临界点处进行创新模式选择,结果表示:创新风险较大时,产业内创新能力强的主体更容易选择突破式创新;反之创新风险较小时,市场偏好会决定产业内各主体创新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吴言波  邵云飞 《软科学》2020,34(11):71-76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经验学习理论视角,构建了联盟组合能力、忘却学习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理论模型,并基于25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联盟组合能力对突破性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利用式忘却学习对探索式忘却学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忘却学习对联盟组合能力与突破性创新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网络能力高效获取外部社会网络中的组织隐性知识,对提升KIBS中小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论分析及对浙江省内213家KIBS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网络规划、配置、运作和占位能力对组织文化型和根植型隐性知识获取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两类组织隐性知识获取对突破性创新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隐性知识获取对网络运作、配置能力与突破性创新绩效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对网络规划、占位能力与突破性创新绩效关系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管理》2017,(4):22-28
文章研究已建企业中的组织能力对提高突破性创新(Radical Innovation,RI)绩效的影响。这些组织能力包括开放能力(OC),整合能力(IC),自治能力(AC)与实践能力(EC)。文章提出四个研究假设,分析组织能力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我国200家制造企业邮寄调查问卷,文章收集整理了112组相关数据。多元回归结果显示,组织能力与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正相关。最后,文章提出管理建议,以帮助企业提高突破性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协同演化的视角,本文采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在分析合作能力和创新网络构成和演化的基础上,研究核心企业合作能力如何激发创新网络的主动性行为,实现创新网络的不断升级,进而带动相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核心企业合作能力、创新网络和产业发展相互之间存在正向作用关系;核心企业不同的战略取向决定了三者之间不同的协同演化路径。具体而言,核心企业追求适应战略的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路径呈现倒U形,核心企业追求稳定战略的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路径呈现倒W形,核心企业追求改变战略的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路径呈现向上的S形。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揭开核心企业创新网络更新升级及其基础上产业发展的黑箱。  相似文献   

8.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创新氛围、知识管理能力和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通过对珠海市13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问卷调查验证这一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组织制度、团队合作和激励机制对知识管理能力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在组织制度和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高新技术企业的团队合作和激励机制不仅对企业的突破性创新能力产生直接影响,还通过知识管理能力间接影响突破性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后发企业技术赶超的成功,学术界关于后发企业技术创新的讨论日益激烈。但后发企业面临自身条件与环境压力的双重限制,其突破性创新难度颇大。首先提取后发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17项内外部影响因素,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DEMATEL)对17项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厘清因素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能帮助后发企业重点关注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扫除技术创新障碍,突破技术路径被动锁定现状,实现技术路径主动锁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金发科技作为典型案例,探索了我国企业合作创新模式与能力之间的协同演化机制。分析表明:我国企业发展生命周期中,其合作创新模式与创新能力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螺旋式交互影响作用,而企业学习则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其对合作模式和学习方式的选择,而阶段性学习方式又从知识获取与应用两个方面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演化,从而推动其采用更高级的合作模式。研究凝练出我国企业发展各阶段合作创新模式的关键特征,并发现企业合作创新模式由最初简单合作逐步发展为纵横向一体化的契约型网络协同创新模式的演化路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有合作创新模式与学习方式能有效帮助企业跨越该阶段可能面临的"能力陷阱"。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应该如何选择与其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合作创新与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1.
企业创新:激励体系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35家企业的250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实证研究了激励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价值观、创新氛围及创新激励制度与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正相关,企业绩效与技术创新能力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高云虹 《未来与发展》2006,27(11):57-59
一、概述所谓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从根本上说,它由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及其两者的实施机制组成,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现代经济的增长和制度因素密切相关,在一定的初始经济水平和条件下,对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因素而  相似文献   

13.
网络密度、学习能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企业网络理论观点研究了企业网络密度、企业学习能力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以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或民营科技型企业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对整体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密度对企业学习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网络密度还可以通过企业学习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间接影响。另外,以企业规模和研发投入为控制变量对上述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小规模企业中,企业网络密度、学习能力和技术创新之间不存在显著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正向影响企业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也有影响;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与企业的创新能力相互影响,可以协同发展,螺旋上升;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创新能力也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智力资本和吸收能力作用于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可以更新和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知识积累与创新能力演化关系的理论框架基础上,遵循"知识积累动力→知识积累行为→知识基构建→知识基激活→创新能力演化"的脉络,建立了企业知识积累与创新能力演化规律之间动态关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工具软件Vensim PLE进行仿真运行。结果显示:企业知识历时性积累对创新能力提升具有边际递增的贡献作用,但必须以企业更广泛空间上的集聚性知识积累(异质性知识)为条件;企业能力刚性不是来源于知识积累本身,而是知识积累方式;知识积累对创新能力演化的贡献作用存在"临界规模"效应,因此企业需要对知识积累进行长期投资。最后,对研究结果的管理意义、局限性及未来研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利用498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供应链集成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供应链集成显著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技术创新资源配置中研发资金配置和人力资源配置均显著正向调节供应链集成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协同创新程度在企业供应链集成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最后,从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等角度向企业管理部门提出政策建议,为企业提升技术创新绩效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难题,从技术联盟网络嵌入性的视角出发,构建不同网络关系嵌入主体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探讨了不同关系嵌入主体、组织间学习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的内在关系和影响机理,并利用239份中小企业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商业网络关系嵌入、技术网络关系嵌入和政府网络关系嵌入均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间学习能力在商业网络关系嵌入、政府网络关系嵌入与技术创新绩效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而在技术网络关系嵌入与技术创新绩效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营销能力与创新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来自国内890个企业的样本,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营销能力、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营销能力对创新投入有正向影响,并且营销能力对投入强度的影响大于对投入总量的影响。创新活动投入对技术产出有显著的正影响,并且投入总量的对技术产出的影响远远强于投入强度的影响。技术产出对创新的市场绩效有显著的正影响。营销能力对技术产出和创新市场绩效有截然不同的影响。营销能力对技术产出有显著的负影响,对市场显著的正影响。  相似文献   

19.
《软科学》2018,(2):1-5
构建了区域政府创新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1),采用动态VIKOR法对其进行了测算,并对创新治理能力及其构成各维度与创新驱动发展分别构建了回归模型进行估计。结论表明:区域创新治理能力发展不平衡且具有较大差异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创新治理能力较强的区域在中国地图中呈"T"型分布,尤以"T"字一横的九个区域为最强,均为沿海地区;创新治理能力对创新驱动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多个维度对创新驱动发展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建设平台能力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未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20.
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开放式创新能力分解为发明能力、吸收能力、变革能力、连接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吸能力,运用结构方程建模实证检验了上述各种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发明能力、吸收能力、连接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中小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变革能力和解吸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当前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体现出一定的由外而内的特征,但各项能力的发展不均衡;与内部探索相比,更侧重于外部探索;内部保留和外部开发成为当前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的能力短板;连接能力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销售环节,而不是研发环节.最后,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