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政策变迁视角下构建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种群-环境”演化分析框架,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为技术探索、示范推广、快速发展、质量发展四个阶段,基于1991—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联合申请数据,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专利合作网络。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变迁与创新生态系统演变是一个协同演化的过程,以国家电网为代表的电力公司逐渐成为网络中的核心节点,研究机构和高校成为次要核心节点;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共生的广度提升而深度降低,中心性和生态位变动较小,在技术上的应变性一直较强。对此应当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遵循产业规律;鼓励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多方深度参与的技术创新网络;促进市场竞争,推动兼并重组;布局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助力国际技术竞争。  相似文献   

2.
从新能源汽车专利的基本发展形势、国际专利分布、企业间的专利引证率和知识流动网络等角度来比较分析世界范围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创新程度和专利位势,以期能够评估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内的竞争态势。为我国各级政府新能源汽车政策制定、汽车企业的研发合作、技术引进等提供更好的依据和参考,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专利计量分析,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标准化战略制定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困局,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我国开展自主研发的汽车企业期望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真正实现"弯道超车",掌握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是根本之道,并在核心专利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努力将其通过法定程序制定为同行业产品生产的技术标准。本文旨在分析我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现状,提出成功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的竞争战略,掌握全球市场竞争优势,争取商业利润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新能源汽车用户群体目前主要属于"领先"用户,伴随着"领先"用户的率先进入,普通大众"跟随"用户将逐步进入。将蒙特卡洛模拟和logistic模型应用到新能源汽车目标用户与制造商的互动行为分析中,结果表明,制造商在"领先"用户市场中表现为"两极分化"的竞争格局,在"跟随"用户市场则表现为"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领先"用户增长先快后慢,"跟随"用户增长先慢后快。制造商的研发投入在促进"领先"用户购买意愿中更为有效,营销投入则在促进"跟随"用户购买意愿中更为有效。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应根据两类用户群体的消费特点动态调整经营决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初期,制造商要把发展重点放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通过新技术、新产品引领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新观念、新趋势;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中后期,制造商要把发展重点放在商业模式创新上,通过降低产品成本、优化产品性能等方式满足大众消费群体需求并不断壮大市场。  相似文献   

5.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更是我国应对石油短缺的战略抉择;同时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是解决我国大中城市空气严重污染的根本途径。2010年我国正式把新能源汽车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各项消费补贴政策先后出台,大批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热潮到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果。但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困境突显。本文就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困境中面临的政策问题、技术研发问题、电池问题、成本问题、产品问题、标准问题、基础设施问题及商业模式问题这八大难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徐莉  肖庆 《科技广场》2022,(1):5-15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然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太过依赖政策补贴,企业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不足,亟需探究影响新能源汽车企业绩效的因素。创新研发是新能源汽车企业立足竞争激流的关键,但当前关于其研发投入与绩效之间的实证研究较为匮乏。本文以2011—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并采用3SLS回归估计,揭示了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包括财务绩效和市场价值)之间的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市场价值均存在显著的内生性。一方面,研发投入对财务绩效、市场价值具有正向的滞后效应;另一方面,财务绩效、市场价值也会反向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本文结论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调整创新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新能源汽车技术作为汽车行业一种破坏性创新出现的前奏,将对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而我国汽车企业可以通过破坏性创新,追赶与发达国家在传统汽车技术上的差距。基于破坏性创新理论框架,从技术和市场两个维度,对丰田和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研究结论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包含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借鉴新钻石模型对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浙江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较大的相关产业支撑和技术创新竞争优势,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关键核心技术、充电基础设施配套及市场推广应用等方面还有差距。最后,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论,提出促进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新钻石模型  相似文献   

9.
正汽车工业是中国工业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虽然受全球汽车产销下降的影响,中国汽车的产销在2017年达到峰值后也有所下降,但仍是全球产销量最大的国家。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不仅仅是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更主要来自中国汽车产业本身的发展壮大,汽车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断提高。从最近两年数据看,新产品销售收入中来自出口的比例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的具体状况;运用SWOT方法重点分析了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以人才培养和协同创新为主体,研究创新驱动发展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促进作用;为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出几点建设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当前,新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加速重塑国际产业分工格局,迫切需要坚持“开放合作、绿色低碳、价值共创、协同发展”基本原则,推进制造业重点领域开放创新合作,提升制造业开放创新发展能力。文章总结全球制造业开放创新趋势,分析主要经济体积极推动制造业开放创新的政策与举措,梳理中国制造业开放创新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中国制造业开放创新的政策建议:(1)加强协同研发体系与能力建设,提升制造业技术供给能力;(2)加强协同设计体系与能力建设,提升制造业市场响应能力;(3)加强协同生产体系与能力建设,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能力;(4)加强协同服务体系与能力建设,引领服务型制造发展方向;(5)加强协同发展生态与环境建设,推动制造业开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强化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文章综合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和价格指数等指标,深入分析 2005—2020年主要国家制造业竞争优势演变态势及其主要来源。研究发现,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始终保持强大的国际竞争优势,部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优势不断强化;德国、日本、美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始终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但部分产业竞争优势出现下降趋势;中国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产品价格优势,德国、日本、美国主要来源于产品技术优势。文章提出 4点政策建议,包括:推动以提高产业基础能力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着力提升制造业国际合作和跨国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13.
陈一飞 《软科学》2012,27(7):15-17,42
针对住宅产业发展面临的技术创新不足和市场缺失问题,基于破坏性创新理论的分析框架和住宅产业创新个案分析,提出中国住宅产业的发展路径模型:通过低碳住宅产业的模块创新和架构创新的互动合作以实现产业的破坏性技术创新;在破坏性创新的商业化方面,一方面从低端市场入手,即以当前的我国保障房大规模建设作为切入点,持续培养低碳住宅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以低端市场为平台逐渐进入高端市场;另一方面着手新市场的创建和培育,实现低碳住宅新市场破坏性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中国光伏产业迅速发展,并成功追赶和超越其他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光伏产业领导者。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本研究探索中国光伏产业追赶与超越的机制。通过对中国光伏企业的案例分析发现,在进入阶段,中国光伏企业利用国际市场需求机会窗口,通过嵌入全球创新生态系统进行技术引进、建立合法性、获取国际资本来提高企业绩效。在追赶和超越阶段,中国光伏企业利用创新生态系统互补性技术机会窗口,通过选择性地知识共享、上下游合作创新、形成全产业链及集聚效应、互补性技术创新来建立本地创新生态系统,以提高绩效并实现追赶和超越。此外,在超越阶段,中国政府帮助光伏企业培育本地下游市场需求,中国光伏企业利用制度政策机会窗口稳固了本地创新生态系统,有效协调生态上下游企业共同创新,保持了中国光伏产业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5.
双积分政策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补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吉川  赵骅  李志国 《科研管理》2019,40(2):126-133
双积分政策意在以市场机制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但缺乏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需要与研发补贴政策组合使用。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带有研发补贴的双积分政策下新能源汽车供应商制造商决定研发投入水平、供应商产量竞争及制造商产量竞争的三阶段博弈模型,阐释了正积分价格、市场规模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研发补贴的作用机理与效果。研究表明:不考虑研发补贴时,当纵向研发溢出率超过阈值,企业研发投入将随正积分价格、市场规模增加而减少;其次,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激励效果,但应随纵向研发溢出率增加而减少,以规避“挤出效应”。为此提出,“逆溢出率变化”的研发补贴政策与双积分政策组合使用更能完善市场机制,推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摘要: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重要标志,对引导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技术高速发展的动荡环境下,分析互补性技术融合、替代性技术融合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利用我国汽车产业343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新产品和专利数据,采用负二项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替代性技术融合有利于促进企业开发更多新产品,而互补性技术融合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呈倒U型关系。同时,技术动荡性负向调节互补性技术融合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但技术动荡性对替代性技术融合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下,自主可控和开放合作是发展科技产业的双翼,同等重要。自主可控让我们无后顾之忧;开放合作则允许我们充分开展全球分工与合作,获得竞争优势。文章分析了计算机产业发展史上的重要技术创新:移动芯片ARM和移动操作系统安卓(Android),以及正在发展的智能计算机产业,探讨了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如何才能建立有竞争力的应用科学技术体系。文章认为:(1)只有从源头或者主干开始的基础性技术创新才可能真正做到自主可控,并充分享有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好处;智能计算机是中国建立自主可控和开放产业的一个机会。(2)只有改变评价体系,从机械地统计论文数目和引用转向重视从源头或者主干开始的基础性技术创新,改变头重脚轻的学科布局,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利用国际智力开展分工与合作,才能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应用科学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8.
郑小碧 《科研管理》2019,40(10):230-239
通过概念模型构建和对422家样本企业的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本文揭示了天生全球化企业基于跨国创业导向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国际化绩效提升机制及行业技术属性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在国际市场积极竞争、主动创新和敢冒风险的跨国创业导向是天生全球化企业快速拓展国际市场的天然引擎;技术创新能力通过促进海外市场盈利水平和国际业务员工增长将天生全球化企业潜在跨国创业绩效转化为现实国际竞争优势;高技术行业属性对国际化绩效提升发挥增强型调节效应,中低技术行业属性则具有弱化型调节效应;企业规模、年龄等对国际化绩效的影响不显著,但生产型或贸易型的企业性质虚拟变量影响显著。本文为中小微企业的快速国际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9.
理论界普遍认为我国光伏产业2008-2012年期间暴发的危机与政府不当的产业促进政策有关,但是2013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后续一系列配套措施有效地扭转了产业危机。这是否说明政府能够通过“干中学”提升产业规制能力,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以新能源汽车企业为对照组,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新一轮产业规制对光伏产业过度投资和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供给侧规制总体上能够显著抑制产业过度投资并促进企业的创新投入,但是也存在着解决老问题引发新问题、产业整体代价过大、民营企业受挫等弊端。政府在实施深度介入式产业政策时,仍须利用市场机制、把投资主动权交给企业,尽量保持政策的平稳和可预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