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魔”鞋     
姐姐安妮比我大6岁。我们小时候,家里很穷,母亲夜晚要到一座小镇的工厂打工。由于很少能见到母亲,所以安妮就承担起大部分母亲的责任,而且母亲也授权给她管理我跟妹妹的日常活动。实际上,去跟安妮说,要比去跟母亲说好多了,因为尽管她被授权管理我们,但是她却从未因为我们违规而惩罚我们。  相似文献   

2.
陈燕红 《师道》2008,(7):38-38
据报载,广东惠州市一位只有初中英语水平的母亲,仅用四年时间,竟然指导11岁的女儿学英语,并让女儿高分通过了全国公共英语五级考试,完成了普通人用10年时间才完成的任务,创造了一个奇迹。为此,家庭教育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部分父母大为佩服这位创“奇迹”的母亲,登门请教的有之。然而,笔者却为教育正在步入另一误区——家庭教育“学校化”而深感忧虑。  相似文献   

3.
人们对于大学校长角色的期望非常高,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把大学校长看作是圣人,看作一个无论在道德上,还是在能力上都要比普通人高许多的完美角色。从历史和现实来看,要成为一名理想的大学校长,必须具备多种个人品质。但是,大学校长不是神,首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在要求他们具备优秀素质的同时,我们也要让大学校长走下神坛,把他们当作普通人来看待和关怀。  相似文献   

4.
正百姓,就是平民。现代汉语里有平民百姓或平头百姓之说。可是,诸位知道吗?曾几何时,百姓也是贵族的代称。百姓,顾名思义就是百家姓,是各种姓的统称。"姓"字拆开是女生,这跟母系氏族社会有关。黄帝母亲住在姬水,舜帝母亲住在姚墟,所以他们就姓姬、姓姚。远古时,普通人是没有姓的,只有贵族才有姓,  相似文献   

5.
晚清光绪初年的“丁戊奇荒”重创了当地的农业生产,人口大量死亡或外出逃荒,社会秩序遭受严重破坏。灾荒固然有自然环境方面的因素,但更多是社会经济层面的原因。本文考证了灾害引发的社会问题,从仓储不足、吏治腐败、鸦片祸害、战乱频仍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致灾的原因,阐释了赈灾不当带来的问题和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求雨”鞋     
上周六,妈妈给我买了一双白色的皮凉鞋,我非常喜欢。本来想着第二天穿着去东风公园玩,但因为我们要去玩的是拓展项目,妈妈怕新鞋子会被弄脏,就没让我穿。在东风公园玩的时候,忽然下起了雨。我一阵窃喜:妈妈真是神机妙算,要不然新鞋就会被毁容了。我心想,星期一上学的时候穿新鞋不是正好吗?谁知道那雨竟然下了一夜,周一早上出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能够勇于认错,并且改错,谁都欢迎。但认错怎么认,改错怎么改,那又各有不同。在我的印象里,伟大领袖正确的多,犯错误的少,所以轮到他“亲自认错”的也不多。上世纪五十与六十年代之交,中国遇到了“三年困难”,伟大领袖为表示负责任,连续认了几次错。  相似文献   

8.
没头脑不高兴没长眼这三兄弟,住在一间破烂的草房里。他们渴望着能有发财的机会,过上好日子。一天,国王发出号令:如果谁找到一块绿宝石,就可以得到无数的金银财宝。没头脑不高兴没长眼听了,感觉生活有了盼头,便忙碌地寻找着。  相似文献   

9.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原本欢乐祥和的新年气氛,也让每一个普通的、平凡的中国人都置身于这场悄无声息的战"疫"中。我们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为陨落的生命而痛惜,为医者大无畏的精神所感动,为一切人为的错误而义愤,为每个普通人的点滴善举而潸然泪下……抛开宏大叙事,灾难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正是每一个朴素而坚韧、平凡而具体的中国人相互凝聚成的精神,才是最好的克毒武器。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意大利威尼斯城出了一个名叫达维杜的怪人。有一天,他读了一本介绍雪豹的书,决定要发明一种鞋子,穿在脚上能跑得像雪豹一样快。当他把这个主意告诉朋友时,大家说他在白日做梦。达维杜并不理会这种热讽冷嘲,他真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开始闭门造“鞋”。  相似文献   

11.
走在街上,随处都可以看到新颖别致的童鞋,与我的童年时代相比,真是羡煞我了。不过,当年我也曾有过一双人见人羡的"响响鞋"。我的童年时代是在工厂的子弟幼儿园里度过的。在幼儿园里,谁穿得好看点,或是经常有好吃的与大家分享的话,那么他的身边准会围上一群"跟屁虫",抢着与他玩耍。那时我的家境不富裕,只够温饱,更别提穿漂亮衣服和吃零食了。因此,我始终是一个土里土气的丑丫头,是那一群不知"羞"的跟屁虫之一。儿童的心也是很虚荣的,看到别人骄傲的笑脸和趾高气扬的姿态,我总是又羡又妒,埋怨妈妈不给我买这买那的。  相似文献   

12.
劳动虽有其不可避免的重复性、厌烦性,但劳动的积极面才是现今倡导劳动的原因。个体通过自发性的劳动从而获得自由,个体通过劳动融入社会从而彰显自身,个体通过劳动促进全面发展与对外界环境的全面体验。总之,劳动彰显人的自发性、社会性、整体性。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充分体现劳动的积极性,学校应开展区别于习惯性活动的创造性劳动、区别于正当服从活动的自由自觉的劳动、有价值的劳动以及最终目的是要导向沉思的劳动。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日本研究人员成功发明了一种帮助人们从事体力劳动的特殊服装。穿上这种由电子机械设备组装而成的“衣服”,人在劳动时仿佛多了一个机器人帮手,就像在人体上附了一个机器人。  相似文献   

14.
黄波 《语文新圃》2009,(8):36-37
“驾崩”是专用词汇,特指帝王翘辫子。什么事到了帝王那儿就不一般。普通人死了就死了,可皇帝不一样,从他生病到驾崩.其中玄机甚多.应该有一门“驾崩学”才对,可惜前人似乎无意于此。我且撰此小文,名为“发微”,算是抛砖引玉吧。  相似文献   

15.
"巴渝"在古代文献中最初写作"巴俞",指"巴渝舞""巴人"或"俞人",后来演变为地域名"巴渝"。根据历史典籍进行考证,"巴"之初义应为蛇,"巴为苴""巴为鱼""巴为江水曲折之形"诸说或于理不通,或失之穿凿。重庆在隋初时得名渝州缘于俞水,而俞水本是渠江之旧称,与嘉陵江无关。古代渠江因俞人而得名俞水,后来又写作渝水,而古代被称为西汉水的嘉陵江并非渝水。  相似文献   

16.
报“肚号”     
时序回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时,“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青少年学生的座右铭。每逢农忙季节,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奔向农业生产第一线。  相似文献   

17.
泡沫 《课外生活》2011,(7):30-33
正上着课,教室里不知哪里冒出一阵臭咸鱼味,大家纷纷用手捏着鼻子!  相似文献   

18.
河南焦作有一对夫妻龙凤祥和迟秀雅,他们认为儿子龙飞上中学就屡获讲演比赛奖,将来必会是崔永元一样的“名嘴”。迟秀雅对丈夫说:“我们家不富裕,可为了孩子前途,我们要舍得花钱培养。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家,儿子的前途就是我们唯一的希望啊。”龙凤祥和迟秀雅双双下岗,夫妇俩摆摊卖早点,还兼做别的零工。他们辛辛苦苦给儿子积攒着上大学的费用。  相似文献   

19.
《历史教学》杂志在高中新课程实施5年后组织这场讨论,很有意义。正如聂幼犁教授所指出的,此举可以“为一线教师构建反思和声张的平台,给研究人员提供学习和思考的契机”。我本人亲历、实践了这次课程改革,有很深的感触。  相似文献   

20.
我的妈妈可不是普通人哟,她是为人师表的老师,她的敬业精神令我十分敬佩。但妈妈有个不为人知的小秘密,让我悄悄地告诉你吧:她是一个“购物狂”!吃惊吧,你可不要告诉别人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