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评论价值”?潇雨同志提出:“‘评论价值’就是指新闻中是否蕴含了值得阐发的、对读者有教育意义(广义的而不是狭义的)的、重要或新鲜的思想观点。蕴含  相似文献   

2.
节日评论、会议评论等“应景评论”,在新闻评论中占有相当的数量,频频出现于报纸头版。仔细看看这类评论,引人思考一个问题:评论除了讲大道理,是不是还应该为读者办点实事? 评论当然要讲大道理,它本身就是一种论说文体。贯彻党的路线,宣传政府的政策,要理直气壮地  相似文献   

3.
“评论价值”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闻和评论是报纸上不可缺少的两大文体。但是,新闻和评论在报纸版面上并不是平分秋色。一般来说,总是新闻多,评论少。打开一份报纸,可以看到几十条新闻,而配有评论的不过屈指可数的几条。这种现象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主要的就是“评论价值”。二经常写评论的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给有些新闻配评论,不要费多大力气,就能写出一篇相当不错的东西,而给另一些新闻配评论,  相似文献   

4.
8月15日,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日,《河北日报》在一版推出了长达4000字的编辑部文章《在历史的星空下——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献给英雄的燕赵儿女》。这篇文章刊发后,得到了普遍的好评。文章虽然很长,但可读性、思想性相当强,很“好看”。  相似文献   

5.
薛建国 《新闻实践》2012,(12):14-14
得奖或不得奖,首先得感谢我所供职的钱江晚报。感谢什么?领导的胆气!现在想来,其观点仍有点大胆,“上面”要尽快通车,钱江晚报却说:生命第一,抢修第二。这不是胆气是什么?老实讲,此文写就后,我是做好被“毙”的准备的。所以,感谢领导的胆气,绝非矫情。  相似文献   

6.
“可读性”源出何处,我没有研究。请教一位同行,据称:可读性,英文为Readability。概括有三个含义:要使读者“读得懂,喜欢读,记得牢”。任何人办报,总是办给读者看的,总是要千方百计吸引尽可能多的读者读你的报。写新闻要使读者“喜闻乐见”,要有“共同兴趣”,要使人“看得懂,有兴趣,有益处”。这些说法和“可读性”的含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把编辑工作喻为“为他人作嫁衣裳”,这确有几分道理,不过,编辑的“选稿、改稿、编稿”与服装师的“选料、剪裁、缝纫”并不等同,布料不裁就无法缝制,而凡是选中的稿件,一部分已是“半成品”,只需小修小改,另一部分则是“合格品”,一字不易排版付印也未尝不可,因此,认为改动越大越显示编辑水平高的观点,未必经得起推敲。而既能符合编辑意图,又能保持稿件原貌,还能受到读者好评,使编辑、作者、读者三方满意的“为人  相似文献   

8.
读了薛以凤同志《慎用“提前”》一文(载《新闻战线》今年第2期《读者论坛》专栏),我觉得该文立论及分析论证难以服人。虽然薛文的题目很小,只是谈及对“提前完成任务”在报道上如何处理的一些不同意见,但这的确是新闻报道中经常要碰到的一个问题,有必要弄个清楚明白.  相似文献   

9.
读了薛以凤同志《慎用“提前”》一文(载《新闻战线》今年第2期《读者论坛》专栏),我觉得该文立论及分析论证难以服人。虽然薛文的题目很小,只是谈及对“提前完成任务”在报道上如何处理的一些不同意见,但这的确是新闻报道中经常要碰到的一个问题,有必要弄个清楚明白。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守土有责”这个词语的使用频率渐渐高扬起来。它不仅成为戍边守疆的解放军将士用来警誓自己肩负保卫祖国领土的神圣职责,就连党的宣传部门也不时的以此来教育和要求宣传舆论部门的同志。中宣部领导在阐述新时期党的新闻工作必须遵循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与写作》今年第三期“管见篇”所载《受众异议》一文,以为“受众”一词是新闻理论家们“自视甚高”把“听众、观众、读者”摆在“受教育”地位,而“生造”的新名词;因而对它的存在与使用提出了“何必呢”的否定性异议。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据笔者所知,“受众”是20世纪40年代末兴起的“大众传播学”领域里开始使用的学术概念;是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已形成体系的背景下,与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流活动时对信息接受一方的称谓,他泛指所有信息媒体的传播客体。如果说“听众”专用于“广播”等听觉媒体,“观众”专用于“电…  相似文献   

12.
也谈“衣食父母”魏世弟【武汉】读《出版科学》杂志,一位学者因自己的专著稿无法出版,求售无门,后来一位编辑慧眼识金,终于使之变为铅字,变为沉甸甸的书本,于是这位作者感慨系之,叹道:“编辑真是作者的衣食父母!”时隔不久,又一期《出版科学》上,登出了一位编...  相似文献   

13.
按:时下,不少从事艺术工作的同仁们“下海”了.我也曾有过一次“下海”的经历,那是我在上海戏剧学院读书时,为排演《安娜·克里斯蒂》一剧,老师带我们去海上“体验生活”.就是那次“下海”,影响了我以后的创作态度.时至今日,念念不忘.现在,我把那些记录下来的文字奉献给读者,于我是激励今后应多下这样的“海”;于读者或许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也谈“中文平台”新天地软件公司潘建新对一台计算机来说,操作系统软件决定了其发挥功能的效率、大小和范围,人必须通过操作系统来运行计算机。在计算机已经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世界,一个成功的操作系统可以带来一个新的时代。美国微软公司推出的Windows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15.
《新闻战线》第七期《如此“脏乱差”》一文,指出一些报纸上的错字、反字及画面倒贴。此类“脏乱差”,不论是作者笔误,还是校对不认真所致,总之都使读者皱眉。而另有些“脏乱差”,已不仅仅是令人皱眉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16.
不求甚解.好还是不好?嘿嘿.这可叫我怎么说呢?“不求甚解”语见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相似文献   

17.
《新闻战线》今年第七期刊登了温风同志的《真的“不断”吗?》一文。作者认为,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开幕式的掌声》在描写会场气氛时用“不断”一词不妥:如果掌声真的不断,怎么能作报告和听报告?于是,作者断定“不断”这个说法即使“不是套话”,至少也算是“过头话”。对此,我不敢苟同。“不断”是合成词,其意义不等于几个词  相似文献   

18.
"图文并茂"是对出版物,特别是科普读物和少儿读物等一类通俗性读物所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按词典里的解释,"茂"是"丰富精美"的意思。顾名思义,"图文并茂"的出版物不仅要文字精彩、内容丰富,而且要求配有一定数量精美的图片,在整体上形成一个图文呼应、珠联璧合的效果。这里,我想以个人创作和编辑实践为基础,就科普读物的"图文并茂"阐述自己的一些浅见。图的功用在科普图书里,图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主要起以下三方面作用。(1)诠释科学原理、科学概念。一些科学的原理、概  相似文献   

19.
20.
文化学如今又红极一时。举目所见,充耳所闻,无不以谈文化为时尚;书刊报章,天头地脚,到处充斥着“反思”的字样。在侈谈反思成为时髦乐事的今天,我却要正视现实。对待传统文化,无论是鸿儒巨子,饱学之士,还是后起新秀,毛头小子,都要摆足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