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要乱比喻     
不要乱比喻王洪鹤写文章常常离不开打比方,比喻运用得精当、巧妙,可使文章生色不少。遗憾的是,在我们一些新闻报道里硬比喻乱比喻的情况时时发生,乃至引出误解,产生歧义。例如:某电台日前播了一条新闻,题目是《共和国的长子》,这实在令人纳罕,听了内容,方知是综...  相似文献   

2.
《诗经·卫风·伯兮》很多人理解为爱情诗.但笔者发现这首诗歌更多的是表现女子在面对战争时的态度.既有对战士丈夫思念的阴柔之美.又有为英雄丈夫自豪的阳刚之美.可谓是阳刚美与阴柔美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3.
翻开1月24日《中国青年报》,一条醒目的标题——《今天早晨狼来了!》闯进读者眼帘,当读者带着惊诧的目光读完这条新闻时,掩卷扼腕,更感到心灵和形势的震撼。这本是一条关于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的新闻,而作者却跳出会议的圈子,直率地反映似乎是突然来到的全国能源危机!又从能源危机的“制高点”来纵观整个“剪不断、理还乱”的阵痛局面。把每个棘手的问题都形象地比喻为“恶狼”,导语中有“恶狼上门”,结尾又大胆预测还会“狼烟四起”,标题借用民间寓言“狼来了”,再加上“今天早晨”,这就使人已在  相似文献   

4.
这标题是从《红楼梦》里的“假作真时真亦假”套过来的。而想起写这个题目,则是今年《新闻战线》第八期《读者论坛》上的一篇文章:《从蛇岛报道看编辑的漏洞》引起的。该文说的是人民日报6月9日头版刊出“据新华社”的一条消息,报道了“我国渤海蛇岛上的蝮蛇目前正以每年超过一千条的速度增殖着。  相似文献   

5.
一言 《今传媒》2006,(8):34
看了这条新闻,才弄懂了一点“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之说的意思。6月26日,看到一条新闻,题目是《小夫妻热吻6小时28分——这奖得来真不易》,有文字,有彩图,可以说是图文并茂。其文曰:昨日9时30分,一场火辣辣的接吻大赛在吉林省松原市一家电商场门前“唇唇欲动”,由某家电商场主  相似文献   

6.
标题,是报纸上新闻和文章的题目,是报纸的眼睛。一条出色的标题似“巧笑倩兮”;一条传神的标题如“美目盼兮”,无疑会吸引读者。这美好的“第一印象”,是报纸与读者见面时决定性的‘第一印象’。一则好新闻,如果标题作得不精彩动人,则可能与读者失之交臂。正如朔望所言:“得之则有,失之则无;所以不能不是一门大学问,至少可比喻大饭店之门面,歌星的装束仪容。”  相似文献   

7.
王化云 《新闻前哨》2003,(10):78-78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郭梅尼作品的生命之源》,介绍的是《中国青年报》记者、《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的作者(和徐家良合作)、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郭梅尼“磨笔头”的故事。文中说。有次她到岳西一个贫困偏僻的山村采访,“是一家一家地跑,打开碗厨看看剩菜,掀起床单摸摸铺垫”,“样样事都那么一腔热情”,“吃饭时还要和村干部聊天”。  相似文献   

8.
一篇小品文的绝妙好题解放前,国民党统治区有一家报纸,对蒋介石频繁打内战深为不满,刊登了一篇小品文,题目是:《摩登论语:战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个题目是套用《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文章发表后,该报在一周内竞被罚停刊两次。另一家报纸对此愤愤不平,特意发消息,并加上这样一条标题:《报而时停之,不亦怪乎!》这条辛辣讽刺的绝妙好题,老百姓读之,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9.
玉、瑜有别     
《陕西日报》1993年12月4日5版(周末版)《周末漫笔》专栏《王起明的精神》一文最末一段有“即便是败笔,也瑕不掩玉”这样一句话。 这里,“瑕不掩玉”应为“瑕不掩瑜”。 查《现代汉语词典》可知,“瑜”为玉的光采,指玉上最美的地方,比喻优点;“瑕”为玉上有毛病的地方,比喻缺点。因此,文中把“五”的意思理解为“瑜”是不确切的。  相似文献   

10.
《“朱”“墨”之间》的“快语”,刊于1990年7月20日,见报不久,四川日报社主办的《文摘周报》摘登在一版报眼。作者王德勋(淮安师范学校教师)在兴奋之余,寄给编者的一封信中说:“叹服您的眼力和手笔……现寄上《文摘周报》一张,让您同我一道分享欢乐!”这些言词,倒使编者不安起来,重新把原稿翻了出来,从题目到结句,仔细比较,寻找长短,以求一得。一是题目。原题是《“朱者”应乐于近“墨”》,改题为《“朱”“墨”之间》。编者改时出于这样的考虑:题目要能表达文章主旨。“快语”的题目,要求“短小、新颖、形象、含蓄”。这篇文章所说的“朱”  相似文献   

11.
漫语档案馆     
一、题目引出来的话 先立题,再做文章,这是常例。题目立了之后,觉得不象是写学术论文。改成“论”:“论档案馆”或“档案馆论”,好大的题目,写得出来吗?只得“漫”。“漫”者,据《新华字典》解释:“没有限制,没有约束:漫谈、漫不经心、漫无边际。”而《词源》则有“漫语”条云:“不切实、不着边际的话。”妙极了:漫不经心地写点不着边际的话,于我这不学无术者写“学术论文”最为适宜。不妨“漫语”一下。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杂志》在我心中”的命题太切合实际了,也是完全正确的一个标准题目。“图书馆杂志”这份刊物多年来已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开辟了一条宽广的道路,是个无名的开路先锋,又象一盏红灯照亮了我国千千万万个图书馆;又象一个窗口,通过她能看到国内外图书馆的新动态、新发展;又象船  相似文献   

13.
《求情记》获得1989年度河北省好新闻一等奖之后,有的同志约我写文章谈谈体会,由于事务缠身,再加上对一些问题认识不十分清晰,一直未能成文,前不久,看了电视连续剧《渴望》之后,深受教育和启发,从而又勾起了我的一些想法,于是写下了这个题目。为什么《渴望》会引起轰动,我觉得很重要的一条,是它贴近生活,反映的是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很真实,“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渴望》作为一部艺术作品,它的成敗得失,文艺评论家们自有评说,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理应引起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如果说《求情记》还可以谈点体会的话,那就是它比较地贴近一  相似文献   

14.
翻阅《河南日报》,感到有些标题制作的不错,现归纳分类如下,并谈些个人看法。用比喻作题,使读者借助形象的比喻理解或感受作品通讯:《刻在金色丰碑上的名字》(1986年9月9日)题目后有段题记点明了标题的比喻含意:“如果世界上最宝贵的是金子,那就该用金子铸一座万丈丰碑,把你们的名字一一刻在上面。但是,还有比金子更宝贵的,那就是人民的心,人民早已用虔敬的爱在心中树起了一座永存的碑,上面用金字写下了你们——为振兴河南教育事业而做出无私奉献的人们的名字。”文章作者用比喻表达了人民对教师们的深深爱戴和感激心情。报道“南阳市几位  相似文献   

15.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是西方传统新闻定义或新闻价值中的一句“名言”。不过,在许多人看来,这也许只是一种西方式比喻或夸张罢了。想不到,我在英国期间,真的碰到了一条这样的新闻!这条新闻的大字标题《人咬狗》竟占了头版近四分之一的版面,还配发了一大幅受伤之狗的照片,这  相似文献   

16.
三月二十六日,新华社播发了一条纽约电稿,报道的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学习情况。人民日报刊用时的题目是:《放心吧,祖国!》这篇报道的内容,无疑是众人所关心的。但是,读过以后,使人既放心,又不放心。放心的,是他们的学业。他们学习刻苦、勤奋、成绩优异,没有辜负祖国的期望;不放心的, 是他们的身体。他们只“张”不“弛”,昼夜拚命,会不会学业成功,身体搞垮?这一点令人担心。例如,写陈成钧“每天有将近十四个小时都在教室、办公室、图书馆里紧张地度过。”写杨德新“朝读暮听、夜以继日地阅读美国报刊、看电视……”。作者还特意选用了一条类似“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的事例,说杨德  相似文献   

17.
新年伊始,正当西安市市民想知道市政府今年又将提出为群众办“十件事”的内容时,《西安日报》1月8日发了一条消息,标题是:《不提“十件事”随时办实事》。这是一则好消息,更是一个好标题。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中运用“夸张”的例子很多。现试就新闻中常用的几种夸张手法进行探讨。常见的几种方法类型一、比喻夸张。全国获奖好新闻《飞天凌空》,在描写跳水冠军吕伟跳水夺魁一瞬间的镜头时,有这样一段精彩语言,她“笔直的像轻盈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这段文字运用了巧妙而又符合实际的比喻夸张,收到了一般叙述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新闻《白果树村的“绿色银行”》将家家种上了白果树,比喻为户户有了一个小银行。还有“莫用‘文山’填‘会海’”等等,都使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二、引语夸张。在新闻作品中,常常需要援引采访对象、有关人士或文章的话语,而这当中的许多语言,又往往富于夸张色彩,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个性。  相似文献   

19.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是西方传统新闻定义或新闻价值中的一句“名言”。不过,在许多人看来,这也许只是一种西方式比喻或夸张罢了。想不到,我在英国期阅,真的碰到了一条这样的新闻!这条新闻的大字标题《人咬狗》竟占了头版近四分之一的版面,还配发了一大幅受伤之狗的照片,这还不够,该报还在里页专门为此配发了社论。《狗案罚款尚欠以牙还牙》,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在报上见到两条消息,心存疑窦。这两条消息,一条是发表在中国农民报今年7月14日三版上,题目是《身居果园五年鲜果一口不尝》,另一条是发表在人民日报7月20日四版上,题目是《朱性哲义务修理钟表一万五千多只》。这是两条很普通的短新闻,但都引起了人们的一些议论。一种意见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朱天作同志身在果园五年,哪能“鲜果一口不尝”?朱性哲是农村干部,哪有那么多时间义务修那么多钟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