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抄本《钵中莲》是一部民间宗教剧。剧名本身就极富有宗教意味:钵,为僧人食具;莲,莲花,西方极乐世界的宝花。钵中莲花开,意味着僧人得道成阿罗汉。剧作本身生动地反映了万历时期民间宗教思想:既融合了弥陀净土思想、禅宗思想与白莲教、罗教教义,又杂糅了释教和儒教的因果报应思想。  相似文献   

2.
纳撒尼尔.霍桑的写作特点是使用具体的实物和人物作象征物。典型的例子就是他的代表作《红字》,其中的每一个人物和情都有它的象征意义。通过使用各种象征手法揭示了人物的心理,被认为是霍桑最大的成就。他被誉为"19世纪心理洞察大师"。本文将从人物的象征意义入手,探讨作者的这一写作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儒林外史》中,吴敬梓以"功名富贵"为中心,采用了单点突出、定向发展的方法来刻画全书的主要人物。书中人物在对待功名富贵的向心或离心的变化中,受到一次次的检验,人物性格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和有序的演进。这种人物的刻画方法与"功名富贵是全书的第一着眼处"的构思紧密相关;与"虽云长篇,颇同短制"的结构形式互为关联;也是夸张、讽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以《史记》中较为人们所熟悉的历史人物的记述为基础,通过分析这些不同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成长背景、社会教育以及性格特征和利用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等来总结出这些历史人物从事历史活动的主要动机,并进一步分析在这些动机的促使下所形成的历史事件。分析的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自我实现、功名利禄、私欲、爱国、报知遇之恩等。  相似文献   

5.
包小美 《考试周刊》2012,(87):22-23
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这部小说初看来是儿童读物.其实不然,它事实上是写给成人的。象征主义手法贯穿全文始终,戈尔丁通过对言、行的描述赋予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不同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语》的写人成就,不单在于文本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而且在于通过孔门有情哲学体系的整体关照,文本采用语录、人物品评和对话,借助反复咏叹、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凸显出人物情感与理性思辨的交织相生。《论语》于写人之际蕴含真情,这种对人物形象及其情感的客观展示,使其文缓旨远、余味曲包而有别于早期其它经典,从而成为颇具文学价值的先秦散文之一。  相似文献   

7.
熊茜  闫丹萍 《双语学习》2007,(12M):201-201,203
如同奥斯丁其他的作品,讽刺在《傲慢与偏见》中就好像反映社会及人类本质的隐形显微镜,通过对有限的乡村生活的具体描写,体现了18世纪英国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这篇文章中,讽刺因素如何体现在不同人物及机智的对话中将逐一进行讨论。总之,讽剃在《傲慢与偏见》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正是奥斯丁对讽刺完美的运用才使其成为经久不衰的名作。  相似文献   

8.
悲剧人物的生活命动具有多样性,多次性,其性格也多有丰富性与完整性,但是,悲剧人物均以积极思想去面临痛苦与灾难,从而表现出一种顽强蓬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李自成》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部优秀的历史小说,就在于小说把对历史的宏观理解与对人物个人命运的把握结合起来,写出了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这一个"。小说在塑造李自成形象时,成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揭示了李自成的个人命运和起义事业兴衰成败的深层原因。在刻画李自成形象时,小说既真实再现了历史生活,又能跳出历史,大胆地虚构。同时,小说中具有独特个性的其他人物也构成了李自成形象的重要对照或补充。  相似文献   

10.
陈谦的小说《莲露》以莲露为叙写对象,通过对祖母和母亲的回忆,展现了女性解放中所遭受的来自于男权社会以及自己的阻力.同时,小说采用三线交叉、倒叙及插叙手法,巧妙运用“莲露”这一意象,营造了小说的悲剧氛围.  相似文献   

11.
古公亶父为提高周族的政治地位,在王位继承问题上煞费苦心,考虑到季历之妻、文王之母是商王畿内的氏族显贵,欲将王位传季历以及昌.太伯、仲雍知父之意后,为避免政治祸害亡入荆蛮,在今皖南、宁镇地区建立吴国.周武王克殷后实行分封,仲雍之曾孙周章得到王室正式册封,位列诸侯,其国仍称旧号,曰吴.周康王时为有效控制殷商旧族余部,又将吴国之主改封于俎,即今天江苏邳县一带,吴国的国都随之而迁徙.  相似文献   

12.
胡先晋、Goffman、何友晖、Brown&Levison、成中英、高永平等学者们对于面子研究很多,但截止到目前,学者们对于面子的定义也是各执一言。有关面子的论述,其实就是对"脸"和"面"概念的深层次剖析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审美的角度剖析了张裕钊《濂亭遗诗》的艺术风格:沉健悲慨、高古直率、清淡孤苦、援典奥峭;同时对其成因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熊育群从八十年代便开始诗歌、散文的创作,几十年的积累沉淀,为其小说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奠定了熊育群小说语言、结构等方面的风格。《连尔居》是熊育群初涉小说的第一部作品,讲述遗世独立的连尔居.那里有荒沼地上的村庄,人们自由率性地生活。他着力从小说的环境、情节、人物三个方面.突出其小说创作的个人化特色。  相似文献   

15.
《中庸》作为儒家的重要典籍不仅包含着关于天人之际的玄思义理,还有丰富的修身思想.《中庸》开篇关于天命、性、道、教的阐述可以视作修身教化的指向,也体现了“修身”在《中庸》中的重要地位.《中庸》的修身思想以“诚与中庸”为修身之总纲,以“礼”与“和”为修身之关键,同时又有着三达德、五达道的具体德目要求.《中庸》的修身思想专注于“切中伦常”,并注重道德主体之自觉,这对于当今社会道德建设有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6.
浅,事今薄,奚敢有请?”鲍彪注:“薄,犹迫。”(紧迫)《汉书·严助传》:“王居远,事薄遽,不以王同其计。”颜师古注:“薄,迫。遽,速也。”(紧迫)从上述例子可看出,在古代汉语里,“薄”的引申义的使用范围大大超过了其本义的使用范围,它在“迫近、逼近、靠近、逼迫、紧迫”等义项上与“迫”的义项发生了重合,构成了同义词。“薄”具有“迫”所包含的某些义项绝非偶然之事,这是词义不断丰富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我认为“薄”的本义虽非“靠近”,但不可断然说它绝无此意,事实上,引申义“靠近”已是其常见的、重要的义项之一。在古代汉语里,一词…  相似文献   

17.
《中庸》是儒家经典作之一,它与《易传》一起了儒家的道德形上学。其“诚”的思想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哲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18.
自然是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 ,是一切生命形式的基础和前提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件 ,也是诗歌的重要源泉。诗歌作为一种精神产品 ,是诗人某种精神气质的升华 ,又是诗人情性的艺术表现 ,也是诗人个性禀赋的缩影  相似文献   

19.
晚明文坛,竞陵派裔承公安,却又在师心中寻求古人之精神,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竞陵派在政治糜烂时代对文学革新的探索.竞陵派以钟惺、谭元春为前后期领袖,故又号"钟谭体",其形成需要三个方面的条件:钟、谭的订交;<诗归>的编纂;钟、谭的交游.  相似文献   

20.
本年谱稿考索了我国古代著名的诗论家钟嵘历经宋、齐、梁三代的复杂一生,厘定其生年、求学、仕宦、交游及其《诗品》成书过程,力图在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揭示其诗学产生与形成的更深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