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恕  于淑华 《新闻界》2012,(3):50-53
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和变迁,使人际传播的形式、功能、意义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人际传播与大众媒介结合得越来越紧密。而人际传播的参与感、亲近感也正在被大众媒介所应用,以达到大众媒介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的。本文从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互动关系、互动过程和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高卫华 《新闻界》2008,(6):92-93
拥有丰厚文化资源的武当山,其文化品牌形象的传播存在较多问题。我们认为,武当文化形象传播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武当太极文化为标识,以传统道教文化为依托,在文化传承、交流、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借助大众媒介进行积极有效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受众媒介接触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作为一个拥有将近70%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只有实现农村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在农村变革的进程中,大众媒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勒纳在其著作《传统社会的消逝》中,阐述了传播与国家发展的理论,他把大众传媒比喻为“奇妙的放大器”,即大众媒介因其特有的快速大量传递信息的作用,可以把社会流动和变革思想传播给其他成员,因而,大众媒介也成为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今天,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继续推进,中国的农村和媒介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农村受众接触、使用大众媒介的行为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有哪些新的特点?这…  相似文献   

4.
周立春 《东南传播》2012,(11):75-76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去中心化的信息传播状态使公众的信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大众媒体。当草根媒介在网络上自由发布信息时,引发媒介恐慌的信源就不再局限于大众媒介。本文主要从信源上探讨引发媒介恐慌的中介因素,旨在证明在去中心化传播时代,媒介恐慌的引发者从单一的大众媒介发展为大众媒介与草根媒介,以期丰富对媒介恐慌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勇 《现代视听》2011,(8):26-29
大众媒介广告在信息传播上具有搭播的特性。搭播特性决定大众媒介广告一般难以引起受众的有意注意。认识大众媒介广告传播的搭播特性,对于理解大众媒介广告传播的内在机制,认识大众媒介广告传播效果评估的复杂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广告实践,特别是对于广告媒体的选择和运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众媒介对观念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促进观念现代化的种种社会力量中,大众媒介拥有自身的价值和优势。产生这种特殊价值和优势的原因是大众媒介新技术及其传播内容与观念现代化的需求方向相一致的结果。一、阿历克斯·英格尔斯的定量分析 60年代中期,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阿历克斯·英格尔斯和D.史密斯对大众媒介影响观念现代化的理论假设进行了一次有力的论证。为了探讨促进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某  相似文献   

7.
石焱 《青年记者》2020,(5):82-83
媒介与技术的融合一直是媒介史上最本质的发展规律。在技术发展相对迟缓的第一媒介时代,少数精英和意见领袖操纵传播链条,普通大众作为纯粹的信息接收者而存在,形成自上而下、人在“媒介外”的一对多传播格局。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媒介生态系统呈现出崭新面貌:不存在权威性的传播中心,普通大众成为掌握主流话语权的社会阶层,“自媒体”“大众媒体”等新词汇迭代更新,人由“媒介外”侵入“媒介内”。美国学者马克•斯波特将这种媒介系统称为第二媒介时代。在多数人的思维还停留在第二媒介时代之时,以浸媒体作为主流媒介的第三媒介时代已经悄然来临①。  相似文献   

8.
微信红包一经推出便受到大众的喜爱,收发红包已经成为大众人际传播的时尚。微信红包兴起是社交媒体基于媒介技术发展、媒介精准营销、文化熏陶和受众需求的共同结果。但其对人际传播的作用优劣参半,需要针对性地消除其在人际传播中的消极影响,帮助大众正确认识社交新媒体在人际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然  罗忆 《新闻世界》2012,(7):228-229
城市的良好形象不仅需要准确定位,还要借助大众媒介传播,同时也需要进行城市营销传播。乌鲁木齐城市形象,由其地缘优势、历史文化底蕴、经济建设发展情况而综合得出,在彰显其独特城市形象时也要制定好相应的大众媒介传播策略和城市营销传播策略,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众媒介传播(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主体)的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可以视为前后两个阶段的分界线,前一阶段主要是以“喉舌(中心)论”为基础的新闻传播,其内容较为单一,形式也较为简单。后一阶段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结构的逐步转型,信息传播观的引入、媒介体制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转变,媒介集团化、产业化趋势的蓬勃发展,促使大众媒介传播的格局日趋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剑  李征 《新闻前哨》2004,(10):52-53
节目主持人是电子媒介发展的产物。主持人在大众媒介中担任着人际传播的特殊角色,承担着信息传播的功能,使受众更易于接受媒介的思想和观点,从而提高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唐瓷 《出版广角》2013,(18):80-81
伴随着我国出版文化传播的不断提升,我国在媒介素养的教育实施方面也有显著进步,但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大众媒介结构严重短缺。出版文化传播是提升未成年人媒介素养的积极因素,我们必须从社会责任和公众素养着手,转换媒介的思维方式,同时以专业主义精神作为基点来拓宽大众媒介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13.
大众媒介在农村科技传播中的作用与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欧  江昀 《新闻世界》2011,(4):128-129,160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现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农村科技传播。大众媒介是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担负着农村科技传播的重要责任。本文主要阐述大众媒介在农村科技传播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以期探索出一条大众媒介在农村科技传播中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藏区媒介技术的更替史就是藏区社会发展的记录史、见证史。改革开放以来,藏区传统媒体快速发展、新媒介技术在藏区渐次推广。随着大众传播技术在藏区的不断发展,藏区大众媒介的传播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本文选取甘南五个代表性的村庄开展田野调查,在系统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甘南藏区大众媒介的传播现状和发展态势,并对多媒体传播背景下甘南藏区信息传播格局的嬗变进行理论总结。本研究为现代多媒体传播背景下甘南藏区大众传播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参考资料和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春彩 《新闻知识》2012,(12):111-112
媒介融合是当前大众媒介发展的唯一趋势,很多大众媒体还在此基础上提出全媒体的概念,这些都是为了应对新技术变革与受众广泛参与传播活动的发展现状。报纸是最早出现的大众媒介,诉诸文字传播与理性阅读的报纸在一百多年来不断进行变革,面对媒介融合的态势,报纸率先进行了数字化改造。但是媒介融合不同于以往的媒介变革,在保持报纸文字理性的基础上,需要在报纸版面设计上开始变革;这种变革不仅是版面形象的革新,更需要在设计思想上契合媒介融合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科学传播一直是活跃的研究领域,而大众媒体一直被视为科学传播的主要渠道,连接着科学与大众。在今天的新媒体时代里,新媒体影响着科学传播的范围、受众及效果,更重要的是,科学传播本身对媒介领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文章从新媒体发展出发,研究新媒体对科学传播的影响和在新媒体影响下产生的当代科学传播对媒介领域的影响,重点研究了当代科学传播带给媒介领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解析大众媒介的他者定型--兼论传播中的"妖魔化"现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定型是人类常见的一种认知方式.本文用定型概念分析大众媒介在再现他者时的一种简单化、片面化现象,并把这种现象定义为"媒介定型",并试图用这种新的视角研究大众媒介传播中的一种偏狭机制,分析大众媒介如何通过放大细节形成和维护对他者的定型,追究"媒介定型"的市场逻辑和制度逻辑,最终揭示"媒介定型"的深层动因--民族中心主义.这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大众媒介传播中的"妖魔化"问题,以及大众媒介组织制定跨国跨文化传播的战略与策略,建立积极的沟通机制都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邢浩鹏 《青年记者》2020,(12):80-81
受移动互联网络发展形势的冲击,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在社会信息总量中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网络成为越来越多社会公众认可并使用的信息传播平台。但是,新传播手段的发展也激发了传统大众媒介集中利用自身资源与人才优势,生产出"广而精"的优质评论类内容,在社会上起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电视政论片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产品。  相似文献   

19.
大众媒介从业人员都知道:媒介即信息。大众媒介的最主要功能就是给公众提供准确真实的信息,解疑释惑。大众媒介从业人员都知道:媒介即认识论,媒介即观点。无论何种媒介都会把自己对世界认识的态度在传播中予以渗透和表露,绝对没有纯客观、没有任何倾向的媒介报道。大众媒介从业人员都知道:媒介即娱乐。所有大众媒  相似文献   

20.
陈林侠 《现代传播》2013,35(5):41-45
国际关系与政治、传播学等学科中的国家形象,所研究的大众媒介仅是大众新闻媒介,而忽视了对"大众叙事媒介"的考察。所谓大众叙事媒介是指借助大众传播技术,以虚构的叙事形态出现并希望唤起某种预期传播理念的大众媒介。由于叙事带来的替代性满足,接受语境具有明显的娱乐性、消费性,加之国家形象的国际维度,大众叙事媒介的国家形象始终置身于跨文化传播与文化消费这一特殊的双重语境中,表现出生活政治、非理性与现实错位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