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末,和同事们约好带孩子们到江边玩.   这条江叫黑漶江,是澜沧江上游的一个支流,其中的一段就离我居住的这个小镇不远.从小我就在这条江不息的流淌中长大,在她的怀抱里度过了游戏的童年,还有懵懂少年,直到我外出求学,最终我还是回到它的身边工作.……  相似文献   

2.
想起黑漶江     
陈光然 《大理文化》2013,(12):50-53
在高山绵延耸立、江河纵横交织的滇西.发源于丽江老君山,流经大理州剑川、洱源、漾濞、巍山、南涧五县境内后汇人澜沧江,最终注入太平洋的黑漶江,尽管先人将其列为“滇西四渎”之一.但在有的人看来,她算不上是一条有名气的河流。  相似文献   

3.
从洱海之源的"温泉城"乘车出发,沿着蜿蜒盘旋的公路,翻越海拔数千米的罗坪山,再跨越波涛汹涌的黑漶江,前行九十多公里后才到达"仙女撒歌的地方"--滇西北洱源县西山乡,这里虽然山高谷深,水瘦山寒,人少地广,但在这茫茫的群山里却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而被称为"诗歌王国"、"民间文学王国"和"舞蹈王国"等美誉.……  相似文献   

4.
张笑 《大理文化》2014,(5):72-75
气势磅礴的老君山群峰傲然屹立,直冲云霄。明《万历云南通志》形容老君山“高六七十里,绵亘数百里,金沙江环其左,澜沧江绕其右”。老君山为大理、怒江、丽江、迪庆四州市共有。剑川境内的老君山东起金华坝,西达上兰、马登坝,南至黑漶江、弥沙河结合部,北与丽江县交界。境内全山山体宽33公里。长55公里,面积达1700平方公里左右,占全县总面积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5.
守望黑潓江     
生命是一条江,发源于远处,蜿蜒于大地。——罗素很多的时候,我常常站在窗前,久久地张望我脚下的这条母亲河——黑潓江。  相似文献   

6.
沿着路,我看到了一些橙色的元素,由漾濞江边往山脚铺排,构成一幕黄铜色的图景.奇怪的是,我的眼睛在一瞬间出现色差,江这边的稻谷青色与橙黄交错,山脚背阴处更显绿,或许是夕阳和距离的缘故.阳光照射下的漾江河谷曾一度让我困惑,由马厂往外,一路铺叠的稻浪在这片河谷中越发暗了,模糊了,光被一座座山隔在了另一面,正如我被一层虚无的质与故乡隔阂了许久.天色将暮时我看到一群,不是,是一些人群在这块青橙色交融的田地里涌动,我在奔流于这条路上的某一辆车里,耳畔形色语言混杂,气息混乱.在这个混沌的小世界中,我清楚地辨认出属于稻谷的元素,或是味道,或是颜色,抑或是一种气氛,我被这种秋季的泛环境包裹着,严丝合缝,在云贵高原的群山中,寻求着一条路径,突围,奔走,背离,试图回归.  相似文献   

7.
逝者的足音     
祖父的故乡   祖父去世后,我便没有了故乡.   祖父的溘然长逝,让我手足无措.……  相似文献   

8.
李易农 《大理文化》2021,(10):40-47
种在石头上的故乡 绿豆冒了小尖尖,大蒜伸出了腿脚,麦子饱胀得金黄衣衫都要裂开了……眼前这些来自于乡下的种子,不是播在乡下的土地上,而是我种在石头上的一幕风景. 石头是上水石,是我从故乡带到城里的信物.一个人别家离乡,在城里孤单又冷清,心里空落落的,闲暇时免不了对故乡一番思念.一次回老家,三块造型普通的上水石被我带到了城里.我用盘子盛着它们,把它们放置在案头,日日望着,心里增添别样的温暖,总觉得它们是故乡的亲人——有故乡山坳里常见的石头相伴,便可以藉慰乡愁了.  相似文献   

9.
我的故乡,四川东北部的宣汉县,属大巴山区,是古代巴人的聚居地.境内主要有三条河,分别是前河、中河、后河.这便是被地方志专家称作的“三河文明”.这里的前、中、后,都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并非方位上的概念.按文化叠层排序,应该是:中河、后河、前河.中河二源并出,水势浩大,又称中江,本该叫中原河或中原江;后河是后照河的简称,在百余公里的范围内集水成川,强行切开山体,流经我的出生地普光镇等六个乡镇.  相似文献   

10.
在秋高气爽的季节中,蓝色的日本三菱车载着我们向南飞驶.沿着剑川黑潓江而下,沙溪镇风光格外引人入胜.同行的张笑老师不无骄傲地告诉我们,寺登街区域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佛教文化集市,有完整的古戏台、旅馆、寺庙、古寨子门、玉津桥、大照壁、古树,使这个连接西藏和南亚的集市相当完备.寺登街坐落在沙溪坝中央,西临国务院1961年首批公布的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钟山石窟和国家级重点旅游风景名胜区石宝山,东依滔滔不绝的黑潓江.  相似文献   

11.
森林之梦     
遥望故乡,当然是在夜深人静,月色如洗时.那纤纤的月华照着我,也同样照着远在几百公里外的故乡.故乡藏隐在丛山环绕的一个河谷地带,童年时代一条清澈的永春河昼夜不停地滚滚向前流淌着.  相似文献   

12.
故乡与他乡     
一、故乡与他乡   我总有这样奇特的感受:在离开故乡越来越远的时候,故乡反而与自己靠得更近了.……  相似文献   

13.
回乡偶书     
我是在一种恐惧且惊喜的情绪中回到故乡的. 故乡是滇西北高原群山之中的一个小村,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整个村子就几十户人家,房舍稀稀落落地散在绿树红花之间,一条清亮亮的小溪穿村而过.  相似文献   

14.
监利县,我的故乡,是个非常迷人的地方.……在那儿有我童年的笑声,少年的梦影.这是1985年我在一位朋友家里信手拿起一本散文集翻阅时读到的.当时,出于职业关系,我盯着文章标题右下方的作者姓名仔细看着——王轶猛!这竟是我慕名已久的一位旅台乡贤写的散文《月是故乡明》.虽然对作者了解不多,但我久闻他和他的胞兄王遐举先生是一对蜚声海内外的书法昆仲.一个在大陆被推为中国“书坛八仙”和京都“五大名笔”之一,另  相似文献   

15.
故乡拾梦     
在一番等待之后,我终于又一次回到了故乡,生我养我的故乡。故乡的记忆是儿时美好的往事,虽已离开二十多年,但仍在梦里千百次出现挥之不去的情愫,恨不得快点踏上久违的土地,诉说儿女对母亲的思念。  相似文献   

16.
陈洪金 《大理文化》2012,(11):33-39
一多年来,我总是对大理情有独钟,那片与故乡一衣带水的土地,被我视为故土,与我的故乡一起热爱着。从故乡弥漫着艾草气息的土地出发,向南,过了金沙江,田畴相联,山景映衬着的,还是一片同样弥漫着艾草气息的水土,接纳我向着远方的漫游。出了大理,我才会突然想起来,应该向着故乡挥别。随着年龄渐长,许多次挥别故乡,就连同大理的那片山水和田园,也一起挥别到身后的暮色里去了。于是,我用我的文字去贴近大理,如同贴近我的故乡,我用我的笑  相似文献   

17.
几十年弹指一挥间,不知不觉离开故乡已经二十八个春秋. 二十八来,我离开故土,漂泊于远方,却始终回头望向故乡,只因那里有我抹不去的童年记忆,有人间至真至纯的爱,有二十八年来未曾相见的父亲…… 我的故乡马岗山,说是山村,其实只有五户人家,据说古时候有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带领他的骑兵从此山经过,他们经过时,整座山岗马蹄声声,此后人们便把此山唤着马岗山.  相似文献   

18.
故乡的月色     
离别故乡多年,在岁月的门槛中奔波.多少值得留恋的事情都被时间冲淡了.成长的苦恼,如波浪一般无情地向我袭来,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真让人觉得活得很累.于是,每当明月浮空,独守床头时,便想起了故乡的月色.  相似文献   

19.
回乡札记     
向迅 《大理文化》2013,(9):34-38
一我一直对故乡抱有很深的偏见。我多次在朋友面前表露出对故乡的不满,我厌恶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人们的狭隘心理与小农意识,还有那些夹杂在生活中的七七八八的繁文缛节。但是我又无数次在我提及故乡的那些篇什里,对那块土地进行了无畏的褒奖,我甚至将故乡写得很美,也很温暖。又因我多次给朋友描述我理想的未来生活——带着家眷择一清静之地结庐而居,只是关于这样一个理想处所的物色,我从来没有考虑到  相似文献   

20.
于坚 《大理文化》2010,(1):6-13
【大理印象】我二十岁的时候,离开故乡昆明第一次远游,我去的就是大理。从此,我把大理视为我的第二故乡。在云南,大理乃大道之邦。中国无人不知的大理石,藏于大理苍山。苍山最高海拔4122米,是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