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弘扬中国精神要基于集合体认知,要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缘起与现实转化,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旨蕴与基因底色的二维彰显中培育与践行中国精神;要发掘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建立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机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群众性创建;要利用网络新媒体、典型示范、传统节日活动等,营造培育中国精神的环境氛围、生活氛围、实践氛围。  相似文献   

2.
历史悠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是诚信教育的生动教材。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诚信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精神,而且可以为研究和实现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较严重,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尤显迫切。本文以贵州大学为例,对大学生诚信及诚信教育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和归纳大学生诚信缺失及其原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视角,提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和推动大学生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诚信践履的自觉性,切实增强大学生诚信的自我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精神。文化精神引领思想变革,思想变革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变革。其中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汇,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现代化观念、现代化精神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追求。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精神在中华大地上互动交融的过程中得到扬弃与发展,并逐渐融为一体,成为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精神。其中马克思主义是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是根脉,现代化精神是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民主义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它吸收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西方民主思想及马克思主义等思想精华,形成一种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服务的进步和创新的文化,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的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革命文化的直接渊源,是中国文化中的先进文化,和今天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荆楚文化是相当优秀的地方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还体现出了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因此需要将其和高校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在文中则主要就荆楚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的传播和发展进行探讨。为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课堂的融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许多古圣先贤为我们的民族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其中仁者爱人、修身笃行、以和为贵和天人合一等思想是传统文化的内核与精髓。当今中国人应当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提升个人修养,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肩负起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加强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教育内容。高校应在大学生中广泛传播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经验,主要包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文化建设必须源于并服务于社会实践,必须继承历史文化的优秀传统与敢于借鉴世界优秀文明。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本文在分析运用短视频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基础上,提出了短视频传播的原则:坚持人民的文化主体地位;打造人民的共情触点;弘扬民族精神;构建艺术与生活的关联。从挖掘内容、创新表现形式和拓展渠道三个方面提出运用短视频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传播、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但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得以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而且是民族自信、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消费方式、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在"互联网+"背景下,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探讨在社区教育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总结在社区教育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经验,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实现路径,以期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欧阳前春 《海外英语》2023,(22):234-237
高职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理应肩负起传播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寓课程思政于语言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然而,高职英语教学却一直侧重语言能力的训练,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仍较严重,文化自信融入课程思政目标泛化;教材内容追求原汁原味,文化自信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固化;文化自信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僵化,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外来文化资源的输入与融入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文化自信的课程思政资源积累滞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改变了一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建立。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从四个方面与文化自信相结合创新教学:明确思政教育目标,凸显中国精神的理解与传播;深耕课文内容,厚植中国精神与家国情怀;创新教学方法,润物无声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学生文化鉴赏力,自觉传播中国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2.
毛红 《现代英语》2022,(5):104-107
中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能够促进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然而,许多学者提出,在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不仅不利于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样也不利于对学习者文化自信的建立.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柳州师专学报》2019,(5):88-9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求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有机结合,强调成人与成才密不可分,其思想实质正是"立德树人"。中国古代冠礼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神、道德教育功能,是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重要文化表征形态。挖掘中国古代冠帽及冠礼中的立德树人思想,准确把握中国传统道德教化方式,对于进一步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德树人"思想,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文明的全面建设均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其中的“中国特色”自然包含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民本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古代和合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文化母体;天人合一观念为中国式现代化明确发展理念,德治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道德精神引领。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中所包含的人民至上理念、共同富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以及和平发展道路又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继续向前发展,还需要继续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把握文化主动权,批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尊重文化平等性,增强中华优秀文化自信;重视文化革命传统,推动新时代的文化繁荣以及感受文化时代感。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作为一个传播先进文化的组织与场所,尤其对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显得责无旁贷。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的调查中,可以折射出目前高校文化建设的诸多现象与问题,并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启示与反思。  相似文献   

16.
文化反腐是世界清廉国家和地区反腐成功的普遍经验,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博大精深的中国,长期以来却忽视了文化反腐的力量。红旗渠精神作为我国一种优秀的红色资源和民族精神,在最近几年得到了持续的发扬和传承,尤其是全国廉政教育基地挂牌和红旗渠干部管理学院的成立给红旗渠精神的发扬注入了新的活力。红旗渠精神与廉政文化两者在核心理念、实践目的、制度保障和环境载体四个方面都存在着高度契合。在新时期通过干部践行、立法保障、氛围塑造和深入传播等手段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对于提高社会整体的防腐拒腐能力有着非常迫切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中国的优秀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的一个基本载体。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的传播,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与表现,都依赖于中国优秀文化这一载体。我们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来理解这一载体。  相似文献   

18.
文化传播具备双向性属性,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是对外汉语教学应有之义。文章在明晰语言教学及文化传播间的关系的同时,通过探寻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价值意蕴及传播原则,凝练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路径:明确传播内容,革新语言教材分析及设计工作;革新传播模式,实现语言及文化的一体化发展;坚定中国立场,明确多元角度的文化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交际是双向互动、相互尊重的,中国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在非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的背景下,从影响学习者中国文化输出能力的态度、知识、技能等因素出发,多角度多层次探讨中国文化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以欣赏母语文化的眼光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以前中华民族创造的,并能够经过现代意义上的创造性转换而服务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文化,包含物形态质层面、知识技术层面、行为层面、文学艺术层面和思想精神层面等。"优秀"的标准至少包括两点:价值性标准和功能性标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