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就是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本不是什么,却被说成或看成什么了;教育本是什么,却又把它看成不是什么了。教育本是(精神)劳动、(精神)生产,却不被视为劳动生产。教育本是伟大的实践,却被说成是脱离实践的。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学、艺术、宗教相比,都是老资格,它与人的关系最密切,最亲近。唯有教育最有资格说教育就是教育。如果说人是万物的尺度,那么,最有资格跟着人说它是万物尺度的,是教育。  相似文献   

2.
张楚廷 《教师》2013,(23):1-1
"教育就是教育",教育不是别的,教育就是我们教育自己。曾经,我们把教育说成是上层建筑,又曾经把教育说成是生产力。这就是把教育说成了别的东西了。把教育说成是工具,服务的工具,为经济服务,为建设服务,为政治服务。其实,应当是经济为教育服务,政治更应当恭恭敬敬地为教育服务。可是我们弄反了。为什么弄反了呢?把教育看走样了。  相似文献   

3.
“教育就是教育”,教育不是别的,教育就是我们教育自己。 曾经,我们把教育说成是上层建筑,又曾经把教育说成是生产力。这就是把教育说成了别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4.
“坚持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66页),同样,坚持从事物本身来说明事物,坚持从教育本身来说明教育,是基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坚持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66页),同样,坚持从事物本身来说明事物,坚持从教育本身来说明教育,是基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林格 《教育》2011,(21):9
就教育而谈教育,确实是很低级的,大多都是玩技巧的。而真正的教育,根本就不是技巧,是道,是人生。古人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可知教育并非利器,而是人道。理想的教育,就像合脚的鞋、合适的腰带,如果合适了,是感觉不到鞋和腰带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正>基础教育:缘何而痛最近几年,教育一直被高度聚焦,自身也一直处在"高烧"状态。跳出教育看教育,感慨良多。高期待带来的集体焦躁、整体浮华,使教育从上到下、由内而外,充满着高压与牢骚。高频度的教育改革,"动听"却不管用,"出奇"而未能"制胜"。吃着肉而骂着娘,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当全社会把出人头地的"宝"押在教育这一注上时,"输不起"就成了教育系统内外的痼疾与心病。我以为,当下教育病的根本诱因就在于:一是成长的高风险。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不啻为控制中国人口数量无序增长的良策,在一定时期内可能还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缘何而痛最近几年,教育一直被高度聚焦,自身也一直处在“高烧”状态。跳出教育看教育,感慨良多。高期待带来的集体焦躁、整体浮华,使教育从上到下、由内而外,充满着高压与牢骚。高频度的教育改革,“动听”却不管用,“出奇”而未能“制胜”。  相似文献   

9.
<正>北宋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写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告诉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人和事,从而看得更全面、客观、真实,得到科学的结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多从教育的视角看教育,看到的多为教育的艰辛历程和来之不易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座落在宁波市海曙区的达敏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培智学校,多年来,达敏学校在市、区两级政府的领导、支持下,深入进行了一系列特殊教育的研究和探索,从打破校园封闭,尝试开展融政府、学校、企业、社区、家庭为一体的教育活动,到创新智障学生与社区自然融合与发展的教育机制,构建新型"社区化融合教育"模式,逐步走向与社会的融合。达敏学校的实践创新,对我国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11.
近来国内体育界曝光的两起事件颇为引人关注:一是曾经的世界大运会体操冠军流落街头,卖艺为生;另一是声名赫赫的现役世界冠军队伍,先是在丽江街头与城管打斗,后又在青岛发生队员与领队、助教之间的互殴。  相似文献   

12.
我当中学校长时,眼界,多在教育中;目光,多在校园里;视角,多在基础教育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而提出的新的重人战略目标。作为长期从事教育信息化的工作者,思考较多的是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4.
教育乱收费,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群众埋怨,媒体声讨,政府打击,不可谓不紧锣密鼓铺天盖地。可到头来,还是未能遏止其猖狂势头,“教育黑洞到底有多深”很难下个定论。教育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成长成才,没有校际级别之差,也没有贫贱与高贵之分。值得警惕的是,有钱的家长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孩子的择校创造条件,相对于那些贫寒学子而言,本身就是不公正的。可以预见的是,那些没有能力择校的家长,其孩子所接受的是怎样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棵很小的番茄,安静而快乐地生长着。但是人们都告诉它,只要它努力,就可以长得大,结的果实会像西瓜一样大,像香瓜一样香,像苹果一样营养丰富。于是,小番茄很努力地吸取营养,很卖力地做着体操,运动强身。结果,它的果实仍然只是小小的番茄。而且,现在的小番茄以为自己不再是番茄了,到处夸耀,说自己是一棵苹果树。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教育究竟是什么以及该如何定义这一问题已引起人们广泛思考,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关涉当代教育的成败,结合当前教育痼疾,从教育的构成要素以及教育的根源、教育的本质出发探析得知教育就是教育。  相似文献   

17.
教育权利与教育权力是教育公平的两个核心概念,要实现教育公平,不仅要实现教育权利的平等,更要做到教育权力的公正。权利的平等不仅是教育资源和机会的平等,更重要的是教育过程中的平等对待。实现教育权力的公正要注意界分教育权利与教育权力,强化教育权力与责任的对等以及加强对教育权力的监督。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技术浪潮中,“互联网思维”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以信息技术特别是宽带与无线网络、新媒体技术为强大支撑,掀起了新一轮学习革命。教育教学改革和数字化校园建设更是空前活跃。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人才培养正面临全新挑战,迎来崭新发展空间。因此,必须准确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切实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认真分析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总结教育信息化经验,突破  相似文献   

19.
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完人教育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完人” ,而不是造就只有科学技能而缺乏人文素质或只有人文知识而不懂科学技术的“半人”。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 ,导致科学教育的强盛和人文教育的衰微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又强化了这种重科技轻人文的价值取向 ,因而高等教育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上出现了失衡 ,成为一种培养“半人”的教育。要改变这种现状 ,实施完人教育 ,就必须在重视人文教育的同时 ,加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的渗透与融合。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村教育不公平现象严重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诱发了他们某些错误的价值取向,教育的负效应亦应运而生,成了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不能不令人担忧。羞以启齿的"两大民生工程"。其一,城乡教师同工不同酬,县域内工资拉平难以实现,使多数教师心理不平衡。农村学校优秀教师想方设法进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