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主席今年年初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应该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第一次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要紧密结合。“以德治国”理论的提出,有利于全社会正确估价道德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增强全社会道德建设的自觉意识。学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加强学校的道德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中小学的道德建设应该从何处抓起呢?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为中小学的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开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  相似文献   

2.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准则和联络人际关系的纽带,懂礼仪是成熟的社会公民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小学生是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必须加强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更加凸显。在此大背景下,无论是文化话语权的丧  相似文献   

4.
2010年12月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指出:“文明礼仪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加强中小学礼仪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是社会文明有序的重要基础。礼仪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培养有文化有素质一代新人的需要。礼仪教育必须从小抓起,这样才能使青少年受到系统的礼仪熏陶和训练,真正将礼仪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7.
中小学礼仪教育是传统德育所缺失的部分,即使是现有的礼仪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构建礼仪教育体系,开展有效的教育方式是历代中小学礼仪教育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礼仪的历史渊源来讲,我国自古素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称,礼仪文化源远流长,从最初的原始起源到传统礼仪的形成、变革和衰落,再到现代礼仪的形成与发展,它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完整的渐进过程,它远远地从远古走来,形成如今的中华礼仪。这是对中华民族原始人类的自然信仰崇拜、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现代文明强烈冲击的继承和发扬。这是人类的进步,是社会形态的开化,是社会文明的提高。所以,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  相似文献   

9.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何培养他们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大方、热情、礼貌待人的文明举止,是当今学前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诚实、守信、知耻、守公德、讲良心,让孩子们从小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交往、合作,不仅有利于提高孩子教养,培养其健全的人格,也有利于提高下一代的综合素质,最终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一、培养幼儿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礼仪教育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现在的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呵护和溺爱,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  相似文献   

10.
礼仪教育的地位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礼仪之邦"和"道德国度"之称。礼仪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历史上乃至现在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礼仪所具有的道德意蕴,更是现代人所应该具有的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11.
王福忠 《考试周刊》2015,(19):166-167
<正>礼仪一般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认同,又为人们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其核心精神是"遵守、自律、尊重、宽容、平等、关爱、谦恭、真诚、适度",内容包括行礼仪式、礼节及仪式、风俗规定的仪式、行为规范、交往程序、礼宾次序、道德规范等,是人们文明程度和道德修养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对个人而言,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礼仪教育礼即礼貌、礼节,貌即仪表、仪态、仪容,所谓礼仪是指人们在各种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用以美化自身、敬重他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孔子、孟子、老子等都对礼仪重视有加。对于个人而言,高雅的仪表风度、精湛的语言艺术、良好的个人形象是衡量个人道德水准和教养的尺度;对于社会而言,礼仪是人与人之间表达心意、增进交流、促进了解的有效保障,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和联系纽带;对于国家而言,礼仪则常常被看作是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礼仪教育通过良好个人…  相似文献   

13.
礼仪是人类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具有协调功能、教化功能和导向功能。加强礼仪教育必须要重视公民道德实践,引导公民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推进公民的道德建设,而强调个人礼仪修养则是加强礼仪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礼仪,是人类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产生并逐渐积累起来的一种行为规范。将礼仪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之中,不仅有利于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加强课堂的组织纪律性,还有助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伍青华 《中国教师》2009,(Z2):250-251
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是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然而,部分地区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分数为中心的教学仍然存在,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礼仪道德教育,以致造成部分青年学生目中无人、自大妄为、甚至违法乱纪的行为,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落实和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礼仪道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要进行礼仪道德教育,首先就要提高对这方面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抓住礼仪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礼仪道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贯穿在教育的各个阶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一代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6.
礼仪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礼仪教育可以提高现有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加强中小学礼仪教育必须亟需解决认识、教材、教师、课程安排、评价等几方面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红  王端海 《考试周刊》2015,(14):156-157
礼仪是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也是交往的艺术。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的,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及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18.
邹丽琼 《湖北教育》2004,(20):53-53
礼仪,作为道德的一个范畴,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那么该如何搞好中小学生的礼仪教育呢?  相似文献   

19.
礼仪教育是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内容之一,由于历史的、文化的原因,近百年来,无论是从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礼仪教育令人遗憾地呈现出一种缺失状态,从而导致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降低。大量的调查数据表明,加强目前中小学礼仪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势在必行,礼仪教育应成为一项系统的文明工程。  相似文献   

20.
王海平 《文教资料》2007,(18):57-58
礼仪是人类维系社会生活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要求,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分析当代大学生礼仪现状的基础上,从各级部门的重视、教师为人师表、开设礼仪课程、积极礼仪实践等方面提出对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推进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