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燕 《新闻世界》2009,(10):153-154
一、网络新强人“贾君鹏” 2009年7月16日,互联网上(百度贴吧·魔兽世界吧)发表的一个名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短短五六个小时被390617名网友浏览,引来超过1.7万条回复。被网友称为“网络奇迹”。  相似文献   

2.
戴晓玲 《东南传播》2012,(6):102-104
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加之整体市场的运营环境的酝酿,使得国内兴起了一大批电子商户。作为网络媒介载体的电子商户,在其自身成长道路上总是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本文讨论的网络"客"族专指这些网络电商,通过分析不同的网络"客"族的经营模式,探索网络"客"族们如何更好地实现媒介商业化。  相似文献   

3.
晒客是什么?按照2006年12月新诞生的“晒客中国”上的定义,就是把自己的中意物品、生活琐事、思想心得等,放到网络上与人分享,由人评说.  相似文献   

4.
刘章西 《新闻前哨》2007,(10):43-45
对于开放性和自由度相当高的网络来说,挂出和跟帖不拘一格的时事或世事快评,即使是粗糙一些也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对于纸质媒体尤其是对于主流大报来说,由于其时评更具旗帜和灵魂性质,起着引导舆论的作用,所以这类媒体的时评不仅要"快"更须求"质"。  相似文献   

5.
1947年《晋绥日报》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掀起了反"客里空"运动,2011年五部委召开视频会议号召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这两次运动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界的重大变革,二者有着诸多的相似性和紧密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网络"客"文化的兴起本身就是新科技的结果,新科技为网络"客"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经济支持,而网络文化的不断壮大又反过来刺激了科技的进步,两者相互促进。本文以各种"客"文化的出现为例,具体分析新科技对网络"客"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网络“客”族的勃兴及意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web3.0技术的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博客""播客""拍客"为代表的网络"客"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客文化"的内涵随之充盈。本文试图从传播学和文化角度对这一群体的出现和发展进行三方解读,以发掘其产生和勃兴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8.
“客里空”这个虚构的学典型人物,出自前苏联作家湟楚克的话剧《前线》。其人是派往前线的战地记,他的特点是:闭门造车、无中生有、添油加醋、弄虚作假,是专门制造假新闻的高手。作为一个记,他能坐在屋子里把不存在的事情编成新闻、说得活龙活现。后来“客里空”便成了弄虚作假的代名词。年末岁尾,新闻传媒盘点经验时不妨也找找有否“客里空”?  相似文献   

9.
所谓“土客之争”,是指因故从外地迁移而到某地方居住的外来移民,与当地土住民之间因为人口、土地等利益扩张不均而产生的纠纷与争斗。在海南临高。“客”也特指清朝问从广东、广西等地因“战乱”、“逐客”等社会动荡因素,南迁渡琼而来的高明、肇庆、台山、梅州等地方的移民.由于他们之间有共同的祖先地缘及语言,相对当地原住民户籍来说又是“客”籍,所以也叫做“客家人”,其所用方言叫做“客家话”。在临高的历史上.曾分别发生过两次较大规模的“土客之争”.现把其经过编辑整理简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拉扎斯菲尔德最早提出"意见领袖"这一概念,网络兴起之后,研究者将这一概念应用到网络中来,网络"意见领袖"为受众设置议程,引导舆论的走向。然而,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一批在面对特定社会事件时跟风起哄甚至攻击谩骂的网民群体被关注,有学者将他们称之为"哄客"。从网络"意见领袖"到网络"意见哄客",舆论焦点选择的天枰开始出现倾斜,负面效应被不断放大,呈现出一种"沉默的螺旋"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Web3.0技术的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博客”“播客”“拍客”代表的网络“客”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客文化”的内涵随之充盈。  相似文献   

12.
《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然而也是一个不断被不同话语讲述着的历史事件。因此,合理的追问是:反客里空运动的历史本相到底为何?本文尝试通过对相关文本和语境的了解,能对这一疑问略有解答。  相似文献   

13.
"客":网络时代关键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 《青年记者》2007,(20):79-79
在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发出挑战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关键字眼,而围绕这个字眼展开的种种现象,是网络时代的特有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个字眼就是"客"——博客、播客、拼客、闪客、炫客、威客、维客、黑客、米客、粉客等的"客"字。  相似文献   

14.
网络“客文化”传播与群体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冬梅 《新闻窗》2009,(2):92-93
“客文化”发端于黑客。黑客是最早出现并用来指代网络群体的称呼,也是最早引进中国的网络群体概念。黑客原指那些对电脑程序有极大兴趣且乐于追根究底的年轻人,他们凭借独立的思维模式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也创造出自由、开放、个性化的文化理念。不过,现在有一部分黑客带有较强的攻击色彩。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时代新兴技术工具的支持下,创新制造者——"创客"在"创客空间"中形成独特的"创客文化",并发起"创客运动"。由于"创客文化"与现代图书馆所倡导的多元与共享理念相似,因而逐渐被引入公共图书馆领域。论文以上海图书馆"创·新空间"为例,分析了其在功能、布局、资源和服务等方面的特点,显示其在共享多元化创意资源、培养创新制造人才、传播"创客文化"等方面具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曹华 《新闻爱好者》2011,(23):15-16
作为一群专门在影视剧作品中挑错找茬儿的人,"纠客"的出现不仅娱乐了大众,还为影视作品带来了娱乐效应和经济效益。随着对网络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纠客"必定会为影视制作公司、制片方等机构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并成为一种全新的职业。  相似文献   

17.
陈爽  张敏 《网络传播》2005,(4):70-71
3月初,MSN的用户又经历了一次惨重的洗礼,上万部计算机上传播着又一种“MSN病毒”,据专家说这次爆发的6个病毒变种中,有3个会在中毒电脑里植入后门程序,黑客可能利用此类病毒对企业网络进行攻击,窃取商业机密,根据瑞星统计,目前“MSN木马”病毒已经出现21个变种,其中的13个会给中毒电脑植入后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对于网络服务器威胁最大的攻击方式——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攻击,进行了详细地剖析,介绍了当前常见的攻击方式,并分析了这些攻击方式的特点,提出了若干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和国际社会的进一步接轨,使代表世界高新科技及异域风情的外来词如潮水般涌进我们的生活。媒体敏锐地捕捉并反映着这些变化.成为展示这类新词新语的重要平台和传播这类新词新语的快捷通道。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补充合作,使新词的创造出现了一个新特点,那就是创造者的平民化和传播的直接性、广泛性。谁都可以创造并传播新词,只要新鲜、有创意,就可以被接受、被传播。  相似文献   

20.
常能见到报端用“名列三甲”来表示“位居前三位”,其实这种比附是错误的。 用“三甲”排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明、清时期参加中央级考试(先会试后殿试)的各省举人考中进土后被列为“甲榜”,未考中的举人被列为乙榜。由此便引出了“甲第”、“甲科”等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