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柴巍 《新闻窗》2014,(3):64-64
随着高度公开透明的信息环境的建立,地方报获得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但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突发性事件长期采取“等”、“看”观望态度的地方报又如何在求新求异中有所作为?这就需要我们发挥地方报的新闻媒体作用,分析地方报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做好突发性事件报道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一非事件性新闻反映的问题往往带有启发性、经验性,或者是对一些苗头性问题的敏锐捕捉、分析、反映,尽管不像事件性新闻那样具有“爆炸性”,但有更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更能以强有力的说服力引导舆论。因此,做好非事件性新闻报道意义重大。非事件性新闻依托的事实不是单一独立的事件,而是时空交错、丰富多元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是一座包含诸多新闻事实的“富矿”。如何开采这座“富矿”,并精选、冶炼出有价值的新闻?难度不小:非事件性新闻往往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没有事件所具备的明晰的时间空间界限,缺少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做时不好着手;…  相似文献   

3.
周斌 《视听界》2009,(6):103-104
体验式报道,记者既是新闻事件的采访报道者,又是事件的参与者,改“听他说”为“我自己说”;改“你做我报”为“我做我报”;改“无病呻吟”为“内心呐喊”,新闻的感染力更强,可信度更高,评论更到位。  相似文献   

4.
一段时间来,武汉本地接连发生“跳楼”、“跳江,,等极端事件。作为媒体,对新闻事实的报道是必须的,但是作为大众的舆论工具,如何着笔才能让报道不在读者中渲染负面和不良的情绪反应?作为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和谐媒体,除了要在和谐化的正面报道、良性报道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更重要的课题是:如何将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新闻内容艺术地、高明地“正”起来。  相似文献   

5.
是非判断的“度”对那些涉及群众利益问题的批评监督,到底应当如何定性,如何判断其是非,更应该慎之又慎,不能草率行事,做不负责任的报道。在当前的“矛盾凸显期”,凡是涉及群众利益问题,特别是涉及群体性事件的批评性报道,一定要把握好是非问题上的“度”,要注意理清矛盾纠纷的来龙去脉:准确判断其中的“是”与“非”,适度地组织报道,...  相似文献   

6.
奥运会徽这么大的事,是政府行为,更是一次公众事件。在专家评审、保守商业机密的同时,如何进行更大范围的“公示”,多听点公众的“外行”意见,或许对设计更有好处  相似文献   

7.
公共危机事件是指突然发生、严重威胁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价值规范和共同利益,在极短的时间内必须做出果断决策的破坏性事件,又称突发、敏感、灾难性事件。“所谓危机传播是指针对社会的危机现象如何采取大众传播及其它手段,对社会加以有效控制的信息传播活动。”2005年11月下旬,哈尔滨“停水”事件及其一系列连锁反应发人深省,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政府、媒体如何科学地调控危机传播,减少其负面效应,公众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危机,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2014年11月30日,四川泸州一位19岁小伙子在微博上直播自己的“自杀”,此事引发了网友与媒体的集中关注,最终这位年青人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整个微博直播中,网友围观、留言评论,其中的冷漠、观望和幸灾乐祸的观点充斥网络,这显示出此次事件中的失范者并不只是存在传播伦理的问题,更存在公共道德的问题.媒体如何遵从职业伦理规范去报道这样的“自杀”事件,如何从伦理角度去规划有责任的报道,成为自媒体时代媒体和网络在对“自杀”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应着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5年前,“饶颖事件”让这位央视德高望重的主持人“晚节不保”。5年后,赵老师面对媒体已是侃侃而谈,阐述他的主持艺术第二春,志得意满。面对娱乐化时代,赵老师一方面保持着他“央视范儿”的沉着与稳重;同时又张开双臂与其为伍,且乐在其中。很难判断,是观众们对公众人物更加宽容了,还是这些明星更清楚如何在这样的娱乐时代“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0.
西方新闻学概括深度报道“是一种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趋向的报道形式.它不仅要说明新闻发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还要分析它的意义,预见事件的发展和影响”。这就是说,深度报道既要说明“怎么样”,“是什么”,更要解释“为什么”。“是什么”可以从画面中看到,“为什么”则需要报道者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美国媒体“9.11”事件的报道和“9.11”五周年的纪念报道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了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与灾难事件纪念报道的差异,认为灾难事件报道注重时效性和准确性,灾难事件的纪念报道更注重深度分析和理性预测,提出灾难事件的纪念报道的具体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12.
马雅虹  李容 《新闻世界》2011,(12):72-73
本文勾勒性地分析了当前电视民生新闻中“伪事件”的生发缘由与影响,探讨了如何规避电视民生新闻中“伪事件”不良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健康·新知     
一条小小的“海口虫”,可能告诉你“脊椎动物是如何起源的?人类的眼睛、鼻子和耳朵是同时出现还是起源于多次进化事件?脊椎动物是先发育出脊椎还是头颅?”等等许多秘密。 海口虫是生活在5亿多年前的一种生物,它拥有比脊椎动物的脊椎更原始的“原脊椎”,它为“脊索——原脊椎——脊椎骨”  相似文献   

14.
“一滴水考验一座城市”——在2005年11月下旬发生的“哈尔滨停水”事件中,很多媒体都用了这样的标题来描述突发水荒对城市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在我看来,这滴水不仅是对老工业城市哈尔滨的一次考验,更是对国内各家媒体如何进行突发性事件报道的一次考验。“哈尔滨停水”事件发生后, 今日早报编委会在第一时间派我赶赴哈市采访,这也早报推出“第一重点”栏目以后,首次直接派记者采访国内重大突发性事件。如何在这场“媒体战”中取胜, 一时间,成了全报社齐心协力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杨玉婷 《新闻世界》2014,(4):181-182
以网络媒体、数字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已然来临,企业需要用新的眼光和视角去考量在新媒体环境下该如何借采取更合时宜、更全面的危机公关方式来引导网络舆情、处理各类网络危机事件。本文借助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具体分析因网络微博而起的“西门子冰箱事件”的整个起因、过程结果等,来解读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从预警、处理到善后等各个方面的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16.
记者在同一新闻事件的采访中,如何挖掘出不同的新闻,做到同一新闻不“同质”,在新闻落点、引导舆论上,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呢?这是新闻竞争的需要,也是读者对所关注的主流媒体的期待。更重要的是对新闻采写的操作者——记者,采写“习惯”上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事件发生后.美国个别媒体曾报道“凶手是中国留学生”.有些媒体也跟风加以传播。对此.竞报、北京青年报先后以《面对爆炸新闻的媒体责任》、《媒体要有社会责任感》为题发表评论说:“面对爆炸新闻的‘诱惑’.如何能表现得更成熟和自律、肩负起社会责任.是中国媒体需要恩考的”:“越是这种影响巨大、拼抢激烈的新闻事件.媒体越要谨守职业道德.务必做到准确、客观、翔实。”  相似文献   

18.
戴盈 《新闻前哨》2012,(7):32-34
在乌坎事件中,对外报道为什么没有发挥“内外有别”的优势,为什么没能及时施放核心信息,为什么在国外媒体高度关注的事件中一度失声?在转型期的中国,面对一些复杂事件,中国的对外报道准备好了吗?面对“一波三折”的事件,习惯了“一锤定音”的媒体该何时介入?在复杂事件中,中国媒体又有哪些优势?本文尝试以乌坎事件为侧,探讨复杂中国的复杂事件如何对外报道。  相似文献   

19.
黄敏  周迪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1):103-125+128
国家形象的建构有着极为复杂的机制,“作为示例的区域形象建构”,即通过关联性紧密的区域形象以“例证”的方式来构建国家形象并“他者化”中国形象,是西方媒体的重要策略。尽管例证理论提出已有二十多年,被称为是“大众传播学中一个成熟的理论领域”,但“示例和例证的概念化和操作化”因缺乏“清晰度”而成为一个困扰学界的问题。为揭示媒体如何运用示例型塑受众所感知之现实的机制,论文以例证理论为基础,以外媒有关浙江的报道为个案,遵循功能主义的取向,采取批评性话语的文本分析路径,从内容、策略和实现方式三个维度聚焦例证的主题、方式和表达特点,探讨了报道中的单一事件是如何被关联到更大事件类别的,浙江有关的事件是如何被关联到中国相关议题的等问题。首次揭示了示例与例证在新闻中究竟是如何被概念化和操作化的,并分析了意识形态对这一建构过程的深刻影响及其复杂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20.
依据来源国效应,本研究选取索尼“问题相机”事件与柯达相机“质量门”事件,从形象修护的角度分析二者的危机回应策略,结果显示,与柯达相比,索尼更倾向于采取情感诉求性回应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