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与社会》2004,(4):26-30
萧乾生前曾对记者介绍自己的祖籍时说:“我这个蒙古族人对内蒙古了解甚少,但我老早就知道自己是蒙古族。最近有人考证出我的祖籍是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  相似文献   

2.
凡人摆渡     
站在河的一边,我遥遥地望着对岸,我要过去———我的梦在那边。然而找遍了所有的河口,没有船,但我并不气馁,木板被找了来。我必须靠自己,渡自己过河,还有河这边,需要我摆渡的人。我不懂佛,可我总固执地以为人生来就是具有佛性的。佛先度自己,再度别人,人也是先摆渡自己,再渡与自己有关的人。人与佛的区别在于人摆渡的人少,是狭义的自私的渡,人失败了,而佛普度的人多,是广义的无私的普度,佛成功了。人的痛苦在于连自己都难以摆渡,而佛的痛苦在于不能普度所有的人。我渴望成佛,虽然我不是佛徒,可在此之前,我必须先修好人…  相似文献   

3.
新的起点     
郑雪君 《新闻实践》2005,(11):12-12
我有幸获得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称号并赴京参加庆祝第六个中国记者节暨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感到既光荣又惭愧。感到光荣,是自己在新闻战线的辛勤耕耘得到了组织和读者的肯定;感到惭愧,是自己做得还很不够,有那么多优秀的同行,比我干得更出色,但荣誉之冠却戴在了我的头上! 此刻,我觉得自己之所以能获此殊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温州晚报这个舞台塑造了我。 温州晚报让我“破釜沉舟” 1993年1月,对我来说,是不可磨灭的记忆。当时33岁的我,来到刚刚创办的温州晚报当记者,而之前我对于新闻完全是个门外汉,所凭借的只是自幼对文字工作的热爱。因为热爱,我毅然断了自己的后路。当时,  相似文献   

4.
方桂英 《图书馆论坛》2005,25(4):207-207,184
转眼间我在图书馆工作了二十四个春秋。回首往事,虽然有苦但更多的是甜,因为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为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我热爱图书馆工作,有什么比于自己喜欢的工作更高兴呢?  相似文献   

5.
沈津 《图书馆杂志》2006,25(1):74-75
去年的今夜,我在为即将交给出版社的《顾廷龙年谱》写序,而现在我又在为我自己的集子写序了。我的心情仍然是那么不平静,因为在前几天,我还在为我的另外二本书写序。写序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它和写别的文章不一样,但因为是自己的书,又不得不写,而且还得抓紧写。  相似文献   

6.
做了5年的HR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中国人(包括自己在内)的坏毛病有颇多感慨和无奈。之所以放大说是中国人的劣根性,是因为我相信我下面说的很多特性在国人身上是普遍存在的。我是一个中国人,并不想贬低自己的民族,但我认为我们民族经过这一百年来的动荡,特别是十年革,  相似文献   

7.
不知道何时我的生活停顿了,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却总感觉百无聊赖,好像丢失了自己,丢失了灵魂,丢失了一切。对着电脑傻笑的我,真的很傻,很无聊!一向最讨厌做无聊事情的人,但这一年多来,却一直在做着最无聊的事情,而且乐在其中。我是谁?我在干吗?我找不到以前的自己了!  相似文献   

8.
我猜我的前生一定是个诗人。在几百年前,我一定是那个四处游山逛水的浪子,在诗性大发的时候,丝毫不顾自己拙劣的字迹,遇墙便在墙上题字,遇壁便在壁上写诗。很有可能,因为才思短路,我的五言绝句写成了三句半,也很有可能,涉嫌乱涂乱画,被衙门以污染环境为由架着双臂托走,但这些,都不能阻止我自己前生是诗人的幻想。  相似文献   

9.
我的职业是我从小喜爱的东西,这是我很幸福的事情。但一项运动作为爱好时,它是你自己可以完全享受的东西。而作为职业,它却成了残酷的比赛。  相似文献   

10.
《声屏世界》2007,(2):16-16
选择做电视人,紧张是生活的主旋律,或许只能在梦里才可以稍稍放松。我怕一不留神就迷失了自己,我宁愿用忙碌的脚步去填充一个个有阳光的日子!尽管我的脚步有些凌乱,但我在慢慢地调整,努力寻找我的坐标。  相似文献   

11.
蔡淑莹 《大观周刊》2006,(18):I0034-I0034
“每一只蝴蝶都是从前的一朵花的灵魂,回来寻找它自己。”我希望自己是只美丽的蝴蝶,但又觉得有一朵花的芬芳就可以了……直到有一天,来到舍得茶庄我才顿悟:人生的过程会有很多的结果,我可以做的就是在给予和得到之间寻求一种心安理得。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戏曲演员,能够有机会讲述自己的人生和从艺之路,陈述自己的艺术见解和追求,我感到很兴奋,也很忐忑。我今年虚岁已经66了,但和很多行内长者和年长的票界前辈比起来,我还算是小兄弟。所以我觉得自己可以抛开顾虑,敞开来“汇报”。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1997,(3)
笔俗而叙事著文/赵德铭近几年,我相继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杂文稿子,因自己是初学写杂文稿,尚不大入门,所以与那些杂文高手相比起来,自己那些所谓“作品”,只能算作“小学生作文”。但为了与诸多文友交流,我在此谈谈自己是如何学写杂文稿的。第一,要多写“枣核”社...  相似文献   

14.
关掉电视     
写下这个题目,我就知道这是对我们生活中已经须臾不能离开的一个居家朋友的驱逐令。虽然事实上我自己也做不到,但我还是不依不饶地要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也许,正有很多的读者和本人一样怀着同样的心思。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自己非常崇拜布列松大师,希望能像大师那样用相机记录下每个感人的画面。这张照片是我在法国食品节上抓拍的,出片后发现很不理想,自己也试着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1、拍摄角度稍右移,可能会更多的展现你亲的脸部,但就失去了与孩子的正面交流感,不是我想要的;  相似文献   

16.
“别人把我当作政治代名词.但我自己不这样看.我究竟是谁,我是卑微的?我是高尚的?我应该是不曾被评判的……我实在也讲不清楚多少政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4年前第一次接触《新闻与写作》,对大家来说这是一本杂志,可是对我而言,这可是我离开学校继续学习的参考书。虽然我从事的也是媒体工作,但由于之前未经过任何专业训练,完全是通过请教前辈加上自己摸索一步一步走进这个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8.
笔耕的感觉     
转眼间,我爱好“爬格子”已有10个年头了。1992年,我退伍回到家乡,被分配在一个山区税务所,开始了我艰苦而平凡的工作生活。随着《新闻爱好者》的熏陶,我涌起了让自己在报刊上倾诉的愿望。没想到,我采写的稿件很快就在各地报刊刊出了。虽然很稚嫩,但发表作品的欣喜仍让我兴奋得难以入眠。我的写作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去年秋,我从自己的150多篇作品中,筛选出98篇,取名为《真情有约》,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无疑,写作的道路是艰辛、寂寞、坎坷的,但我的耳畔时时回响着路遥先生…  相似文献   

19.
电话错了     
老猫  曾冬 《出版参考》2004,(12):40-40
我已经睡了,电话却响了。我坚持不接,企图让自己留在睡眠的状态中。但听得出,拨电话的是一个顽固的家伙,每拨一次响六声,然后挂断重拨。夜深人静,我的电话铃声格外刺耳。  相似文献   

20.
光阴似箭,一晃儿自己已然成为一个六旬老人了,连自己都难以相信。假如再去工程兵部队干活儿,可能干不了多少体力活儿了。但精神上,我没有老的感觉,每天早上,我还能在操场上慢跑四十多分钟,读书看报视力和以前一样,看电视听广播听力一如既往,脑子好像和以前一样清楚。但怀旧这一点,我和许多老年朋友没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