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1994年元月1日《平顶山晚报》创刊时,便设立“热线电话”栏目,每天筛选三条左右有典型性的读者来电刊发在一版。针对反映的问题,记者帮助读者奔波,一有回信,便以“热线回音”的形式反馈。1999年,“热线电话”栏目挪至二版,易名为“读者热线”,占据1/4版面,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成语,叫“唾手可得”,常被人错用为“垂手可得”。 1999年9月23日的《燕赵都市报》十二——十三版的“石家庄世贸名品商场”大幅广告,第4栏“趣味竞猜”以阶梯式诗歌的排法,最后一行便赫然写道:“垂手可得”。  相似文献   

3.
《新闻三昧》1999年第2期刊登的吴全荣的《以真诚奉献知音》一文,荣获常州市1999年度“五一”新闻奖二等奖。吴全荣的这篇文章,以亲身经历和生动的事例,讲述了自己荣获《工人日报》“十连冠”优秀特约通讯员的感想和体会,在《新闻三昧》发表后受到读者好  相似文献   

4.
自称为汕头市潮南区一名普通的年轻教师的网友“admire5000”在天涯网上发帖“控诉”教师薪金待遇问题,潮南区教育局局长颜文涛表示,现在很多教师的素质也比较低,随意在网上发牢骚,如果查出是哪个老师在网上造谣生事,我们会以《教师法》处罚他。(6月24日《新快报》)  相似文献   

5.
对当下网络视频短片盛行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正赋 《今传媒》2006,(6):21-22
一、“馒头事件”和网络视频短片的流行2005年12月底,一位名叫胡戈的上海青年网民,在看过我国著名电影导演陈凯歌的新片《无极》后,通过自己掌握的视频技术,将《无极》改编成只有20分钟长的视频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个短片上的大部分画面均是从《无极》中截取的,经过对画面进行重新组合和配音,以“搞笑”的方式,并借用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法治在线”的形式粉墨登场。胡戈在完成制作后便把它发送到网上,与网友们一起分享这种幽默及其带来的快乐。然而,就是这么个不经意间制作的“小噱头”短片,却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不少新闻媒…  相似文献   

6.
1995年4月,位于西雅图的”进步网络”(ProgresslyNetwo士)在其网页上放置了一个RedAudioSystem的试用版软件以提供“随选音效”(AUdio0ndemofi)服务,这标志着网络广播诞生了。随后,世界上主要的国际广播公司纷纷踏进网络。目前BBC已建立了在线新闻网站,美国之音VOA用23种语言在Web网络上进行新闻广播,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目前用5种语言在网上进行新闻广播严1997年3月18日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梦晓时间》节目新开设的《东广信息网》与“汉海威时空”合作,开我国网上广播之先河。1998年2月28日,北京经济电台《动心9时》开始网上直…  相似文献   

7.
1999年终于来了,这个“世纪”终于快要耗尽。我读《周易》已经有些年头,虽然恪守“不占”的准则,但“思辨未来”的欲望却时在念中。为此我常写“贺岁”的文章,试图推断来年的光景,像95年的《蓬蒿人书语》,96年的《无法忘却的纪念》,97年的《抵捂的心境》……,回顾起来,感旧之余,大抵都是在预言未来岁月的平庸;推而言之,自然就是我辈平庸的岁月了。不过1999年有些不同,人们似乎格外地为这一年设计了好多“悬念”,像诺查丹马斯的“大预言”,尼克松的“1999不战而胜”,电脑程序的“跨世纪混乱”……再附以人类莫名的“世纪末冲动”,  相似文献   

8.
宋夏 《传媒》2016,(9):43-44
《都市快报》于1999年1月1日创刊,系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2005年,《都市快报》推出了“每天最有意思的照片”专版,并明确了“大众参与,不限技术”的定位,推出后便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肯定与喜爱。2009年之前,《都市快报》每周一都会推出专版“视觉新闻”,主要刊载专业性较强的新闻摄影图片。而自2010年开始,《都市快报》将“每天最有意思的照片”和“视觉新闻”合并,并重新命名为“快拍快拍”。经过6年多的探索实践,该摄影专版形成了固定刊载模式,每周3版左右,刊载大众性和专业性摄影作品,为读者创造了一场场纸媒视觉盛宴,形成《都市快报》的一大特色。本文以《都市快报》摄影专版“快拍快拍”为研究对象,探讨全媒体时代传统纸媒摄影专版的转型与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大特刊现象”扫描 自1997年广东《南方周末》较早地推出《元旦特刊》以来,近几年来,“特刊”这一崭新的新闻报道策划竞相为报业媒体采用。这期间,有浙江《经济生活报》1998年12月24日的《岁末特刊》、1999年2月13日的《新春特刊》、1999年3月8日的《三·八特刊》和《钱江晚报》1999年2月  相似文献   

10.
《数字十年》是中央电视台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30分”和“朝闻天下”等主要栏目里推出的一个系列报道。取名《数字十年》意在用数字梳理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百姓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变迁。节目一推出就得到广大观众喜爱,网上点击率以百万计,取得良好传播效果。有观众评价,《数字十年》让人们三分钟看懂中国十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1999年新年伊始,江苏有线电视台便率先推出了《非常男女》电视征婚节目,伺后《花好月圆》(南京有线电视台)、《为谁心动》(南京电视台),也相继面世。一时间,南京地区的荧屏上“玫瑰”盛开,令人喟叹。据报道,目前全国已有20多家电视台办起了这类节目,或者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各国政府跨世纪的战略抉择 1999年新年伊始,由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信息中心主办、联合40多家部委(办、局)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举行了“政府上网工程启动大会”,会上宣布的《政府上网工程实施方案》提出: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目标是实现60%以上的部委(办、局)和各级政府部门在163/169网上建立正式网站,2000年实现80%的政府机构上网建立站点。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近日官场小说《官路》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做为年度重点书隆重出版。此前该书以《我的官样年华》风靡网络,网上未现一字便引发了新华社、《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等百余家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成为2010年最火暴的文化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14.
自1999年《解放军报》电子版在互联网和军队综合信息网上线运行,《解放军报》的报网融合之路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随着融合之路的深入,《解放军报》在军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困扰报网融合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5.
1995年,《南方周末》确立了“新闻主攻,副刊主守”的竞争策略,取得了重大突破,从此迈开了它走进“黄金时代”的步伐。2009年10月,《南方周末》在板块上进行了调整,创建了绿色版,致力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中国的环保进程;几乎同时,《南方周末》iPhone客户端上线,是最早在iPhone创建客户端的中国报刊之一。2012年,《南方周末》宣布进军电视领域,着力打造“新闻剧情片”《南方周末60分钟》,该节目在登陆电视台之前,先在网上以“南周播报”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传统媒体网站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自1995年10月《中国贸易报》“登陆”互联网起,到2000年11月28日,《拉萨晚报》以独立域名上网止,中国内地所有省、市、自治区的传统媒体均建立了自己的新闻网站。截至2005年6月30日,全国有1000多家新闻单位在网上提供新闻信息服务。商业网站、媒体网站,如此众多的媒介都在抢夺网络新闻这块蛋糕,怎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生存下来便成为每一家媒体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青年报》于1999年7月6日在1版开辟的专栏“触摸50周年”,在轻轻的、仿佛是不经意的、极表面的“触摸”之间,深深地触动了一个个极重大的主题,可谓独树一帜。从人物命运中折射出时代的变迁“触摸50年”以人物命运为切入点,选取对某一主题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从人物的个人命运中折射出时代的重大变迁。《知识找回了尊严》以珠海汉胜特种电线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高级工程师寿伟春30年前甫出大学校门便被扣上“白专道路典型”的帽子到1992年3月获得珠海市政府为奖励知识分子而设的重奖,一度成为焦点人物的经历为线索,反映了知识在中国…  相似文献   

18.
厉勇 《档案天地》2013,(10):1-1
作家六六的作品现实而具有批判精神,一向都很对我的口味。一部《蜗居》让我们对大都市里的房奴生活感同身受,2012年的《心术》,则让我对从小就惧怕的医生和护士有了全新的认识。仅仅就这两部剧,让我对六六佩服得五体投地,我愿意为六六喝彩。用《心术》里男主人公霍思邈的话来说,即是:此处有掌声。霍思邈一般是在别人说了境界很高或很有道理的话之后,带着油腔滑调的口吻戏谑一句:"此处有掌声。"其实,他是个明白人,能够理解那些很有境界或很有道理的话语,  相似文献   

19.
1999年第9期《新闻与写作》封底以《新闻界的书法之家》,刊登我们全家书法活动的一组照片。9年后,我带着自己出版的《书石穴位养生》一书回“娘家”寻寻故友,我发现如今的《新闻与写作》让我眼前一亮,因为她增加了三种意识之“花”:  相似文献   

20.
几家报纸对鲁迅使用笔名的数量说法各异,莫衷一是,使人不知该相信谁的。《中国教育报》1999年11月2日第4版,《鲁迅笔名浅谈》一文中说:“鲁迅用过的笔名达140多个。”辽宁的《青年知识报》1999年11月3日第三版,在题为《鲁迅的笔名与爱憎》一文中说:“鲁迅的笔名共有130多个。”《天津老年时报》2001年9月15日第四版,在题为《鲁迅笔名知多少》一文中说:“鲁迅使用的笔名大约有158个。”上述三报三种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