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雨巷》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本文避开时代的大环境,意欲通过分析诗歌环境的设定,拆解油纸伞这一意象,借助探讨诗歌中“我”的主观感受,尝试对诗歌《雨巷》感伤意味进行别样的理解,以此尝试体会戴望舒这首诗歌跨越时代的美学感受.  相似文献   

2.
郑兰 《大观周刊》2012,(51):34-35,21
当代文坛的优秀作家很多,优秀作家的成功莫不与他们对语言的尊重相关,尤其是诗歌的语言。昌耀诗歌语言的特质是值得深思的,不仅在于他在用语方面独辟蹊径,更在于他拥有自身独立的灵感,跳出了同一时代诗歌的歌颂范式的狭窄领域,而抒写着自己对苦难的体会、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世界的辨别,难能可贵地坚持着对艺术的纯正追求。昌耀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诗人是可以创造诗歌语言的。  相似文献   

3.
赵丹  苗珺 《新闻爱好者》2010,(10):155-155
罗伯特·彭斯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他复活并丰富了苏格兰民歌;他的诗歌富有音乐性,可以歌唱。彭斯生于苏格兰民族被异族征服的时代,因此,他的诗歌充满了激进的民主、自由的思想。诗人生活在破产的农村,和贫苦的农民血肉相连。他的许多抒情小诗,如歌颂友谊和怀旧的《往昔的时光》、赞美爱情的《一朵红红的玫瑰》、歌颂家乡的《我的心儿在高原》等体现了诗人的博爱精神。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来讲道家文化的兴起。首先我们要知道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如果不了解他,无从谈这个话题。在1910年的时候,有一位德国学者写了一本书叫《老子》,他在这本书的前言中这样说:“也许在老子的时代并没有人能够理解老子,而在我今天写书的时代也还没有真正认识老子,老子属于未来,将来会有人理解他的思想。”今天离他这本书已经将近一百年了,现在能不能说我们已经懂得老子、理解老子?我觉得我们正在向这个目标努力,当代道家文化的兴起,就是试图从新的时代去认识和理解老子。  相似文献   

5.
胡应麟时代,诗坛存在"习近体不习古风,熟唐音不熟汉语"的风习,古体尤其是乐府颇受冷落。为了改变诗坛这一现状,胡应麟"越唐而汉",在唐诗之外,探寻更为本源的诗歌典范——汉诗。胡应麟不仅从理论上寻找诗歌渊薮,为当下的诗歌写作寻找范本,还自觉将诗歌理论运用到他的诗歌实践中。他较为系统地总结古体、近体诗的学诗方法、步骤,主张全面提高诗歌技艺,以期兼善众体,从而为嗣后的学诗者开启学诗门径。  相似文献   

6.
当今改革开放年代.我们正致力于前人所没做过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探索”二字是颇富魁力的.探索精神理应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具特色的精神。所以,当我拿到祁念曾先生的新著《新闻探索与实践》以后一就以一睹为快的心情浏览了一遍。据我所知.这是祁念曾先生第12本著作了。前11部主要是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和学术研究文章,因为他是以诗人、散文家活跃在文坛的。尤其是他的诗作《延安,我把你追寻》于1993年荣获中国诗歌”菊花奖”,同时被收编进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五年制小学语文第10册和六年制语文课本第12册.作为…  相似文献   

7.
张艳  王旺山 《今传媒》2016,(8):149-151
本文从“文化现象”角度切入,对新时期以来新体诗歌发展史的梳理,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新体诗歌始终没有离开过生活现场,没有离开过时代。同时,还大胆地提出了新体诗歌史,就是由若干“文化现象”积淀而构成的,新诗的标准是与时代同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不是一成不变的。  相似文献   

8.
年丰先生是我的老师。这不是谦虚。说来话长:在我读初中和高中的阶段,我就经常在我们镇邮局阅报栏里,读到《荆州报》上一个叫周扬帆的人的诗歌。因为听说此人在荆州,这也是离我最近的一个诗人。我那时正是在周扬帆诗歌的熏陶和感染下.萌动了写诗的欲望。这是不可否认的;多年前,我就在我的散文集《小镇逝水录》中提到过此事。本土作家对本土作者的感染.胜过外头任何大作家。原因一是亲切。二是乡土气味相投。  相似文献   

9.
我与李庚辰同志相识相交相知已十余年了。这中间,他发表的杂文作品,我大都拜读过,从中受到莫大教益。近年,我和他还有一段共事的日子,在工作交往和面对面的切磋中,更加深了相互的了解和友情。对于庚辰同志,我一直是视为师长和知己的。我敬佩他的文品,更敬重他的人品。纵观庚辰的杂文,我以为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正气凛然、尖锐泼辣的战斗风格。他的十余本文集和一册厚厚的《李庚辰杂文选》,即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一是激浊扬清、抨击时弊的时代使命感。一个负责任、有作为的杂文家,就应该是时代的弄潮儿。他应站在时代的潮头,紧紧…  相似文献   

10.
杨莉 《新闻爱好者》2011,(24):155-156
希腊著名诗人埃利蒂斯几乎以一人之力撑起一个民族一个时期的文学大厦,创造了20世纪50年代希腊诗歌的繁荣,代表了希腊诗歌的后现代主义时代,是现代希腊文学的重要里程碑之一。1979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从此,他的名字开始进入世界伟大诗人的名录中。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  相似文献   

11.
戚鸣 《兰台内外》2012,(3):14-14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20世纪六七十年代唱红了大江南北。毛泽东这首诗究竟是为谁所题?当年曾在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秘书处工作、毛泽东《为女民兵题照》真实的原型人物李原慧老人,揭开了尘封近50年的秘密:那是1960年,我做毛泽东主席机要员不久的一个早上,我送一些文件到主席的菊香书屋,看到他正站在窗前沉思。  相似文献   

12.
刘春自觉地同这一切拉开了距离。他不屈从于种种偏见甚至压力。他向我们显现了一种批评的良知和伦理。他避开诗坛上那些种种的权力和利害关系。他只是为他心目中的诗歌和价值而工作。他所做的工作,让人们在一个沮丧的年代再次感到了从事诗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钱财狂     
我妈拨个电话和我闲聊,说起大学时代的一个男同学,出差路经我家,还礼数周到地去看了她。我妈一直在啧啧赞叹,你那些同学,不栖读书的时候在我家吃了那么多顿饭。我这却却一个劲地追问我妈,他带什么了?把你乐成这样?我妈不疑有他,一五一十地和我背清单。我在心里飞快地把它们一一折现,然后暗地里出一口大气:这下才好,终于赚回来了。这个同学临毕业  相似文献   

14.
周杰 《报林求索》2009,(8):60-60
<正>徐志摩说:"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康桥是徐先生人生最重要的舞台,可他却用一首诗歌轻描淡写后离开了我们,读先生的诗歌,憧憬康桥和属于先生的那个年代。书合人去,先生真的很自私,他把美好、洒脱留给了后世,把故事、人生、爱情,自私地告诉了康桥。  相似文献   

15.
高文翔 《新闻爱好者》2010,(11):148-149
由于胡适的率先尝试,现代新诗这一新的诗歌形式在上世纪20年代末产生。表面看,新诗的出现似乎有些偶然,其实却是时代的发展所致。胡适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初步确立了新诗的独立地位,他的许多诗作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本文对以上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1979年12月中旬的一天,北京。时年69岁的诗人艾青奋笔疾书,字里行间奔放着难以掩盖的激动和兴奋。 他在给当年的第一期《读书》杂志写稿,题目已定好《在汽笛的长鸣声中》。他在文中写道:“可庆幸的是,这一切终算过去了。如今,时代的洪流把我卷带到一个新的充满阳光的港口,在汽笛的长鸣声中,我的生命开始了新的航程。”  相似文献   

17.
1997年,我读到赵柏田当时写的一组随笔时,我的感觉是,他远离了我原先对他作品的印象的框架。或者说,他进入了时代的“随笔写作潮流”。我那时读到的赵柏田的这组随笔,后来收进了他的随笔集《我们居住的年代》,交由作家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 这册随笔集虽然写于9  相似文献   

18.
埃利蒂斯诗歌中的民族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莉 《新闻爱好者》2011,(12):155-156
希腊著名诗人埃利蒂斯几乎以一人之力撑起一个民族一个时期的文学大厦,创造了20世纪50年代希腊诗歌的繁荣。代表了希腊诗歌的后现代主义时代,是现代希腊文学的重要里程碑之一。1979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从此,他的名字开始进入世界伟大诗人的名录中。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获奖并没有引起强烈的反响,他的作品也没有被广泛传播.原因之一是诗人不愿放弃晦涩难懂的“创作常规”,即将诗歌从过去“表现自我的艺术”,升华为“超越自我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我读《心理诗学》谢冕在中国当代的诗歌理论领域,有一些寂寞中的耕耘者,吴思敬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已先后推出了《诗歌基本原理》、《诗歌鉴赏心理》等诗歌理论方面的专著,最近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心理诗学》则是他对中国当代诗学建设做出的又一扎扎实实的...  相似文献   

20.
温热的触摸     
易飞 《新闻前哨》2013,(5):22-22
最近读杜诗,颇有感慨。原米比较喜欢李白,现在觉得虽然李白比小杜大了11岁,但还是杜甫有大哥风范,大家风范。在中国诗歌史上,我认为杜甫才真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物。这不仅是因为他的诗艺,更因为他的谦逊、温暖、善良和包容。李白和杜甫历来被认为是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