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丽 《兰台世界》2011,(10):51-52
田氏代齐,田齐桓公午为招揽贤士,收名声以自固其位,建立稷下学宫,设稷下学士,众多学者游齐。屈原大约于齐宣王八年首次出使齐国,又于齐宣王九年第二次使齐,稷下诸家学术思想和学术风气对屈原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2.
田氏代齐,田齐桓公午为招揽贤士,收名声以自固其位,建立稷下学宫,设稷下学士,众多学者游齐.屈原大约于齐宣王八年首次出使齐国,又于齐宣王九年第二次使齐,稷下诸家学术思想和学术风气对屈原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们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工作实践中,经常遇到地方管理区(即指不属于国家行政区划的管理区,包括经济开发性质的管理区和农场或由农场性质改制的管理区)档案工作如何管理的问题,要么没有相应的管理规定,要么相关规定落实难度太大,感到非常棘手.为此,本文就此问题及本地实际情况作一些分析与思考,仅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屈原与儒家     
雷鸣 《新闻爱好者》2008,(12):142-143
屈原思想归属哪一流派在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各持己见。把屈原归人儒家、墨家、法家者皆有,但更多的是将之归人儒家。《史记·屈原列传》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王逸说:“《离骚》之文依托《五经》以立义。”(《离骚序》)刘勰《文心雕龙·辨骚》说:“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清戴东原也说:“其心至纯,其学至纯,其立言指要归于至纯,二十五篇之书,盖经之亚。”(《屈原赋注·序》)陈澧《东塾读书记》更明确指出:“屈子之文虽为辞赋家,其学则为儒家。”  相似文献   

5.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他的光辉名字,不仅在祖国大陆、台湾和港澳地区已是家喻户晓,在东南亚以至全世界,都有广泛的影响,他的高尚品德和不朽诗篇,为世界人民广为传颂。屈原于公元前340年诞生于湖北秭归县,自幼勤奋好学,知识丰富,胸怀大志,21岁到京城郢都谋  相似文献   

6.
凤凰涅槃     
言力 《新闻天地》2006,(5):44-45
湘水东岸长沙城,有一条非常不起眼的小巷子,但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那就是濯今坊。公元前278年,秦国军队攻下郢都,楚军溃不成军,百姓流离,这时忧国忧民、贫病交加的屈原渡长江,过洞庭,徘徊于湘水,来到长沙,就在长沙太平街一带的老百姓家做客谈心,并在古井濯今坊洗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屈原老先生是位大智者,一生与水结下不解之缘,他曾在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研究屈原生平,《九歌》的创作背景与创作内容的基础上,探讨了屈原音乐的忧患意识,并初步探索了屈原音乐忧患意识对我国封建社会音乐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闻前哨》2009,(3):90-90,F0003
龙感湖农场是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围湖垦建的一家省属国有农场。1996年设立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被赋予县级党委、政府职能。管理区区位独特,交通便利,优势明显:地处鄂皖赣三省结合部,处于京九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点,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土地等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的《屈原列传》成功塑造了屈原形象,并且由于二人生平经历的相似,列传显现出了很多司马迁的史学观念。本文从《屈原列传》出发,探讨司马迁对皇权的反抗,对天道观的挑战和对人性光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屈原的《橘颂》是家喻户晓的《楚辞》名篇,历代注家对它的意旨与词藻,已尽有高论疏考。但对于《橘颂》所颂之物──橘和橘树,则无有质疑。笔者却认为,屈原在《橘颂》中所颂之物,不是橘而是柚,即又称香栾、文旦和长青果的芸香科植物柚树的成熟果实及柚树。屈原在《橘颂》中对所颂之物——“橘”和“橘树”,从种植生长的地区到树干、树叶;从果实的形状到皮色和内色,都有具体的描写:‘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移”、“绿叶素荣”、“曾枝刻棘”、“精色内白”、“梗其有理”……在诸多的描写当中,除了受地理气候的影响,其种…  相似文献   

11.
温家宝总理8月26日至28日到张家口市考察后,我们《张家口晚报》记者结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接地气”,几天来三路记者深入一线.去沽源、万全、塞北管理区、张北等地。到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学校课堂,与干部群众深入交谈,实地采访,以真实的现场感,生动的描述,  相似文献   

12.
《湘君》和《湘夫人》是屈原名作《九歌》中的双壁,是以古代民歌为基础进行的艺术创造,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并独具民歌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3.
《楚辞》涵盖了屈原的人生使命和心路历程.王锡荣教授的《楚辞新论及其他》对屈原的政治思想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价,认为屈原的个人哀伤充分体现在作品中,用文字之妙展现哀伤之美,通过凄美传说寄托全部情感,塑造了百转千回的意境.屈原一生都在感叹时光流逝,因为他政治抱负成空,失去报效祖国的途径,但又不甘心碌碌无为.  相似文献   

14.
<湘君>和<湘夫人>是屈原名作<九歌>中的双壁,是以古代民歌为基础进行的艺术创造,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并独具民歌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5.
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赵逵夫。在《屈原和他的时代》中说:“可以肯定《尧苣辞》中的陵阳在江西省的西部,庐水发源处的西北面,即安福以西,庐水以北,武功山以南。”按赵先生的说法,《哀郢》中的陵阳是屈原的放逐地,就是今天的莲花县,  相似文献   

16.
《楚辞笔记》作者张炜舍去介绍屈原家世、生平、政治活动的烦琐,以审美的目光,直接进入文本,去感受《楚辞》的美和屈原人格的  相似文献   

17.
近读金开城、董洪利、高路明新著《屈原集校注》 (中华书局1996年8月版),颇多感想。特为此文,献其谬说,以求教于金先生及屈学界之同好者。综观本著之作,颇具"总结"金氏长年研习《楚辞》文献的性质,盖亦与其《屈原辞研究》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相鼓吹也。本著侧重于屈原赋的文献解读,而《屈原辞研究》为其文史专论之合集也。则金氏屈子之学于此集其大成。然屈原辞赋文献的解读,无非是"校"、"注"、"章句"三事。就此三端言,本著自有其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8.
胡欣 《记者摇篮》2007,(7):41-41
去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一次满含深情、令人沉思的讲话,后来这篇讲话以《同文学艺术家谈心》为题见诸报端。温总理在讲话里接连援引了屈原《离骚》中的“长太  相似文献   

19.
屈原是诗国的一颗巨星,远在众星之前,他出现在我国诗歌史上,成为无数后继者所仰慕的风范。然而,让世人忽视的是,屈原还是一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同样震古烁今。  相似文献   

20.
近日,湖北秭归县档案馆依法、及时将2010年6月由国家文化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在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的屈原故里湖北秭归举办的2010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暨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