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科学生活》2008,(3):54-54
鲁迅美术学院前身是1938年建于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领导人亲自倡导创建。毛泽东同志为学院书写校名和"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校训,这是鲁迅美术学院建校史的恢弘源头,是鲁艺人永久的骄傲和不息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深入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各高校的重要政治责任,对学生来说也有极大的育人价值。高校课堂是高校学生学习十九大精神的主渠道,我们可以创建学生喜爱的"示范课堂"、"第二课堂"和实践教育等途径有效吸引学生学习十九大精神。  相似文献   

3.
淮安作为周恩来的故乡,拥有宝贵的教育资源—周恩来精神,周恩来精神的文化内涵经过不断肯定与积累,外延愈发的宽广,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淮安高职院校通过周恩来精神融入下的课堂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标准育人、文化育人五种教育途径树立起了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音乐课堂应该是变化无穷,充满美感的;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活"起来,"动"起来是关键的。教师要善于创建活跃的课堂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活动兴趣,要用多媒体技术、美妙的歌声、琴声和有趣的游戏,创建与众不同的音乐课堂,把课堂教学变成学生挥洒个性、展示能力的舞台,彻底改变以往单一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让我们的音乐课闪耀着灵动的光芒。  相似文献   

5.
要想真正走出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用武之地是很必要的。为此笔者通过不断的探索发现在教学中通过创建活跃的课堂氛围、创建平等、互动、轻松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培养想象力的空间以及创造展现自我风采的机会等教学方法的尝试,能使学生更好地在课堂上"动"起来,从而调动起学生蓬勃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13)
在中医药院校中开展国学教育、提升国学素养有助于学生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具体可在校内开展国学选修课、线上网课以及将国学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在教学方式上还应适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并通过举办传统文化类的校园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来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辜同清 《科教文汇》2009,(31):152-153
研究性教学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性学习和实践活动去发现规律,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能力。本研究在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中采用课题研究法这种研究性教学模式,并对研究性教学的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性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参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多种能力。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读书月系列活动为载体的校园全民阅读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在精神、文化、才智等诸方面和谐、统一地发展。努力发挥阅读活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优化育人环境,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高校独立学院传统体育课准备活动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学生"自编自导"准备活动教学模式,阐述了学生"自编自导"准备活动的意义、方法及要求,指出了学生"自编自导"准备活动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指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作创编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更好地做到学以致用,为终生体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陈启文 《未来与发展》2006,27(11):52-54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主要是创建一种健康积极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对学生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有着确立、锻炼、修正和提高的作用;它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用无形的,丰富的精神养料滋润学生,并通过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而更好地接受环境的熏陶。在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中,可从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1.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学生职业态度培育全过程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良好职业价值观,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全面了解当前高职学生职业态度培育现状,探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学生职业态度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即通过文化涵养精神、职业情感陶冶和实践锻炼三种途径实现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为高职院校培育优秀的"职业人"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创先争优"活动,即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最基层组织,是学生中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认真开展高校学生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是高校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应该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创新创先争优的内容和形式,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党员的才干,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3.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学校是一个集体,教师在学校里是作为一个集体共同担负育人任务的。教师的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有助于学生综和素质能力的提高;对教师个人是促进教学能力提高的加速剂,并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发展;教师的团队精神能促进集体能量的大幅度提升,促进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对创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淮安市周恩来红军中学紧邻翔宇大道,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学校创建于2014年,是经全国红军小学理事会办公室特批的全国第一所以“周恩来”总理的名字命名的红军中学。建校伊始,学校便确立“崛起”之校训,凝练“有精神,敢担当”的办学内涵,秉承“一鸾一长空”的办学理念,着力建设“鸾翔”课程体系,坚持以“红色德育”为抓手,努力打造“红色教育德为先,多彩社团能为本”的办学品牌,始终坚定以“把红中打造成一所高水平、示范性、平民化学校”为办学目标,并立志要让每一名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努力使他们在老师们精心呵护下能像花儿一样尽情绽放。  相似文献   

15.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其目的是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本文通过"借养蚕之风,引探究之趣,开探究之门";"品养蚕之味,促创新思维,渗科学精神";"享养蚕之乐,学团结合作,求共同进步";"悟养蚕之道,历成败得失,学为人处事"四个方面阐述了怎样在养蚕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1,(32)
专题教学是社会学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介绍"社会分层与流动"课程专题教学改革情况,认为课程内容重构、翻转课堂支撑、社会实践转化、考核方式支持等方式有助于推动专题教学改革的实现。专题教学具有的前沿性、模块化和可塑性符合新文科建设思路,同时其培养学生的社会学想象力、社会学本土化意识和社会服务精神有助于推动社会学专业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的完美统一,也是高校进行人格培养的较好切入点。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特质现状,提出在高校中应广泛宣传和大力弘扬周恩来的诚信精神、进取精神、自律精神、团结精神,从而达到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数学实验教学倡导"做数学"的理念,提倡有意义的活动式教学。加强小学数学实验教学,可以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从"听数学"到"做数学",从"看演示"到"动手操作",从"机械接受"到"主动探究"。数学实验可以发展学生主体意识,发现意识,创新意识。数学实验有助于理解概念,有助于发现数学规律,有助于寻找方法,有助于解决问题,有助于创新思维。数学实验是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思维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湖南省长沙县黄龙小学坐落在"全国精神文明先进村"——黄龙新村风景区内,创建于1988年,如今已成为长沙地区乃至湖南省教育界一张亮丽的名片。学校以科技教育为特色,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的良好氛围,大力提升科技活动的竞争力。其具体做法体现在"四有"、"五阵地"、"一节"、"一赛"这四个方面。"四有"即劳动活动周周有、发明讲座月月有、科技发明系列活动班班有、科技节年年有,让师生积极参与到科技活动中。"五阵地"即"一台、一窗、一室、二报",其中"一台"是"春蕾"校园闭路电视台"科技创造发明天地"栏目,"一窗"是科技创造宣传橱窗,"一室"是科技创造发明成果展览室,"二报"  相似文献   

20.
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的实施,为师生的体艺活动搭建一个平台,建立更加和谐的校园环境,提升了学校文化品质,创建一批办学特色鲜明的特色学校。本文通过对当前各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将项目开展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加以总结;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对"体育、艺术2+1项目"的推进起到借鉴作用,让学生、教师、家长真正在"2+1项目"活动中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