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四个基本问题述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四个基本问题述论厦门大学高耀明高等教育学是一门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潘懋元认为,当前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与重点;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论与价值。本文准...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学科范式下,高等教育学落入了独立研究对象、独特研究方法、构建完善理论的误区.因此,传统学科范式向现代学科范式转型成为必然.学科范式转型基于两个基础:一个是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奠定了学科范式转型的知识基础;另一个是高等教育的应用性奠定了学科范式转型的社会基础.在现代学科范式下,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取向应该坚持:以跨学科研究作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知识之源;以学科文化作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精神支柱;以学科化研究和问题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两翼.  相似文献   

3.
多学科研究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学科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范畴 ,但高等教育学本身却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在这种情况下 ,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着学科建设的重任。在整个社会科学界大声疾呼“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的今天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取向至关重要。展望未来 ,将高等教育学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多学科研究领域 ,将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4.
若以学科内在逻辑和外在逻辑为标准,可以把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历程分为非学科阶段、学科独立阶段和后学科发展阶段三个阶段。不仅创建了高等教育学学科,而且对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领域或学科、逻辑起点、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探索。未来在把握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复杂性与艰巨性的基础上,把关注实践与提升理论结合起来,凸显中国特色,通过加强团队建设来提升其理论研究成果的学术品质,遵照学科发展的逻辑,全面开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过去三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界整体上是在经典学科框架下建设和发展高等教育学的,这种学科建设取向对促进高等教育学发展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也带来了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上的问题。超越"学科论"与"研究领域论"之争,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教育学自取得学科建制以来,一直存在着经典学科论范式与研究领域论范式的冲突,这种冲突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方向,也影响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开展。高等教育学的现代学科范式能化解和包容两种学科范式间的矛盾和冲突。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实现高等教育学的再学科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的超越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轨迹及其走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高等教育研究范式性的基本理论以及以高等教育学为主干的学科群建设、高等教育学学科的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学学科持续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等三个方面对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分析。指出应从全局上把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走向 :在加强理论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建设和发展高等教育学学科 ;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 ;让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元高等教育学引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李均 《江苏高教》2002,(4):18-21
本文认为,现有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存在许多先天性的不足,有必要建立一门元高等教育学学科,以此来促进学科建设的“学科化、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并最终推动高等教育学科向科学和成熟的方向发展。论文还对元高等教育学的特点、方法和研究对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合法化,一直处于学科研究人员和高等教育研究人员的“视野之外”和“盲点之中”,结果造成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研究表面繁荣,而其学科合法化地位一直未得到确认的不良状况和倒置局面。高等教育学要想在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圈中确立自己的学科合法化地位,必须科学解析合法化、学科合法化与高等教育学学科合法化的内涵和外延,从而确立高等教育学学科合法化基础,推进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学科合法化和科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学立场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中应该坚持的一种思维、一种心态、一种气量、一种信仰。复杂性思维的复杂性、整体性、反思性、开放性四个特征给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启示,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特征是高等教育学立场提出的基础。高等教育学立场对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坚持本土立场、应对学科危机、完善学科理论、反思认知模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门学科,教育学的发展历程非常独特。教育学产生之时,普通教育兴起,教育学随之以普通教育为研究对象,以师资培训和学生培养为学科旨趣而迅速发展起来,其结果是教育学长期被等同于普通教育学。事实上,就在普通教育学兴起之时,伴随着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学前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一部分也同时兴起。但正像学前教育长期被划分在正规国民教育之外、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一样,学前教育学虽然名义上属于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但长期以来由于教育学几乎等同于普通教育学,学前教育学一直独自发展。二战以后,伴随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研究迅速兴起。20世纪70年代末,东西方学者共同提出了高等教育学这一概念。随着高等教育学的最终出现并逐渐成熟,目前教育学已面临“三分天下”的困局。在未来的学科建设中,能否破解学科分裂的困局,有机地融合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将成为教育学重建过程中走向学科统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研究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目前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尚缺乏大教育学的建构视野。新时代的中国教育学人,应进行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大教育学建构,使教育学既成为面向所有教育领域的教育学,又成为能涵盖各教育领域的大教育学,在每个教育领域,都形成独特的教育学中国话语。目前,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进行大教育学建构亟待突破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突破学校教育、基础教育领域;突破教育学学科界限;突破西方话语;突破抽象形式。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大教育学建构应当通过四方面路径:聚焦终身教育体系;立足大教育学学科视野;回归中国文化传统;扎根中国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3.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是什么,是其学科建设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从小学教育性质、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和高师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分析,厘清初等教育学与教育学、儿童学以及其他多学科的关系,以及对初等教育学学科体系本身的理解,我们认为初等教育学学科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学科目录当中,教育学既是学科门类,又是一级学科.这种制度安排导致教育学看起来很受重视(作为一个学科门类),实际上又非常不受重视(只有一个一级学科).在人类的知识系统中,关于教育的知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无论知识的生产者还是知识本身彼此间都存在显著差异.针对我国高校教育类院系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应该借鉴经济学、历史学和艺术学等学科发展与建设的有益经验,争取在下一次学科目录调整时,撤销教育学一级学科,增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的教育类一级学科.  相似文献   

15.
关于建构研究生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研究生教育学这一新学科,对研究生教育进行系统的专门的理论研究,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最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工作。研究生教育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不宜通过理论推导和逻辑演绎的方式来建构其理论和学科体系。在总结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坚持经验总结与理论抽象的结合、坚持借鉴与创新相结合是当前建构研究生教育学理论和学科体系较为现实的选择,也是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罗岩 《教育科学》2007,23(3):25-28
本文从分析我国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令人忧思的现状入手,明晰了课程目标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按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本着教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原则,提出了教育学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在此基础上对全面进行高师教育学课程改革,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终身教育学学科建设是新时代终身教育学内涵更新、终身教育理论研究深化、终身教育实践发展以及我国教育学学科体系完善的必然要求。建设终身教育学学科亟待解决终身教育学的概念界定、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学科定位及性质、体系等方面的问题。新时代建设终身教育学学科需要明晰终身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方向,明确终身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处理好终身教育学学科建设中的终身教育学研究和终身教育研究、终身教育学与终身教育实践、终身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以及终身教育学研究的中西关系,加强终身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外部保障。  相似文献   

18.
学科品性是一门学科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综合特征,是学科完整性、独立性的重要体现。教育学的学科品性是教育学在研究对象与方法、学科命脉与追求等方面表现出的稳定的综合特征,是教育学巩固自身学科地位的重要保障。生命品性、实践品性、历史品性与境界品性代表着教育学的学科品性,任何类型或派别的教育学说与实践都在一定领域和程度展现了上述四重品性。  相似文献   

19.
内在的理论体系与外在的组织建制是学科建设两大重要维度。作为“大科学”时代的新兴学科,研究生教育学应当采取“由外向内”的路径开展学科建设。在四十年的建设过程中,研究生教育学已通过“内外兼修”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绩。在组织建制上,形成了国家、省市二级专业学会、高校和第三方组织共同支撑的研究机构、依托自设二级学科搭建的专门人才培养单位以及专门的学术期刊;在理论体系建设上,明晰了研究生教育不同于其他层次教育的特殊性,并在基本理论研究、招考研究、课程与教学研究、质量评价研究以及战略规划研究方面形成了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未来研究生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应“外聚内观”:进一步汇聚合力,充分发挥各利益相关者的能动性,加强组织建制的建设;进一步以“前沿知识”为逻辑起点加强研究生教育学基本问题研究,推动分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研究相关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While the time-honoured one-to-one supervisory model of higher research degree training has its advantages, recent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model also has significant drawbacks, including its hierarchical nature. Nevertheless, this pedagogical model remains the default for higher research pedagogy. Using the discipline of music as a case study, where growing interest in practice-based research has lately demanded considerable fluidity in supervisory practices,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of one-to-one models of supervision. Drawing o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dialogue forums, survey data, the extant literature and observations of practices at selected higher music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Australia, the UK, Belgium and the Netherlands, it recommends and suggests ways to implement more ‘horizontal’ approaches to research pedagogy.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may impro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outcomes in higher research degrees in music and the creative arts, and stimulate a reflection of supervisory approaches more generally across the sec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