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王黎清 《云南教育》2002,(13):26-2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把原大纲中有关“听话、说话”的内容提出来,归并为“口语交际”,以突出语言的交际性。新大纲的这一修订,旨在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其要求比原大纲更高,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而且要“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它明确地指明了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功能及目标。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单元都单列了“口语交际”训练内容,这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凭借。除此而外,新大纲又作了这样的阐述:“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  相似文献   

2.
程晓丽 《新疆教育》2013,(9):118-118
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对应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因此,新课程中的口语交际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也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训练每个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具体的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本文初中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小学语文在新教材结构中编排了一种新课型——口语交际。新课标还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由此可见其重要性。学生通过口语交际,不仅能训练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规范学生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修养。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则能优化  相似文献   

4.
翻开小学语文教学修订版“大纲”,你会发现对过去的“听话、说话”要求改为“口语交际”。这一提法的改变 ,对学生的口语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训练每个学生听和说的能力 ,而且要求在具体的口语交流中 ,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一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敏、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能力。未来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 ,合作离不开思想、情感的交流 ,而口语交际是所有交流手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所以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当前 ,口语教学仍存在不少误区 :1.认识片面 ,以朗读代…  相似文献   

5.
罗秀娟 《新课程研究》2009,(7):101-101,104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不仅包括“听话·说话”训练的基本要求,还提出了“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参加讨论能说清自己的意思,有不理解的地方向别人请教,有不同的意见与别人商量”等要求。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强化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新大纲指出 :“小学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丰富语言的积累 ,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新大纲对口语交际不仅有总的要求 ,还对各年级段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就低年级来说 ,口语交际的要求是 :一、认真听别人讲话。听一段或一件简单的事 ,能复述基本的内容 ;二是学说普通话。能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愿意与别人口语交际 ,态度大方 ,有礼貌。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 ,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 ,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在每个复习之后 ,设…  相似文献   

7.
赵加胜 《学语文》2006,(4):56-56
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需要长期而大量的训练,可目前中学阶段专门的口语训练课时少,给学生的锻炼机会更是少得可怜。因此,我们要拓展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把训练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写作和口语交际都是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只不过前者是书面的,后者是口头的。既然两者关系密切,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有意识地把口语交际训练渗透到作文教学中。根据本人和他人的经验,我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相关尝试。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口语在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运用将更加广泛和频繁。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而当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差.参与缺乏主动积极性.语言不流畅,缺乏灵活机智的听辨能力,说话体态不自然比比皆是。浯文教学应根据交际情况.接应新课秤的要求.在具体的口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规范评议训练,  相似文献   

9.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和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它不仅仅是语言能力,还是一种做人的能力、交往的能力、做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口语交际能力则是人们在相互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采的待人接物、接受新事物、解决困难能力强弱的标志.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也安排了"口语交际",意义在于从小就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使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应利用现有资源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要求每个人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修订版大纲,将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 那么“口语交际”与以往的“听说训练”有什么区别呢? 1.听说训练是单向传递的。一人说,众人听,思维碰撞少。口语交际训练是双向互动的,不仅要求每个人听,还要求随时作出提问、回答评论等反应,交流的频率高。 2.听说训练可称之为“纸上谈兵”,是借助图片进行训练,语言的内容往往被图画框定,少有创新。而口语交际训练是“短兵相接”,其话题来源于生活,其形式是当面交流。因此,口语交际时就得考虑语言的准确性、临场应  相似文献   

12.
张继椿 《考试周刊》2013,(99):44-44
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语交际能力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素质教育改革浪潮中,语文功能有了新的定位。《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当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过去,语文教学十分重视口语训练.而忽视语言的生活实践交际功能。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的交际功能尤为突出。在口语交际训练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与人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这充分体现了语文的交际功能。口语交际正是小学语文教学围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所设置的一项教学内容。下面我就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和怎样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3.
李丽萍 《云南教育》2002,(25):27-28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成功的重要因素。新的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小学阶段应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的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1.通过课文复述,加强口语训练。复述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语句,将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学中让学生有重点地进行复述,使学生把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从而达到口语训练的目的。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4.
语言具有交际功能,能传递信息、沟通情感、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等。社会交际能力往往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是一项迫不及待的任务。新大纲在口语训练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柬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的、特殊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能力是人们生活于社会中的一种基本生活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在重视学生书面语言的训练的同时,又要重视学生口头语言的发展。为此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把原语文大纲中“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其目的显然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话态度和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16.
黄惠平 《广西教育》2007,(5A):32-3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因此,要加强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笔者认为可以让低年级学生在“玩”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口语交际处于“看图说话”式的单向活动,缺乏交互性;口语交际只局限于优等生,缺乏参与的全体性;教师只是口语交际的参与者,缺乏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要实现口语交际的训练目标,必须探寻与其相适应的科学方法,来“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18.
高庆雄 《甘肃教育》2005,(12):36-36
新课程语文教材.很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每一单元的综合学习都安排了口语交际训练.并把它和写作训练结合起来。但在教学实践的具体操作中.教师往往对口语交际缺乏足够的重视.对有目的、有计划的口语交际的教学投入较少。较之对写作训练的全力以赴而言.口语交际训练只能算是一点“点缀”而已。我认为这种态度和做法不妥,因为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没有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就投有真正意义上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新修订的小学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小学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任务:“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下面,试就如何进行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训练,谈几点我们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贺翠英 《考试周刊》2012,(75):43-43
语文知识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口语交际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生活。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口语交际题材,让语文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语文,摸到语文,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语文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语文是海市蜃楼而虚无缥缈。因此,在扎实训练学生掌握语文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努力优化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语文即语言,“语”指口头语,“文”指书面语,学语文就是学口头语和书面语,提高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文本于语”,口头语是书面语的基础,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们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口语交际时不知道说什么或想说却找不到适当的语言,只能用一些肤浅的、没有个性的语言来表达。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教师不仅要充分地利用课堂,还要充分地利用日常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利用口语交际课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法,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