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消息的结尾,历来容易被忽视。记者(通讯员)写稿,习惯于“倒金字塔式”的消息结构,即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摆在最前面,然后安排重要的、次重要的,到最后就剩下可有可无的东西了;编辑编稿,则可以从后往前删,删到哪里算到哪里。现在报纸上不少消息,根本没有结尾,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正因为如此,介绍新闻写作技巧的文章不可谓不多,但探讨消息结尾的文章却较为少见。与此同时,笔者在平日浏览新闻报道,常常有这样的感觉:看到新闻导语时感觉较好,读到结尾时会突然地感到生硬、乏力或尴尬。而在阅读欣赏那些脍炙人口的新闻名篇及“中…  相似文献   

2.
消息的结尾,历来容易被忽视。记者(通讯员)写稿,习惯于“倒金字塔式”的消息结构,即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摆在最前面,然后安排重要的、次重要的, 到最后就剩下可有可无的东西了;编辑编稿,则可以从后往前删,删到哪里算哪里。现在报纸上不少消息,根本没有结尾,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正因为如此,介绍新闻写作技巧的文章不可谓不多,但探讨消息结尾的文章却较为少见。因此,笔者在平日浏览新闻报道,常常有这样的感觉:看到新闻导语时感觉较好,读到结尾时会突然地感到生硬、乏力或尴尬。而在阅读欣赏那些烩炙人口的新闻名篇及“中国新闻…  相似文献   

3.
与开头一样,现场短新闻的结尾方式也比一般的新闻灵活许多,大致有三种基本形式:平收式、议论式、情意不尽式。(一)平收式平收式的结尾讲究顺乎自然,新闻事实叙述完毕,文章也自然结束。其中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完全自然而止,比如《经济日报》1990年2月21日《专员田间考县长》一文,该文叙述了地区专员考县长铺地膜技术的有趣场面,最后有两位县长铺得不错,要求专员打分,文章写道:“‘不给你们满分,打80分吧。’孙庚午回答。大家又笑了。”事情告一段落,文章也就此而止了。第二类带有总结性质,展示和罗列结果,如《经济日报》1989年11月2日“零点行动”结尾说。“凌晨2时,‘零点行动’胜利结束了。总指挥部有关负责  相似文献   

4.
全媒体时代,很多媒体开始将数字动画技术运用到新闻报道中,以虚拟技术去呈现那些镜头无法捕获,却又需要还原的重大新闻现场.这种动画技术的新闻呈现可以被称为动画新闻,它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但动画在实现了新闻报道形式创新的同时,依然要受到新闻规律的制约.因此,有必要分析数字动画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和原则,保证动画新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翻开报纸,读者在看文艺报道时,他们的目光总是被不同凡响、颇有特色的报道所吸引,而对于那些虽具有新闻“五个W”,但却没有文艺报道特色的报道却不屑一顾。这就向我们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文艺报道的特色是什么?怎样才能突出广艺报道的特色? 文艺报道和政法、工业、农业、财贸、科技等方面的报道一样,是新闻报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文艺报道必须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但  相似文献   

6.
进行式报道,顾名思义,就是指能够真实、及时、准确地反映新闻事物发展变化历程和规律的新闻报道。进行式报道是相对于结论式报道提出来的。我们过去的某些新闻作品,常采取下结论的方式,而不去报道那些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新闻事实。由于客观世界纷繁复杂,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由于采写时间、采写地点、采写条件、采写方法和采写作风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结论式报道往往有下列弊病:一  相似文献   

7.
从事新闻报道多年,其乐融融。然而近年来竟接连发生了一些不该发生的事,却令我苦恼、困惑。“短”新闻惹来的麻烦短新闻的好处,自不待言,因为我们历来提倡短新闻。但编辑在处理短新闻时,要短得适度,如果一味求短,不顾及新闻事件全貌,只报道其然,不报道其所以然,就会给撰稿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1991年10月,我采写了一篇题为《二七车辆厂10  相似文献   

8.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除了有个叫得响的开头,还得有一个精采的结尾。这样,才能让读者爱不释手,欣赏你的佳作。写好结尾,能使新闻作品富于严密的逻辑性,给读者以完整、丰满的印象。穆青同志曾在《关于新闻改革的一点设想》一文中,提醒大家:“新闻报道不仅要注意开头,还要注意结尾”。结尾是通常新闻结构中导语、背景、主体、结尾、标题五个组成部分之一。上乘的新闻结尾,不仅可以深化主题,而且还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引起思想上的共鸣。要让新闻结尾具有深化主题、强劲有力、含意不尽、耐久回味的效果,应当掌握以下几点。紧扣事实不空…  相似文献   

9.
短新闻写作初探贺治国改革开放的时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一般无暇去顾及那些长篇大论,而是有目的地选择精短的新闻阅读。同时.报刊信息量增大、不可能都发长篇新闻报道。更多的是需要短新闻。这就给新闻写作提出了新的命题,向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的报纸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和品位?就报纸版面来讨论这一问题,当是要让那些好新闻尽量地多登,全登;而那些质量不高的“劣质新闻”,则尽量少登,尽可能不登。究竟哪些是不该见诸于报纸版面的劣质新闻呢?笔者认为:(一)没有时效的“冷饭新闻”。新闻最忌“炒冷饭”。但现在却有一部分报纸中的文章在“炒冷饭”:A:有相当一部分消息的“时间要素”是“去年以来”、“截至日前”、“近半年  相似文献   

11.
《新华日报》在今年第一季度发起短新闻竞赛活动,从奖励写短新闻入手,大力改革新闻报道,这是值得称道的。早在三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就要求我们“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列宁把新闻称作“电报文体”、“电讯体裁”,并且毫不掩饰地说:“写长了我根本不看,一定不看。”胡乔木同志在一九四六年曾建议。报纸上的新闻要有五分之四是五百字左右的。《新华日报》举  相似文献   

12.
《晋书·顾恺之传》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恺之)尝图裴楷像,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面颊上添三毛,确是不算多,但画中人像却由此而“神明殊胜”,真是一件花力气不多而收效甚大的美事。试想一想,如果我们的记者能把大画家顾恺之的这一手段学到家,用于消息的写作,岂不妙哉! 我们一些人对于消息的导语写作一向很重视,而对于结尾却往往不是这样。有的甚至根本不屑以写结尾。认为消息的结尾本来可有可无。虽然,有些消息是可以没有结尾的,但这不应成为所有消息不写结尾的理由。而且从广义角度看,凡文有头就有尾,那种被认为没有结尾的消息其实也有结尾,它最后面的文字就是结尾。当然,这里在说到“颊上添毫”的方法时,我们仍然是从狭义的角度、针对那些有结尾的消息来说的。  相似文献   

13.
问:你在《新闻写作概要》一书中,说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有四条,即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新闻报道的思想性、新闻报道的时间性和新闻报道必须用事实说话:而《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却把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概括为“真、新、快、短、实”这两者有何不同,为什么说法不一样?答:我过去在新闻教学中大多讲《概要》一书中列的四条。前几年新闻界关于新闻报道的思想性有些议论,有的人认为新闻只是提供情况,沟通信息,不要多讲思想性;多讲思想性也容易带来在新闻中堆砌政治术语以至于空话大话等弊病。这种看法也有一些  相似文献   

14.
何鸣鸿 《军事记者》2006,(12):21-22
配发式评论是指为新闻报道配发的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个人署名评论、短论、编者按、编后等,本文只谈其中的本报评论员文章,因为在实际工作中,评论员文章我们用得较多但又比较难把握。配发式评论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依托报道。评论选题要源于新闻,应以所依附的新闻报道为主要依据,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提炼报道思想,并合乎逻辑地引申、生发出自己的中心论点,避免误读或误解新闻;二是“跳出来”超脱报道。评论立意要高于新闻,不能拘泥于新闻事实或报道思想,就事论事地表态、评价,而应该深化、升华或补充新闻主题。依托报道相对简单,比较容易做…  相似文献   

15.
新闻角度是指作者站在不同位置,从不同的侧面,从一事物同他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比较,去报道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个性特点和思想意义。构成事物的诸因素和各个侧面,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那些因素,那些侧面会给人以新的感觉,新的启示,新的教育,新的指导,选择那个侧面更鲜明、更能扣响读者的心弦,就可以选择那个侧面作为新闻报道的角度。  相似文献   

16.
目前,仍有不少党报的会议报道处于读者不喜欢、领导不满意、媒体人自身也不欣赏的尴尬境地。由于各种原因,党报上那种"领导很忙"的会议报道过多过滥,那些虚话套话场面话、八股文章式的新闻越来越多,人民群众不爱看,斥之为"正确的废话",十分期待改革有关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新闻报道。其实,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运动时就主张报文宜  相似文献   

17.
会议新闻本是新闻报道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近年来,它的名声却一天不如一天。改革会议新闻的报道成了新闻业务研究的一个课题。 改革会议新闻不是废除会议新闻。长期以来,参加会议一直是我们获取新闻或新闻线索的一条重要渠道,过去如此,现在甚至将来也会是这样。我们要革除的应该是那些空洞乏味、言之无物的会议,对这些会议,新闻界应该坚决地说:“不”。同时,对那些能为我们提供新闻或新闻线索的有效会  相似文献   

18.
金鸣  金真 《军事记者》2006,(11):15-15
一出好戏,不但应有好的开头,还需有好的结尾,这样才能吸引观众,让人依依不舍。同样,一篇好的新闻作品,除了有个引人人胜的开头,还应有一个精美的结尾。这样,才能让读者对其爱不释手。我们知道,写好结尾,能使新闻作品富于严密的逻辑性,给读者以完整、丰满的印象。许多老新闻工作者经过大量的新闻实践后。总结了这样一句话:写新闻要“龙头、猪肚、凤尾”。要使自己的新闻作品的结尾成为凤尾,邪就得善于创新。紧扣事实不空泛笔者认为,新闻结尾应该紧扣新闻事实脉络不空泛,要有点睛之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眼下,我们经常看到有的新闻结尾写的是一套比较原则的话,给人以空泛的感觉。比如,报道某项新制度落实的情况,结尾时有的记者或通讯员喜爱用这样的套话:“推行这项制度后,进一步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等等,这就未免流于空泛。新闻要用事实说话。1980年全国好新闻《随县县委书记走访包产户》,其结尾是这样写的:“消息传开,干部社员高兴地说:有县委书记撑腰,我们广开致富门路的胆子更壮了。”县委书记走访并鼓励包产户,解除了干部群众的思想顾虑,这点由老百姓自己说出来,显得亲切、自然和实在。结尾的内容要有事实,但这个事实最好不是一般的具体事实,古人强调“收结恒须紧张”,“收处须有完固之力”。新闻的结尾内容要有所浓缩和集中,主题思想应凝炼和有所升华。获1981年全国好新闻的《短秤一两赔罚一斤》结尾是:“信誉赢得了顾客,黎家肉担经常出现顾客排队购买现象,生意好不兴旺!”写进结尾的这个事实就很有概括力,出色地起到了结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赵乃政 《新闻窗》2011,(5):54-54
好的新闻报道,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就是新闻的主题。新闻主题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是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它犹如一条红线,贯穿通篇。新闻报道有快、短、新、活的要求,但同时也有对"深"的要求。新闻之"深",就是要求文章要有深刻的主题,有鲜明而独到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用“虎头蛇尾”这句话批评某些人办事前紧后松,不能始终如一。在新闻评论的写作上,也时常出现“虎头蛇尾”这类毛病。有的同志写文章的开头倒很认真,反复琢磨,精雕细刻,但对文章的结尾却很不讲究,甚至根本不去思谋。需要明确认识:如何写好评论文章的结尾,也是研究评论布局这个专题中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