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荒漠化的防治”是“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这章内容的第一节,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是必修模块3的第二章,整个必修模块3是以研究区域发展和区域建设以及区际之间的联系为主要内容。从内容上看,教材安排遵循区域环境是区域发展的基础,而区域发展又会对区域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模块《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如细胞学、染色体和有丝分裂的基础之上,并与第一章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密切相关,因此,其在模块二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通过对减数分裂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选取新旧人教版必修化学教材中“物质的量”这一节内容作为研究对象,从课程标准、内容编排、模块设置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教材更符合化学“素养”养成的要求。基于新教材的优点,对本节内容从核心素养角度提出教学建议,为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教材分析“减数分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第一部分的内容。本节包括:(1)什么是减数分裂?(2)精子是怎样形成的?(3)卵细胞是怎样形成的?(4)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有何异同?其中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是本节的重点,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和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的辨析是本节的难点。由于本节知识基本概念多,理解难度大,需要前后花  相似文献   

5.
一、课标要求 本节内容,学生将学习利用函数的性质求方程的近似解,体会函数与方程的有机联系.课标在必修模块1“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中,对“函数与方程”提出如下要求.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广东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材《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材对本节内容的定位是,让学生在使用智能处理工具的过程中,对智能处理工具进行初步体验,并形成感性认识,进而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同时也为选修模块“人工智能初步”做铺垫。  相似文献   

7.
本节内容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涉及文件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分析 《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是广东教育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必修模块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它在“信息的获取”部分占很重要的地位,也是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环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掌握搜索技巧的重要性,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几何概型”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课程框架中必修3模块第三章第三小节内容,是新增加内容之一.课程标准将其定位为信息化的现代社会“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已经成为一个未来公民的必备常识”,但在要求上是“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会进行简单的几何概率计算”.教学上的基本要求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简单化、机械化,恰恰相反,本节内容是极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将三维目标有机融合的重要载体,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弹力》是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程必修1中第三章《相互作用》的第二节内容.必修1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共同必修内容,该模块的概念和规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有关的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在该模块的学习中,学生将在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初步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从中体会物理学的思想.可见,"内容的基础性,实验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从2010年秋季开始在全省范围内高中推广使用新课程教材,就化学学科来讲为 “8模块”模式,这一课程结构由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化学”等8个模块构成,对应的检查方式有学分制和高三高考。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体系有了较大的调整,它把主要内容在“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中来了个大杂烩,即面面俱到,而后面六个模块的教学则不分先后顺序,相对比较独立,把主动权给了学校和学生。  相似文献   

12.
刘艳霞 《考试周刊》2011,(14):176-177
一、教材依据 鲁科版《物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 二、设计思想 (一)教学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一的内容标准涉及本节内容的有:"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区分矢量与标量,用力的合成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6年9月福建省全面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以来,现在已经进入了第五个年头,大部分的学校在地理“必修1”和地理“必修2”两个模块教学的基础上,开始进入地理“必修3”模块的教学。“必修3”的教材编写是在“必修1”和“必修2”基础之上展开的,是对地理环境区域的研究,也就是说“必修3”的教材内容更注重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应用研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14.
1问题背景 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排列组合为理科选修2—3中的内容,那么在必修模块中,缺少了排列组合怎样进行概率的教学,我们在概率教学的理念上应有怎样的变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明确地指出:“概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一节的内容需重点掌握生态工程遵循的五项基本原理,应结合课本给出的案例,通过案例理解原理,通过原理分析讨论案例。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生态学、系统学和工程学的原理。其中前四个原理可结合必修模块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中的内容来学习,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应用计算机网络结构示意图,重在理解“结构决定功能”,“总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  相似文献   

16.
一、授课内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模块中的第五章第四节第二课时中的第一个问题“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课,主要阐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对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特征的高度概括。这节课内容是对本模块中生态学相关知识的总结和概括,它在一定程度上渗透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思想,有利于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点击课标以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区域差异。设计思想必修3是在必修I讲述自然地理和必修2讲述人文地理之后的第三个必修模块。本册地理学中的区域研究,往往是前面两册书中所学地理规律与地理原理的应用,如本节课“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就是必修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在实践中的应用。区域地理是研究不同范围、不同层次区域特征的形成,是地理环境各要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简单地由某一地理要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陈向阳 《学语文》2011,(5):59-60
纵观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至必修5的“表达交流”部分的内容,基本是各种写作技巧的点拨:5个模块共20篇短文。就有17篇指向写作方法。时下纷纷“亮相”的各种作文指导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素材大全”到“细节描写”,应有尽有,各显神通,可谓“万紫千红总是春”。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该节分为两课时教学,本课为第一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并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