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译是一种涉及语言、文化和背景知识等多方面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本文从跨文化语用学角度,以李清照诗词《声声慢》为例,分析在诗词翻译过程中如何达到语言语用等效和社交语言等效问题,并提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挖掘原文的文化底蕴,选择适当的译词,才能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的同等语用效果,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语用翻译则是语用学运用于翻译领域的结果.语用等效包括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两个层面上所达到的等值效果,使用语用等效原则可以解决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出现的问题,防止语用失效.从语用学角度来认识翻译的社会功能并以语用对等为原则进行翻译转换,是克服文化障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语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文化语用学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学科.本文分析跨文化语用学的渊源、传统的研究取向,提出其新的研究范围、跨文化比较的方法,探索跨文化语用学视野下的跨文化误读与跨文化传递,并提出跨文化语用学研究走向从语义、语用、文化、交际等跨文化语用层面进行动态的实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塔里木大学、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和喀什师范学院为样本,对新疆高校汉维民族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禁忌语语用失误的现状进行实证调查,并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角度,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对比分析,探讨汉族和维吾尔族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各自禁忌语语用失误产生的具体原因,找到相应的解决策略及措施。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汉族和维吾尔族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各自禁忌语语用失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首先他们都严重缺乏禁忌语相关的语言知识及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而产生了禁忌语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其次汉维民族大学生各自母语的语用迁移和高校语用教学的缺失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高校汉维民族大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禁忌语语用失误,因此,民族高校应该加强禁忌语相关语言和文化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同时尽可能设置汉维民族跨文化交际禁忌语语用学通识课,以提高汉维民族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徐敏 《文教资料》2009,(30):56-58
在国际化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翻译成为跨文化交流、理解、沟通的重要活动。本文探讨了翻译的跨文化交际目的,以语用学的语用失误理论为指导,分析了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并从语用等效方面探讨了应对跨文化翻译障碍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语用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领域涵盖了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方面,其中以语用观下的语言学研究最为盛行。而跨文化语用学中的语境预设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研究对翻译研究与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必然涉及到话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问题,即语用问题.作为跨文化语用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对翻译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本文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了言语行为语用研究在语用等效翻译上的应用,提出跨语交际的翻译需要遵循的是语用等效原则,即言语行为理论中等效传达言外之力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热词的考察和分析,提出在把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翻译成英语时,应该以文化翻译观为指导,采用异化的策略,适度运用中国英语,从而使中国文化尽快走向世界,真正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系统中的一员。同时具体分析了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中国英语社会及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交流的媒介。语用学关注的焦点是语言的使用者以及使用的环境。而语言的使用又受到诸多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必须关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用暗示。本文将通过相关例证来陈述跨文化语用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指示语(deixis)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人称指示语内隐含着诸多文化特性,人称指示语隐喻形式机制是通过将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拉大或缩小来实现的。英语三种人称指示语的语用范畴不同,其隐含的文化特性也各有差异,研究人称指示语的文化隐喻有助于掌握其语用原则以及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