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针对鲁科版(2019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材中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实验存在试剂用量大、开放体系有二氧化硫逸出及拆卸装置时有二氧化硫泄露的不足,文中对该实验进行了绿色化微型化创新设计.利用倒吸原理分开对发生装置和性质验证装置进行尾气处理,较为彻底地解决了装置内二氧化硫逸出和泄露问题.微型化创新设计实现了试剂用量小、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化学实验要求.该创新设计还适用于高中其他常见有毒气体(如Cl2、N02、NH3等)的制备和性质实验.  相似文献   

2.
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以及二氧化硫的性质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两个知识点。通过改进铜与浓硫酸反应及二氧化硫性质的联合实验装置,可达到实验时间快、现象明显、反应可控、无污染的效果。不仅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浓硫酸与铜反应的产物之一硫酸铜,而且同时验证了另一个产物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还原性、氧化性以及作为酸性氧化物的性质。通过加热对比现象,可以使学生对二氧化硫的不同性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此外,该联合实验还实现了实验时间短、现象明显、一体化、微型化、绿色化和可重复性强的实验要求,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二氧化硫的制备与性质实验的一些不足作改进.将二氧化硫的制备与多个性质实验及尾气吸收等结合在一起进行一体化设计,使整个实验装置密闭、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几乎无二氧化硫气体残留.该实验集微型化和综合性于一体,既节约试剂、现象明显,又可控速率、有益环保.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硫性质的创新实验鄂南高级中学(437000)蔡文琳一、实验目的1.通过改进传统型的喷泉实验,提高喷泉实验成功率。2.通过二氧化硫的喷泉实验体现二氧化硫漂白性、水溶液的酸性及氧化性、还原性。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实验装置三、操作...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硫的性质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二氧化硫的"酸性"、漂白性、还原性与氧化性.为完成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教师需要携带SO2等气体的发生装置以及有关性质实验用品,不仅实验过程繁琐,而且容易造成污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设计了简易实验装置,优化了SO2的系列实验并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注射器、输液管和青霉素小瓶,设计了一套用于气体制备和性质研究一体化装置,可以用于氯气、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教学。装置具有气体产生量可控、性质检测实验现象明显、尾气处理方便、实验教学过程安全环保、节约资源等优点。学生可借助装置自主设计并完成实验,还可用于探究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问题。中学化学实验微型化,能够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意识,提高探究能力,继而有效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中乙炔制备及性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对试剂和装置进行了改进与创新。改进后的实验充分利用了医用和生活材料,具有新颖、环保和趣味等特点,体现了微型化、一体化的实验设计理念,增强了实验的教学功能。改进后的装置同样适合于二氧化碳等"固液不加热"型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气体、还原性、氧化性、漂白性)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很多改进实验都存在装置复杂、耗时长、无法消除污染等缺陷。为使二氧化硫化学性质实验符合"绿色化学实验"理念,短时间内更多地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有关化学知识并培养实验创新能力,笔者经过研究,设计出一套既能验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同时又可以继续开展独立性质探究的实验装置,达到了简单高效、节约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乙炔制备与性质检验实验存在装置组装和操作繁琐、试剂用量大浪费多、反应剧烈不可控、尾气污染环境等问题。现有改进实验主要从仪器的简易微型化、装置一体化、试剂微量化等方面进行改进,其改进效果有目共睹。但现有改进实验在微型化方面还略有欠缺,故基于对实验室多形管的观察组装了一套可用于乙炔的制备和性质检验一体化的微型化的实验装置,经多次检验,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见仪器水槽、漏斗、废旧胶囊塑料板、一次性注射器等设计一体化实验装置,用亚硫酸钠固体、70%浓硫酸实现二氧化硫的现制;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石蕊溶液、品红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药品同时检验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漂白性和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改进装置气密性好、普适性好、操作简单、药品微量化,方便进行分组实验,避免了利用试管进行实验时需多次操作收集大量二氧化硫或者定制仪器一次性检验二氧化硫全部性质的弊端。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的二氧化硫探测器结构复杂、维护要求高、价格昂贵、数据传输距离受有线传输通信方式的限制、监控人员无法从有害的环境中完全脱离出来、工作效率低下、人员配置存在浪费等问题,提出了一款基于GPRS无线通信模块和电化学传感器的二氧化硫探测器的设计方法。使监控人员从有害环境中完全脱离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人员的优化配置。电路结构简单,在保证系统精确度和实时性的情况下,降低了制作成本。  相似文献   

12.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实验.在分析相关的大量实验理论和反复实践操作的基础上,设计不同的实验装置,将Na<,2>O<,2>分别与干燥和湿润的CO<,2>发生反应,并在文中详细介绍实验原理、现象以及操作过程,最后简要阐述实验的创新点.  相似文献   

13.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nanometer titanium dioxide particles and effect of preparing TiO_2/P (St-co-DVB) composites by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are described. To introduce vinyl group onto the surface of titanium dioxide particles, the titanium dioxide particles were surface-modified with a silicane coupling agent, methacryloylpropyltrimethoxysilicane. Polymer encapsul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either modified-titanium dioxide particles or unmodified-titanium dioxide particles was carried out by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divinylbenzene in ethanol medium with polyvinylpyrroli-done as stabilizer, and 2, 2'-azobis( isobutyronitrile) as initiator. The modified-titanium dioxide was analyzed with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UV-Vis spectrophotometer,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transmission microscope. The polymer encapsulation of modified-titanium dioxide and unmodified-titanium dioxide particles was confirmed with FTIR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unmodified-titanium dioxide, modified-titanium dioxide is more suitable for preparing inorganic core/organic shell composites.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定量计算中国1991~2008年各部门终端化石燃料燃烧的CO2排放量及其变化轨迹基础上,利用LMDI模型,将CO2排放定量分解为下面五个因素:经济发展、部门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耗强度、碳排放系数。分别考虑这五个因素变化对中国CO2排放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991~2008年间,中国化石能源燃烧CO2排放量年均增长率约为6.1%。促进中国CO2排放增长的核心因素是经济快速增长,而抑制CO2排放增长的因素主要是能耗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15.
Gas chromatography (GC) analysis of sulfer dioxide is challenging because SO2 is a highly mobile and chemically active molecule. For the conventional GC method with flame photometric detector (FPD) and direct-injection, it is often ineffective particularly when the SO2 level is as low as on the trace level. In this paper, a modified GC system integrated with an adsorption-desorption device was developed to detect the trace SO2 impurity in H2 fuel. Adsorbent GDX-502 is used in the adsorber to adsorb/collect SO2 from the sample gas and desorb/release it in a concentrated flow so that the conventional GC at downstream could detect it with an acceptable accuracy.  相似文献   

16.
基于STIRPAT模型,运用面板回归方法,定量分析东部10省市的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行业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石油石化类行业对二氧化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而金融业对二氧化碳排放略有降低作用;城市化率提高会促进二氧化碳排放。为尽快形成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发展模式,地方政府需要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二氧化硅的粉碎、活化、使之能在橡胶行业替代钛白粉;对添加二氧化硅粉末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二氧化硅粉在橡胶行业可以替代30%的钛白粉。  相似文献   

18.
To understand the absorption mechanism of nitrogen dioxide into a sodium sulfide solution, a stirred tank reactor with a plane gas-liquid interface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hemical absorption rate of diluted nitrogen dioxide into sodium sulfide solution. The absorption rates under various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measured and the effects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n nitrogen dioxide absorption rate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range of this study, nitrogen dioxide absorption rate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sodium sulfide concentration, nitrogen dioxide inlet concentration, and flue gas flow rate, but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oxygen content in flue gas.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环境下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及其稳定性,试验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为测试菌株,采用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压缩雾化法和平板计数的方法,对二氧化氯的杀菌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菌液密度为5×10^6 CFU/mL的条件下,90 mg/L的二氧化氯作用5 min,即可对测试菌株达到100%的杀灭效果。不同的pH值、温度及不同浓度有机物存在的条件下,二氧化氯同样具有极强的消毒效果。雾化的二氧化氯对空气自然菌及雾化菌液气溶胶的杀灭效果同样可以达到100%。试验表明二氧化氯作为一种高效、稳定的广谱消毒剂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该文设计了聚二甲基硅氧烷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和增稠性能实验。分别复配了不同浓度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助溶剂煤油体系,研究了其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溶解和增稠规律。结果显示:聚二甲基硅氧烷具有较好的增稠效果,而助溶剂煤油可以有效降低聚二甲基硅氧烷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压力。该实验有助于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相态的变化,提高学生对超临界流体的认识,显著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