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应该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学校永远对所有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的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本文主要对适合学生发展的高中数学教育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教师却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努力探寻学生的潜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泰州市教育局组织的“洋思3日”使我受益非浅,戴荣同志的《洋思经验——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使我对洋思的经验有了全面深刻系统的了解。给我最大的启发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洋思初中的教育理念,“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是洋思转变差生的成功秘绝,“尊重全体,面向未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洋思初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核心经验。笔者认为洋思初中为了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为其一生的发展量身打造。他们的做法使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相似文献   

5.
青县树人中学是一所年轻的学校,我们提出了"以人为本,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办学理念,提出"让每一位学生在树人中学都尽可能受到最好的教育,取得其本身所能取得的最大程度进步"的办学目标,通过打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使学生尽情享受学校提供的全面和谐的优质服务. 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育人环境 在校园环境建设上,我们打破了常规的一成不变的、静止的模式,在我们熟知的领域里挖掘出新的教育资源,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树人中学的校园建筑讲究功用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既各具特色,又风格和谐统一.校园中创设美的庭院供学生休憩、欣赏,努力达到四季有景:即春有鲜花,夏有荫凉,秋有果香,冬有深绿.  相似文献   

6.
作为教师,作为学校,都要对学生进行“塑造”,但学生毕竟与泥团木块不同,他们无法随学校与教师的心愿成为理想的“泥塑木雕”。所以,必须创造适合学生的“塑造”方式,否则,既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发挥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并不是对学生作无原则的迁就和迎合,它是由教育自身的规律和时代发展到今天的需要所决定的。就教育自身的规律来说,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适合学生的需要,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不能让学生的自我价值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  相似文献   

7.
要回答"现行教育撕毁了什么",我们必须首先回答"办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如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如何办让每一个孩子都满意的教育"这些根本问题。办让每一个孩子满意的教育就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使所有学生都能接受适合于自身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杰出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要"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简单的一句话,切中了教育的根本和要害。基于"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认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学生与教育的关系问题,历来在教育界争论不休。捷克的夸美纽斯、法国的卢梭、美国的杜威都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而英国的洛克则认为应以教育为中心。我国也就“师本”还是“生本”问题争论了许多年。新课程标准的出台,让这种争论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结果——那就是我们的教育要适合学生的发展,让教育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有利于学生主体发挥潜能、发展素质、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进而使学生能适应时代的特点,迎接时代的挑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具备各方面的能力。吕叔湘说过:“学习语文不…  相似文献   

10.
从2012年9月份开始,我校教师例会就组织全体教师观看冯恩洪教授《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讲座的光碟。这是冯恩洪教授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对中国教育的理性思考与展望。他在讲座中指出: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而由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走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一场革命,是一场告别书本中心走进学生发展为本的革命,是一场教育的深刻变革。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关键的关键是要研究学生,使  相似文献   

11.
《海南教育》2013,(2):71-71
<正>从2012年9月份开始,我校教师例会就组织全体教师观看冯恩洪教授《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讲座的光碟。这是冯恩洪教授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对中国教育的理性思考与展望。他在讲座中指出: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而由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走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一场革命,是一场告别书本中心走进学生发展为本的革命,是一场教育的深刻变革。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关键的关键是要研究学生,使  相似文献   

12.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有一句话引起了编辑的注意: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指明了一个方向。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这一个。他们的天赋和秉性、兴趣和爱好,千差万别,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他的认知能力、兴趣与关注点也是不相同的。一旦教育太注意统一性,忽略差异性;只强调共性,而忽视了个性的时候,教育就成为了禁锢,禁锢了学生发展的自由和成长的无限可能。打破禁锢,创造适合的教育,是适应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育人为本的实践体现。只有适合的教育,才能让学生在校园里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本期我们特地策划话题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邀请成尚荣研究员和王建辉校长,分别从理念和实践谈谈如何创造适合的教育,也欢迎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加入到研究和探索的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的教育?从深圳宝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创办股份制公司再到浙江义乌职业工商学院的千余名学生淘宝上开网店,适应社会、就业无疑成为了学校提倡的融入在教育中的理念和新型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北京十一学校在多年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本文分析了此理念的内涵、理论依据及实施条件,并结合北京十一学权的实际,探索了实施“创造适合学生教育”的许多具体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释放学生的最大潜能,使他们能主动追求和实现个人的价值。文章阐述了浙江省上虞市城南中学“以人为本,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办学理念与实践,在营造适合学生的环境,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师,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等方面,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与深入的实践探索,为普通高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有越来越多的教师重新审视并重新定义课堂教学。有的教师就认为,教学是师生合作探究的一种活动,并进一步提出要把这种探究对话当作产生思想、创造知识的过程。还有的教师认为,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要让教学变成儿童研究的平台。这些观点的侧重点不同,但努力让课堂更适合学生的发展这点却是相同的。对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也一直在思考:我们该如何遵循教育规律,构建和谐、民主、探究的语文课堂,来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呢?一、建立共同体:让学生在学习中互动要适合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我认为建立"学习共同体"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观念,其内涵可概括为相互联系、相互融合、有机统一的"四性教育",即开发性教育、发展性教育、层次性教育和主体性教育。   现代教育本质论认为,教育应同时具有两种功能,满足社会和个人发展的两种需要,并且这两种功能是有机统一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即以此作为理论基础。首先,作为学校教育,本身具有社会功能;其次,强调教育在发挥其社会功能的同时要注重个人发展,重视提高学生的素质,以发挥教育的促进个人发展的功能。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内因和外因统一的哲…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的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  相似文献   

19.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出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要创造出适合每一名学生的教学,使得每名学生都能够在这样的教学方法的指引下逐步提高自身的能力.小学教育是学生一生学习的基础,教师就需要努力创造适合每一个儿童的教育,要认识到小学生蕴含着巨大的潜能,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创造出适合每名学生的数学教学方法的时候,还需要来锻炼学生对待事物的态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一种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从  相似文献   

20.
纵观当今的学生评价。大多是由教师依据“一定的标准”甚至个人的意向,对学生作出评判,学生无权选择也极少参与评价。如何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评价成为学生前进的“加油站”、发展的“推进器”、个性的“生长点”呢?我以为应创造适合学生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