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传统信息系统采纳模型,结合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相关理论,从一般技术因素、特定技术因素、用户心理因素和社会影响因素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个整合的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并且采用SPSS 17.0和PLS结构方程软件对模型和假设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感知移动性、用户创新性、感知信任和网络外部性是影响用户采纳移动图书馆的主要因素,而感知有用性、感知货币价值和社会规范对用户采纳移动图书馆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针对已有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之间的不一致问题,对该领域相关实证研究加以梳理和再分析。以明确影响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一般性因素在程度和方向上的差异。[方法/过程] 利用元分析方法,通过系统收集与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献,梳理和识别影响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的关键因素。从移动图书馆的知识内容特征、技术媒介特征、用户个体特征和接受情境特征等4个维度构建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因素模型。[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影响我国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的主要因素为:感知有用性、任务-技术匹配、感知质量、感知易用性、便利条件、个体创新、自我效能、社会影响、主观规范和感知成本等10个因素。其中,感知成本和任务-技术匹配对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的影响不显著,个体创新和自我效能对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的影响最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是影响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最显著的变量。  相似文献   

3.
众多学者都对云计算用户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但不同的个体研究得出的研究结论在程度和方向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鉴于此,本研究采用文献定量分析的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20篇相关实证研究文献共8508个独立样本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云计算用户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信任、个人创新、社会影响和云计算自身特性,其中感知有用性在所有因素中对采纳行为的影响强度最大,而感知风险则对云计算用户采纳行为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同时本文对影响采纳行为的各个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通过元分析得出了对云计算用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一般性结论,为日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并为个人、企业、政府等机构的云计算采纳给予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6,(17):20-26
T2O模式是由O2O模式发展演变而来,目前尚处于探索初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商业运营方式。本文以研究电视用户采纳行为为视角,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结合创新扩散理论、感知风险理论、网络外部性理论共同构建T2O模式下电视用户采纳模型,剖析影响电视用户采纳T2O电子商务模式的因素。研究表明,网络外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兼容性、可观测性显著影响电视用户采纳对T2O模式的采纳。结合研究结论,对T2O模式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使用移动图书馆的行为意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移动图书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以技术接受模式为理论基础,识别了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成本、使用态度、使用行为意向5个变量,进而提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成本、使用态度、使用行为意向变量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假设,最终形成高校学生对移动图书馆使用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在对武汉市高校学生问卷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对使用行为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同时感知有用性还分别对使用态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正向显著影响关系,感知成本对使用态度有显著负向影响,使用态度对使用行为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为了顺利实现移动图书馆的推广需要注重其有用性和易用性,最大限度降低其感知成本。  相似文献   

6.
公众对移动政务服务的采纳是移动政务成败的关键。以TAM和IDT为基础,结合移动政务特点,构建移动政务公众采纳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对研究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感知信任、感知成本、感知易用性、相对优势、相容性、自我效能、主观范式是影响公众采纳意向的重要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给出提升移动政务公众采纳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Davis经典TAM理论及其扩展,并结合前人对感知娱乐性和感知成本的研究,提出个人移动服务用户采纳模型。将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各种各样的增值业务归纳为四类,即交易类、即时通信类、娱乐类和信息类。通过问卷回收的有效数据,对个人移动服务采纳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服务,其用户采纳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各有特点。其中对这四类业务用户采纳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是感知代价、感知有用性、感知娱乐性和感知有用性。  相似文献   

8.
从知识付费行业研究报告来看,2017年知识付费热度持续上涨,且付费经济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但目前学界和业界关于知识付费的讨论仍集中在模式探寻与审视层面,关于知识付费用户行为的调查研究甚少,而倾听、了解受众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因此,本研究以在校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探究用户知识付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结合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感知风险理论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个人创新意识、主观规范、感知风险性以及感知性价比六个影响付费意愿的因素.结果发现,自变量整体对因变量具有解释力,其中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性价比对用户付费意愿存在显著性积极影响,感知易用性和主观规范与用户付费意愿存在显著相关性,但无明显的积极影响,个人创新意识和感知风险性对大学生知识付费意愿不存在明显影响.在未来,知识付费行业的生产者应该更加注重用户对于付费产品的期望和偏好,与此同时,"数据墙"的收费模式——将信息代替金钱作为交换信息的货币——可以成功的弥补巨大的成本和用户不具备支付能力或不愿意付费之间存在的巨大落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移动应用程序(APP)的大量供给及用户注意力稀缺性,导致了其激烈的生存竞争。对于亟待发展的学术APP而言,研究其用户采纳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加以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技术接受模型、期望确认模型等经典用户行为理论模型为基础,结合学术APP的特点,构建学术APP用户采纳意愿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从而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满意度、感知权威及社会影响对学术APP用户采纳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学术APP开发者应当增加资源的可获得性,提升用户对有用性与易用性的感知;强化APP属性,提升用户满意度;严格控制资源的专业性,维护用户对权威性的感知;扩大学术APP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0.
消费者使用手机进行购物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消费形式,本文使用技术接受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手机移动购物的有用性、易用性,对移动购物的感知风险与感知成本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采纳行为,同时消费者对移动终端的亲密程度也会对消费者移动购物的意愿产生影响。对此情况,移动商务企业与移动终端的生产商应从以上方面改进移动购物使用体验,以促进消费者对移动购物的采纳。  相似文献   

11.
近距离移动支付用户接受行为研究:基于消费者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及网络外部性理论,对近距离移动支付的消费者用户接受行为进行研究。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证实影响消费者用户接受该服务的关键因素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便利性、服务交互性和网络外部性对用户感知价值有积极影响,消费者需求程度、创新意识、感知价值对用户接受意向影响较大,感知风险则对用户感知价值和其接受意向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而感知成本和服务兼容性对用户行为的影响均不显著。最后,对研究结果、创新点和研究价值进行讨论,提出促进近距离移动支付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政府公职人员微博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公职人员的微博接受意愿会受到主观人文认知和客观技术环境两个层面的影响;感知风险对于微博接受意愿的负向影响最为显著;绩效期望、付出期望、便利条件、信任网络、社会影响这些要素对微博接受意愿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严炜炜  陈若瑜  张敏 《情报学报》2021,40(2):204-212
近年来,在线知识付费产业迅速发展,相关研究随之增多,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本文以用户在线知识付费意愿为因变量,现有研究中验证的与付费意愿相关的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对检索并经筛选后得到的29篇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进行定量元分析。元分析结果显示,纳入分析的7个影响因素与用户的在线知识付费意愿显著相关,其中感知价值相关程度最高,感知风险性与付费意愿呈负相关性并且相关性最弱。平台类型作为调节变量影响主观规范、感知价值、感知有用性、信任和感知风险性5个自变量与知识付费意愿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在线知识付费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梳理和验证,为在线知识付费体系完善和相关领域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移动阅读用户接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消费的发展为图书馆移动阅读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研究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用户接纳行为影响因素对推动图书馆移动服务功能建设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TAM和ISSM,构建图书馆移动阅读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法,针对典型用户群体发放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信息有用性、内部环境质量、外部环境质量均对移动服务阅读使用态度产生正向影响,信息时效性对用户采纳态度不产生影响;用户移动服务阅读使用态度对移动服务阅读采纳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分析结果可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了解移动阅读中的用户行为特征,采取相应的转型升级策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doption of electronic tax-filing systems. Us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a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is study introduces “perceived credibility” as a new factor that reflects the user's intrinsic belief in the electronic tax-filing systems, and examines the effect of computer self-efficacy on the intention to use an electronic tax-filing system. Based on a sample of 260 users from a telephone interview, the results strongly support the extended TAM in predicting the intention of users to adopt electronic tax-filing systems. The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 the significant effect that computer self-efficacy has on behavioral intention through perceived ease of use,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perceived credibility.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mplications for electronic tax filing in particular and for e-government services in general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is paper concludes by discussing limitations that could be addressed in future studies.  相似文献   

16.
餐饮外卖移动APP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移动商务快速发展,O2O模式的移动商务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研究餐饮外卖移动APP信息采纳行为对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及推进O2O模式移动APP的应用起到重要作用。[方法/过程] 以技术采纳和使用整合理论及感知信息质量理论为基础,构建餐饮外卖移动APP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收集调查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所构建模型的适用性及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向及程度。[结果/结论] 餐饮外卖移动APP信息采纳意向受到绩效期望、社会影响、感知信息质量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采纳意向未达到显著性影响;采纳意向和促进因素正向影响采纳行为。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used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to examine taxpayers' acceptance of the Internet tax-filing system. Based on data collected from 141 experienced taxpayers in Taiwan, the acceptance and the impact of quality antecedents on taxpayers' perceived usefulness (PU)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PEOU) of the system were assessed and evalu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odel of Internet tax-filing system was accepted with a reasonable goodness-of-fit. Three important findings include the following items. First, TAM proves to be a valid model to explain the taxpayers' acceptance of the Internet tax-filers' system. Meanwhile, PU has created more impact than PEOU on taxpayers' intention to use the system. Second, PU is positively influenced by such factors as information system quality (ISQ), information quality (IQ), as well as perceived credibility (PC). Third, IQ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PEOU.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im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are then discussed for future possibl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基于评论效价,将从初始评论到追加评论的动态变化分为一致性在线评论和矛盾性在线评论,结合信息采纳模型,研究不同变化类型对消费者信息采纳的影响,构建理论模型并进行研究。[方法/过程]以淘宝网上运动鞋的初始评论和追加评论为例,采取实验研究的方法,通过4组调查问卷设计,利用SPSS 21.0软件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一致性和矛盾性在线评论相比,消费者对矛盾性在线评论的有用性感知更强,两种变化类型的评论都是通过感知有用性作用于消费者的信息采纳,自我效能会调节消费者对在线评论的有用性感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