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源于实验公式 E=U外 +U内 可由实验来得出 .如图 1所示 ,图 1接在电源外电路两端的电压表测得的电压是外电压 .在电源内部电极附近的探针 A、B上连接的电压表测出的电压是内电压 .只合上开关 S1,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此时电压表 V1的读数 .再合上开关 S2 .并调节电阻 R,读出对应的多组的 U外 、U内 .在误差许可的范围内 ,可得出 :E =U外 +U内 .二、理论推导能量观点是物理学中的一条主线 .下面我们用能的观点来分析推导此公式 .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与一负载 (不一定是纯电阻 )构成一闭合电路 .设通电时间为 t,通过回路的…  相似文献   

2.
一、伏安法测量的两种实验电路系统误差的产生原因 如图为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电路的两种接法.其中甲图是教材选择的测量电路,因本实验的测量对象是电源,故把甲图称为电流表A外接法,乙为电流表A内接法(是相对而言的,如测电阻则相反).显然由于表V或表A的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内”、“外”两种接法都将不可避免地存在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3.
等效电源的等效电动势等于等效电源的开路电压,等效内阻等于从等效电源两端看除源后(将电源短路)等效电路的电阻.干路上定值电阻与电源的等效图如图1,  相似文献   

4.
电动势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于它比较抽象,再加上各种电源产生电动势的情况又都比较复杂,在中学阶段要求学生深入具体理解这个问题是很困难的.中学教科书不从具体电源的结构来讨论电动势概念这一思路处理的很好.但现行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对电动势的概念从简处理难以理解.按教科书这样讲电动势,很容易在学生头脑中造成这样的错觉:“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电动势E等于U外和U内之和”。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实验课上 ,学生提出了如下这样一个问题 :高中《物理》第二册 (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第 1 33面中有如图 1所示的介绍内电压、外电压和电动势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在电源内部 ,由于电动势的存在 ,由电源负极到正极电势升高了 ,升高的数值等于电源的电动势E;同时在闭合电路中 ,电源内部还有内阻上的图 1     图 2     图 3电势降落 ,两者都是伴随电池同时存在的 .那么 ,实验原理图 (如图 2所示 )中的电压表 V2的两探针接在电源内部时 ,对所测量的物理量的理解一方面应该考虑内阻上的压降 ,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6.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第二册第二章“电动势”一节中,电动势的物理意义是难点,通过实验总结出全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与电路内、外电压间的关系是重点,因此实验成败是本节的关键.但因多方面的原因,实验不易圆满成功.一般学生学习本节后,对电动势的理解仍较粗浅.本人通过近几年的总结与比较,感到采用如下方法,教学效果较为明显.1按教材顺序,补充教学内容,充分准备实验 本书教材中引入电动势时的演示用电源都是学生司空见惯的,因此不易或不能激起学生探索本节内容的兴趣,为此笔者作了如下改进: (1)选择瓜果电池,如用苹果、桔…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个含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等效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网络的开路电压,内阻等于含源网络电源短路时的等效电阻.这就是戴维南定理,又称等效电压源定理.  相似文献   

8.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这个实验是高中非常重要的实验之一,也是高考的热点。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方法很多,除了教材中大家都熟悉的伏安法外,另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在此,由于受文章篇幅的限制,我就对仅用电阻箱、电流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作一个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我们采用图象法描绘出U-Ⅰ图线,通过求图线的截距和斜率,根据外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式:U=E-rⅠ,从而得到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但是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会引起实验误差,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电源电动势是不随外电阻R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是电源加在外电路两端的电压——路端电压并非如此。在讨论路端电压是怎样随着外电路电阻R的变化而变化时.首先要清楚诸量中有哪些量是不变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一般是保持不变的);哪些量是自变量(通常是电阻);哪些是因变量(I、U内、U外和各个电阻上分配的电压和电流)。抓住不变的星,才能弄清楚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这是学生容易忽视的。其次要注意推理的逻辑顺序,运用公式变形来帮助分析和推理。比如:当R增大时,首先由卜方又得!减小(并非成反比);R+r””””“、。…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电源及电源电动势的概念,通过对高中阶段熟悉的范式起电机、法拉第发电机和化学原电池的分析,加深对电源电动势非静电起源的理解.同时利用电动势的概念说明闭合回路中电动势与内电压、外电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高中物理甲种本中讲电源电动势,主要是通过分析公式U_外+U_内得出的。然后又从此公式与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总结出全电路欧姆定律。要讲好以上两个内容,关键是做好测电源内、外电路电压的实验。按甲种本上的装置,由于内阻很小,所以实验不易成功。我们因陋就简用下述装置很顺利地完成了这个实验。一、实验装置(如图)  相似文献   

13.
变压器的原理在试用本中,是用电磁感应中的互感现象先导出原、副线圈感生电动势之比等于匝数比,再说明原线圈中的电动势是反电动势,副线圈相当于电源,得出电压比等于匝数比,现在必修本中在没有讲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反电动势的情况下,没有从理论上导出变压器的电压公式,那么,如何讲好变压器的原理呢?我们做了如下尝试:利用一件教具(可拆变压器),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发展过程,在课堂上用四个演示实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取  相似文献   

14.
1几种违背欧姆定律的实验结果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表明电源的电动势E等于内、外电压之和。以下几种实验结果都是违背该定律的。a.个别学生测出的电动势E≤U。只要闭合电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为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E=U的情况。只有当R...  相似文献   

15.
对外电路来说,任意一个有源两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源来代替,该电源的电动势E。等于两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其内阻R。等于有源两端网络内所有电源不作用,仅保留其内阻时,网络两端的等效电阻,这就是戴维南定理。它是解决复杂电路的一种基本方法,利用其原理,我们可以灵活推广应用。一、研究电路中电阻元件消耗最大功率1.当电路是简单电路时,如图1-1所示:设电阻消耗功率为P,则由上式知:即电源内阻与外电阻相等时,外电阻可获得最大功率。2.当电路是复路电路时,又如何求某一电阻元件获得的最大功率呢?如图1-2所示,求电…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闭合电路中的各种物理量,如路端电压 U、电流I、外电阻 R、输出功率 P_出、电源总功率 P_总、电源内部热损耗功率 P_内,当外电阻 R 变化时,都将随着变化.平时实验教学中我们研究比较多的是路端电压 U 和电流 I 的关系,解决的是一个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问题.测定的方法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由于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高效的 DIS 实验设备,平时要一个课时才能完成的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现在  相似文献   

17.
在电学实验里,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是一个重要内容,因为测量方法灵活多样,已成为高考设计实验命题的热点学生实验中除了课本上利用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导线、开关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2005年高考物理实验就是以此为基础增加或减少一些仪器而改造的现将这些方法分析如下:一、伏安法原教材中实验器材不变,增加一个固定电阻,限止条件适当变化可构成新的实验题例1(2005年高考22题)测量电源B的电动势E及内阻r(约为45伏,r约为15Ω)器材:量程为3伏的电压表V,量程为05A的电流表(具有一定内阻),固定电阻…  相似文献   

18.
董亚荣 《课外阅读》2011,(10):225-225
“动电可生磁,动磁可生电。”距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后,在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开了磁生电的神秘面纱,开启了人类文明的电气化时代。动磁可生电,有电必有电动势,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它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也等于单位正电荷从电源负极通过电源内部移到电源正极非静电力所做的功),既有感生电动势也有动生电动势,这是同一现象中的两类情况,何为“感”何为“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电磁感应现象中去学习了解吧!  相似文献   

19.
一、用电压表直接测定电池的电动势 电源的电动势是指电源在没有接入电路时其两极间的电压。因此,我们常用电压表直接去测量电源的电动势,方法是: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直接跟电源的正、负极相接。其实用这种方法测出的并不是电源的电动势,而是电源跟电压表组成的闭合电路的路端电压(外电路两端电压)。我们知道,在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那么,为什么我们还经常直接用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动势呢?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动势是否准确?下面进行分析和计算。  相似文献   

20.
邓太平 《考试周刊》2011,(36):175-176
本文分析了在用“板式电位差计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由于电阻线不均匀性而引起的不确定度,提出了减小这类不确定度的方法,并对实验装置的直流稳压电源和测量电动势内阻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