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秦腔》这部用陕西商洛方言创作的文学作品中的"着"字为分析对象,揭示其不同的用法,发现商洛方言的"着"有时态助词、"V+着"、特殊结构中的"着"、句末语气词等四种用法。《秦腔》中"着"字的用法比普通话使用范围广,很多普通话不用"着"的情况,在《秦腔》中有大量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着"字从动词向时体助词演变的过程到宋代为止已基本完成,但在"V着"形成后的数百年间并没有现代"V着"这么多的类别,现代"V着"的一些类别是经过较长的演变过程才定型的,因此考察"着"在宋、元、明时期主要口语文献中的使用情况,可以让我们看到"着"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着"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调查发现河北方言保存了近代汉语中语气助词"着"的一些用法,还有一些有特点的用法。根据所表语气的不同,我们将语气助词"着"分为表祈使的语气助词"着",表疑问的语气助词"着"和表假设的语气助词"着"三类,其中表祈使的语气助词"着"可以表示命令、嘱咐、威胁、警告等不同语气,有的在表祈使语气的同时兼表先行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论"VV着"格式的产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唐宋及其以前,通过重叠V构成重读式重叠VV,主要表示量增,有强调V表示的动作行为的作用.明中叶以后,VV主要属于轻读式重叠,表示量减,为了表示量增,并强调"V着"所表示的动作或状态,人们便按照句法相似原则,仿拟出"W着"格式.之后,又相继类推出"AA着"、"XX着"、"AABB着"、"ABAB着"等格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考察"A着NP"作主要谓语的句子发现,"A着NP"句主要表使动义,有时也可以表示为动、意动、对动等多种语义。结构上,"A着NP"不需要完句手段即可完句;仅使动义"A着NP"中的"着"才能用"了"替换。通过与"V着NP"的比较发现,两类句式都有不同的语义,而使动义是共有的。但是使动义的"V着NP"都表增长性持续;而使动义的"A着NP"只有一部分表增长性持续。  相似文献   

6.
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方面,阐述"着"字句的用法。语义方面,讨论了"着"字句的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及其语义指向;句法方面,讨论了"着"字句的句式变换和结构层次;语用方面,讨论了"着"字句的焦点、蕴涵和预设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三类语料的定性定量分析发现:东南亚学生对于"着"所附着的动词具有[-终结]特征、"V+结果补语/数量宾语"和"着"相冲突有清醒的认知。其各类"着"结构的习得存在由静态义向动态义、意义基本句向意义非基本句、结构简单句到结构复杂句的发展趋向。"着"前动词和形容词种类、"V着"所在句的复杂度,从初级到中、高级阶段的进展不明显。准确率在三个阶段呈U状变化,自动生成语料因回避策略"着"的准确度高,在强制性语境中使用"着"的准确率较低。"着"的习得主要受句子结构及意义的复杂度、形式的明晰度等语言的标记性及目的语使用频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着陆、着手、着眼、着手成春"等词语中的"着"(以下称为"着")与"着凉、着迷、着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等词语中的"着"(以下称为"着1")的读音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着"[·ts']在祁几方言中是个功能负担较重的词,它有方位介词、动态助词、方位词、语气词四类用法.从认知角度探讨方位词"着"的来源.并结合现代汉语中"上"、"沿"等词集动词、方位词用法于一身的现象,可以看出方位词"着"[·ts']与方位介词"着"[·ts']一样是源于附着义的动词"着"[ts ' 33].  相似文献   

10.
MOOC以其"名校"、"名师"、"精品"、"开放"、"免费"、"移动"等特点冲击着教育教学实践,更新着教育理念,挑战着教师的专业能力,因此在MOOC背景下的高校教师必须重新定位,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发展教师专业能力,强化教师能力素养,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满汉合璧语料《清文启蒙》、《清文指要》(百章)中"X着"类复音介词的考察,揭示出由"着"附加生成的复音介词是清代汉语复音介词生成的最主要方式。清初"X着"类复音介词使用频繁,这一阶段"X着"类介词内部,语法化程度不一,呈现出多层次并存的局面。"X着"类介词中的"着"也并非处于同一虚化程度,有的保留了一定的体意义,有的则虚化为词内成分。满汉合璧会话书中,复音介词"X着"主要对译着满语的后置词、格助词成分,这些成分在汉译为介词时就是否带"着"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满汉合璧会话书是专供旗人学习北京话的语言材料,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单音介词及双音介词的使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A着呢"语串序列存在"A着/呢"、"A/着呢"两类不同深层形态。两类形态在A的选择限制上既有共通性,又有差异性。"A着/呢"、"A/着呢"分别源于"A着/哩"、"A/着哩"。"A/着哩"则由强行错配的"A着/哩"形式受主观化机制和"着哩"词汇化的影响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历史文献,探讨了《石仓契约》"安着"一词的意义及其断句问题,认为"安着"为"安置、坐落"义,位于地点名词后面,构成"坐落+地点名词+安着"的句式;"坐落"和"安着"两个同义动词出现在同一句中,大概是受方言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4.
黄自然 《文教资料》2007,(34):217-219
本文在确定"X着"具有介词词类地位的基础上,考察了主要词典和对外汉语教学工具书对"X"与"X着"类介词的收录和辨析情况。然后选取30对单双音节对应的"X—X着"介词,从语义、句法、韵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的辨析。根据"X着"类介词的语义演变情况确定其大致的难易等级,并对主要词典和对外汉语教学工具书收录和辨析"X着"类介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赵微 《邯郸学院学报》2011,21(1):95-98,104
现代汉语中有三类"别X着"祈使句,"别X着3"祈使句在X、"着3"的句法性质、语义特征以及"别X着3"祈使句的语用功能等方面具有自己突出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6月4日14时30分,新余市长青小学二(2)班正举行着一次特殊的班会.教室黑板上赫然写着"欢迎你,葭苇同学"七个大字,下方画着一颗颗连在一起的红心,那里抒写着同学们对葭苇同学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祝福:"很高兴认识你"、"祝你天天快乐"、"请在最灿烂的阳光下绽放你的笑容"、"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和你在一起"、"我们一同学习、一同成长"……  相似文献   

17.
"着"字虚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助词"着"的虚化问题是汉语语法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着"的虚化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分两部分:一、"着"的虚化机制;二、"着"的虚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句话展开,包含着我们坚持的是"科学"的、"中国"的、"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包含着我们坚持的是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包含着我们要走和平发展道路、要用新发展理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多重含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教师,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决定了我们的心累、身累,因此广大教师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许多教师未老先衰,甚至英年早逝。因为教师承担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诸多荣誉的隐形压力,遭受着社会关注、家长重视、学生复杂的各种压力,经历着考核分等、培训考试、竞争上岗的现实压力……我们整天忙碌着,操心着怎样让教育更巧妙更有效,常常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惟独忘记自己的健康。  相似文献   

20.
唐斌 《英语辅导》2008,(1):76-79
自然语言充斥着主观性现象,伴随着命题的表述,话语一定会透漏着说话人的视角、情感、态度,实现说话人的"自我"表达,从而构成话语中的"主观性"现象。本文将探讨语言的"主观性"特征是如何透过英汉话语末尾标记语得以体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