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9月3日揭晓。新华社记者采写的通讯《贫困县刮起奢侈风——河南濮阳干部建豪宅机关盖大楼》荣获一等奖,《经济日报》记者采写的通讯《同是造纸厂盛衰两重天》荣获三等奖。研读两篇获奖作品的写作技巧,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巧妙地运用了对比。  相似文献   

2.
刊登在<解放军报>2003年10月17日五版上的通讯<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一等奖.这篇1050个字的通讯,为什么能受到评委们的如此青睐,荣获通讯类稿件的最高奖项呢?笔者认为,除了它的主题鲜明重大外,从新闻采访写作的角度上来分析,它是一篇具有"同期声"的现场好新闻.  相似文献   

3.
<新华每日电讯>报2002年12月30日第八版,刊登了四川分社记者熊小立、刘喜梅(陕西分社记者)共同采写的通讯<好轻松>,以及<五丁力士>、<红叶长廊>、<蜀道川妹>、<剑门人家>等六篇综述、人物通讯和特写稿件,组成了"家园@蜀道风情"的专版,浓墨重彩地、全景式地描绘了蜀道今昔的巨大变迁,让读者领略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奇特风貌,欣赏了今日新蜀道高速公路的快捷.笔者反复多遍细读了这7篇文章,看到了作者匠心独运的写作特色:  相似文献   

4.
2003年1月6日,北海市清除银滩公园的最后三幢建筑物并将向世人免费开放,我和<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的两位记者一起被邀前去采访.后来<人民日报>发了300多字的简讯<北海银滩回归自然>,<经济日报>发了500多字的消息<北海:还银滩本来面目>,我在<光明日报>发了2000字的报道<北海还滩于大海的思考>(经<光明日报>广西记者站刘昆站长修改).我的这篇报道被报社评为好稿,北海市有关领导也认为有深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认为这主要得益于采写中逆向思维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得知通讯<"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后,我激动得整整一夜都没有睡着觉. 曾经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我既感到荣幸又感到欣慰.荣幸是因为我得到了采写<"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的机遇,欣慰是因为我没有辜负报社领导对我的期望,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相似文献   

6.
身在基层的新闻工作者,只要用心采写新闻稿件,对任何一起新闻事件能够做到有胆,有识,敢于揭丑的本领,这样采写出来的新闻稿件相对来说质量会高些。通讯《青山隐隐作痛》一稿,荣获98陕西新闻奖二等奖和西安新闻奖一等奖,并在全国环保好新闻评选中获奖。我觉得这篇稿子之所以能够多次获奖,得益于记者深入调查采访的工作作风;得益  相似文献   

7.
庄电一 《今传媒》2007,(2):54-55
2006年11月7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我采写的长篇通讯<"马铃薯博士"的马铃薯"情结">.这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并不认为,这篇通讯就算写得好了;这篇通讯,也不是我自己最满意的一篇.  相似文献   

8.
侦查通讯是法制新闻独有的重型武器。记者爱写,读者爱看,具有广阔的前途。但要写好侦查通讯,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写侦查通讯的记者,既要了解侦查的法律程序和侦查学知识,又要有一定的组织结构、文字表达能力。怎样才能写好侦查通讯。为读者提供严肃生动的精神食粮?结合自己长期的采写实践,试作初论。  相似文献   

9.
新闻特写——写人写事,文情并茂,感染力强,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作为一名职业记者不仅须熟悉消息、通讯等采写手法,而且应学会新闻采写的十八般武艺,才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职业媒体人。新闻特写正是展示记者写作文采的一块芳草园地,应下功夫掌握它的采写技能为我所用。那么,什么是新闻特写?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月1日,<法人>杂志刊登了记者朱文娜采写的一篇报道<辽宁西丰:一场官商较量>(以下简称<辽>),因该报道涉及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县委书记张志国,西丰警方以"涉嫌诽谤罪"对采写报道的该记者立案调查,并进京拘传.此举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遭受质疑.1月8日,当地公安机关正式撤销立案、撤销拘传,并派人登门道歉.  相似文献   

11.
在全国企业报首届好新闻评选中,《舞钢报》记者栗殿刚、李晓玮、李炳镇、林茂先、张清华5位同志集体采写的通讯《黑暗中的闪光》(载《舞钢报》1990年10月22日一版)荣获一等奖.这是该报自创刊以来荣获的最高奖励.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2010,(6):84-85
张严平(1955年11月-),女,新华社高级记者. 山东人,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同年入新华社国内部,现为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国内部政文采访室高级记者.<新华商>杂志总编辑虞宝竹在<女记者的幸与不幸>一文中称"新华社女记者张严平几乎成为典型人物通讯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3.
在福建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束,由山西省记协选送的4件新闻作品榜上有名。山西人民广播电台罗庆东、范宏文采写的消息《大寨成为昔阳县纳税第一村》荣获二等奖。山西日报记者常世龙采写的通讯《“龙头”在山西“龙身”为何舞四川》,山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台飞舟、邢宝锁、徐文胜采写的专题(这个公道  相似文献   

14.
在1998年度河南省好新闻评选中,由笔者采写的通讯《我们都是工人农民的儿子》(见《河南农村报》1998年5月6日一版)有幸荣获一等奖。这篇通讯并非记者专门采访而成,而是作为与会代表偶然所得。能获得好新闻的荣誉,关键在于一个“情”字。省委领导对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的热血真情,和着记者被感动的一腔热情,融入这短短篇幅的字里行间。许多同行赞誉说:以会议为题材的新闻动人的不多,写出“彩”来更难。而该稿之所以能够出彩,在于它融入了记者的“情感”。稿件中,记者不是观察家,而是一名普通的与会者。心绪与会场气氛相…  相似文献   

15.
杨琦 《新闻界》2012,(15):8-11
今年是河南大灾荒70周年,当年中国记者亲临现场采写通讯,汇集成册《豫灾剪影》.《豫灾剪影》充分反映了新闻的真和新,笔者结合该通讯集分析了真实性、现场感、写作手法的创新、独特的符号体系以及细节描写的审美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质量的灾害新闻对于稳定社会情绪、支援灾区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南方周末>对汶川大地震的报道,试图从中总结出灾害新闻的采写技巧.对高质量灾害新闻的采写方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6年9月中下旬,在解放军报周涛副总编的带领下,记者部在辽宁辽阳和河南洛阳组织了一次新闻会战(简称“会战”),10名记者用10天时间采写了10篇较有分量的深度报道,其中8篇工作通讯在一版刊出,两个整版的重头稿件在专题新闻版刊出,形成一组广受好评的《火热军营——记者感悟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报道,成为本报去年中心工作宣传的一大亮点。现摘发其中5名记者的采写心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记得新华社记者孙承斌采写的通讯<陕北秋深情更深>,报道了胡锦涛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工作的新闻,笔者有心数了一下,整篇段落为25段,总字数为2700左右(包括标点符号,下同),最少一段的句子只有16字,也就是报道的开头:"陕北的深秋,天高云淡,层林尽染."最长的文字数为250多字,平均每段文字约为110字.由于作者采用了多用自然段的写作手法,使读者读起来省时、省力,堪称巧用自然段写新闻的范文.  相似文献   

19.
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来,我采写的消息、通讯、评述等各类新闻作品,获得自治区、全国性新闻奖50多件(次),其中有17件荣获省部级以上一等奖。说心里话,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一生最大的追求莫过于自己采写  相似文献   

20.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这是上世纪50年代曾在国内广为传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这首歌的歌词当时引自报纸上刊登的一篇战地通讯,而采写这篇报道的就是首位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采访的新华社记者陈伯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