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答: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10月第一版《辞海·历史分册》“大学士”条释曰:“官名。唐天宝初于崇玄署置大学士一人,由宰相兼领。至德时,于集贤殿书院置大学士。贞元时并罢。五代后梁,曾置金鉴殿大学士,北宋时设置渐广,多系优礼大臣的官衔”。按此说,“大学士”这种职官始置于唐玄宗天宝(742—755)初年。查《旧唐书·百官志》“修文馆”目下称:(中宗) 景龙二年(708年)始置大学士四人,以象四时;学士八人,以象八节;直学士十二人,以象十二时。《资治通鉴·唐纪》也载:“中宗景  相似文献   

2.
关于明十三道监察御史的统属问题,目前史学界大多数人认为是隶属于都察院.例如,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下册第99页写道:“都察院长宫有左右都御史等,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官员.”但是,明代著名学者邱濬在《大学衍义补·重台谏之任》中却说:“六部官属皆书部,如吏部属,则曰吏部文选清吏司;兵部属,则曰兵部武选清吏司之类是也.唯监察御史则书其道,而不系于都察院焉”.明言监察御史与都察院不存在统属关系.两种意见,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3.
孟浩然年四十游京师一事,王土源《孟浩然集序》不载,唯《旧唐书》卷一九○下《文苑(下)·孟浩然传》云:“孟浩然,隐鹿门山,以诗自适。年四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下)·孟浩然传》亦云:“年四十,乃游京师”。此说一向无人提出疑问,陈贻掀先生在《孟浩然事迹考辨》(载《文史》第四辑)  相似文献   

4.
王涯《享惠昭太子庙乐章》(11/346/3873)。“惠昭太子”为唐宪宗长子李宁。《旧唐书》卷一七五、《新唐书》卷八二有传。《旧传》云:“元和元年八月,进封邓王。四年闰三月,立为皇太子……元和六年十二月薨,年十九。”陈羽《喜雪上窦相公》(11/348/3890)。题注:“一作朱湾诗。”《唐诗纪事》及《全唐  相似文献   

5.
关于状元宰相苏检最后的结局,《新唐书》《昭宗纪》载:天复三年二月,“丙子,王溥罢。朱全忠杀苏检、吏部侍郎卢光启。”同书卷一八三《卢光启苏检传》则云:“帝还京师,苏检长流环州,光启赐死。”前后记载有矛盾。《旧唐书》无《苏检传》,亦无《卢光启传》,可见两书对入传人物的取舍颇不一。其《昭宗纪》天复三年亦未记苏检事。然其卷一七七《崔胤传》载:“昭宗初幸凤翔,命卢光启、韦眙范、苏检等作相。及还京,胤皆贬斥之……”苏检究竟是被贬斥,还是被流放,还是被杀?《资治通鉴》卷二六四云:天复三年二月“丙子,工部侍郎、…  相似文献   

6.
白行简(七七六─—八二六),字知退,《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退之,小字阿怜。原籍太原,后徙下(今陕西渭南)。德宗贞元末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宪宗元和中,卢坦镇东蜀,辟为掌书记。府罢,归其兄居易贬所浔阳。十五年(八二○),随兄入朝,授左拾遗,累迁司门员外郎。穆宗长庆末,振武营田使贺拨志言营田数过实,诏令行简按复之,不实,志惧、自刺死。其文笔有兄风,辞赋尤精密,为后学所摹尚。敬宗宝历二年冬病卒。们日唐书》一六六、《新唐书》一一九有传。《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白行简集》二十卷,不传。今从《文苑英…  相似文献   

7.
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曾伯祖,高宗朝宰相。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受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  相似文献   

8.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贞元八年考中进士。唐宋八大家之首。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曾为国子博士,监察御史。《旧唐书》宪宗纪:"元和十二年七月丙辰,制以中书侍郎、平章事裴度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使持节蔡州诸军事、蔡州刺史。充彰义军节度、申光蔡观察处置等使,仍充淮西宣慰处置使。以太子右庶子韩愈兼御史中丞,充彰义军行军司马。""从度出征。诏以郾城为行蔡州治所。八月甲申,裴度至郾城。"  相似文献   

9.
一、监察的监察制度的涵义 1.古代监察的涵义是,监就是自上而下监视,《诗经·大雅》:“监观四方,求民之莫”。察是考核调查之意,《论语·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监察就是自上而下对群臣百官进行监视、调查、考核,以防其言行不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亡六国统一中国,建立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秦帝国,并建立宠大的官僚机构。为了加强对各级官僚的监察和管理,设立了中央监察地方官吏的御史大夫,其官署为御史大寺,也称御史府。这样,专门负责纠察群臣百官的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大夫寺,即御史府也就应运而生了,于是监察二字合在一起使用。古代的监察官吏,是君主的耳目,代表皇帝自上而下监察群臣百官,与监察二字的涵义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
段澍(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段澍,字汝霖,(昆明)致恩坊第二里人。以《诗经》洪武丙子(公元一三九六年)举应天府乡试,丁丑,登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初授监察御史,不就职,乞任教官,遂改鹤庆军民府儒学教授,入为国子监典籍,复除姚安军民府儒学教授,终于官。《天启滇志》:段澍,(云南府)郡人,洪武丁丑进士。事亲至孝,以监察御史不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古代,非常讲究地位的尊卑、位次、排序,尤以宗庙祭祀时最为重视。“昭穆”就是分别地位尊卑、高下的特定词语。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常见的是用“昭穆”来分别地位、次序。如《左传·僖公五年》:“虢仲虢叔,五季之穆也”。在祭祀时,父居右为“昭”,子居左为“穆”。《康熙字典》中的解释是:“穆,庙序也,一世昭,二世穆。”《礼·祭仪》:“祭之日,君牵牲穆答君……父昭子穆……(是昭穆所生谓子孙)”。  相似文献   

12.
试考“考”     
许慎于《说文解字》序中云:“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后代学者,对“建类一首”理解不一,故有形转、意转等数家之说。然对“同意相受”则意见较一致。再阅《说文解字》正文。许慎于“考”字下注“老也”,又于“老”字下释“考也”。可见“考”“老”两字意思无二,是谓“同意相受。”然观《楚辞·离骚》有“朕皇考曰伯庸”一语。其中“考”字历来均注释为“父”。《尔雅·释亲》中也记有“父为考、母为妣”、“父之考为王父……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云云。《尚书正义》曰:“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下注:考妣,父母。“考”字在上述先秦文献的记载中均不能与“老”字互训、相代。可见《说文解字》中“考,老也”的注释是  相似文献   

13.
读点校本两《唐书》札记六则叶树仁一《旧唐书》卷16穆宗纪云: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宪宗崩。丙午,即皇帝位于太极殿东序”。按《新唐书》卷8穆宗纪云: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宪宗崩”。“闰月丙午,皇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极殿。”《资治通鉴》卷241,宪宗元和十五...  相似文献   

14.
温庭筠生年新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承焘先生《温飞卿系年》(见《唐宋词人年谱》)把《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六)(以下简称《感旧》,见温诗集卷六)系于开成五年,且定“李仆射”为李德裕;更据开成五年冬庭筠所作《开成五年秋,以抱病郊野,不得与乡计偕至王府。将议遐适,隆冬自伤,因书怀奉寄……一百韵》六(简称《百韵》六)中“收迹异桑榆”句,以为“意谓未逮老境,然其时必已三十左右;”因而估计庭筠生于元和七年(公元八一二年)。近年来发表的几篇考  相似文献   

15.
《旧唐书》中记录了唐人刘邺为昭雪李德裕而作的《乞赠恤李德裕疏》。赵和平教授和郝春文教授分别在《敦煌本〈甘棠集研究〉》及《敦煌吐鲁番研究》中发表文章,对此《疏》的真伪问题提出了不同见解。本文将参照相关史料及研究对两位教授的分歧予以评论,以期为解开此《疏》真伪之谜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生活在唐德宗、顺宗、宪宗时代,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哲学家和进步倾向的政治理论家.他和韩愈、刘禹锡齐名,在哲学上、政治上与刘禹锡志同道合,所谓“异服同志,异音同叹,.(刘禹锡:《重祭柳员外文》)尽管韩愈在哲学思想、政治倾向方面和柳宗元有分歧,但在私人感情上,韩柳之间还是甚为诚挚的.韩柳都是古文运动的佼佼者,所以后人讲到古文都把韩柳并称.宋代沈晦说:“学古文必自韩柳始,两家文字剥落,柳为尤甚”.(见《四明本柳集后序·柳河东集付录》)柳宗元于贞元九年(793)登进土第,旋又举博学宏辞科.贞元十九年(803)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805)“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旧唐书·柳宗元传》)元和十年(815)由永州司马例移为柳州刺史.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为奴婢.宗元革其乡法,悉令赎归.凡贫窘无力赎归者,规定其佣工所值足以抵债(质钱)时;亦应将男女归其父母.柳宗元这种行政措施,为  相似文献   

17.
(一) 张说(667—730),字道济,一字说之,河东人。历仕武后、中宗、睿宗、玄宗四朝,以辅佐玄宗建树最多。作为开元名相,他在政治上的地位人所共知;但作为与苏(?)同称“燕许大手笔”的诗人,张说在唐代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尚很少被人们注意。这是令人遗憾的。《新唐书·张说传》云:“(说)善用人之长,多引天下知名士。”《旧唐书·张说传》亦云:(说)喜延纳后进,善用已长,引文儒之士,佐佑王化”。他在任丽正殿书院修书史时,就奏清贺知章、秘书员外监徐坚、监察御史赵冬曦等人昏入书院,“同他  相似文献   

18.
典籍所载晚唐五代诗人之生平仕历,多有舛误或疏漏不明者,倘不辩正纠误,考察补阙,则不仅将继续贻误读者,而且势必影响对此时期文学的深入研究。笔者近年多从事于清理晚唐五代诗人生平仕历事,时有所得,今择若干条公诸同好,敬祈方家指正。 厉玄任监察御史而非侍御史 《唐诗纪事》卷五十一记厉玄仕历云:“大和二年进士,终于传御史。”《全唐诗》卷五一六其小传亦袭之。上引二书皆未载厉玄为监察御史事。然二书所记恐有误,厉玄恐非终于侍御史任,亦恐天侍御史之任。考姚合有《陕西厉玄侍御宅五题》、《题厉玄侍御所居》(《全唐诗》卷四九九),周贺有《赠厉玄侍御》(《全唐诗》卷五○三),刘得仁亦有  相似文献   

19.
在《史记》中,直接涉及蒙恬伐匈奴暴师于外时间的史料,主要有以下几处:1. 《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今内蒙古河套地区);筑长城,……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黄河),据阳山(今内蒙古狼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治今陕西榆林东南)。”2. 《匈奴列传》载:“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似当作“三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秦始皇本纪》记作“三十四县”,似误),徙適(谪)戍以充之。”“十余年而蒙恬死,……”3. 《主父偃列传》载:“秦皇帝不听[李斯之谏],遂使蒙恬将兵攻胡,辟地千里,以河为境。……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约当今乌加河)。暴兵露师十有余年,死者不可胜数,……。”  相似文献   

20.
《太平御览》卷972引《三十国春秋》载:东晋末,卢循由广州领兵北上时,曾馈刘裕以益智粽,刘裕则答以续命汤。按:此乃京口风俗。据《至顺镇江志》卷3《风俗》,京口逢端午则“系百索”,“为角黍”。“角黍”即粽。“百索”,以五采丝系臂,辟鬼辟兵,即“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