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雄辩与巧辩     
当代中学生普遍喜爱演讲的论辩,通过学习说话的艺术来培养自主意识、开放意识和竞争意识。在论辩中,有人喜欢雄辩,在论辩中树堂堂之旗,正正之师,口若悬河,慷慨陈词,用恢弘的气势和逻辑的触角征服听众,抓住听众,使听众被其震慑住。也有人欣赏巧辩,在辩论时寓庄于谐,巧言令色,采用迂回战术,听起  相似文献   

2.
《战国策》是一部彪炳千秋的谋略奇书,也是一部论辩艺术的宝典。透过文字,现代人能体会到当初策士们超乎寻常的论辩技巧。本文试图撷取其中几例,以探讨谋臣辩士们高超的说服艺术。  相似文献   

3.
《孟子》散文不但富有哲理性,而且有很高的艺术性,风格也明畅犀利。那些记叙孟子与人论辩的文辞尤其出色,富有雄辩性和说服力。在先秦诸子中孟子的善辩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孟子》生动具体地记叙了孟子的这些辩论之辞,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孟子灵活多样的论辩技巧。孟子有时在辩论的一开始就抓  相似文献   

4.
孟子的文章以雄辩见长,他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牢牢掌握论辩的主动权,把话题自然巧妙地引入他预先构想的范围,步步深入到他要得出的结论上去。这种论辩艺术在《庄暴  相似文献   

5.
董彦君 《语文天地》2011,(17):58-59
《寡人之于国也》讲述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段对话,贯穿全文的就是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文章逻辑严谨,气势充沛,体现出孟子汪洋恣肆的高超论辩艺术。下面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谈谈孟子的雄辩是如何炼成的。一、深厚的德治思想铸造论辩的根基  相似文献   

6.
由《论语》的语录体散文发展到《孟子》的论辩性散文,这一文学上的重大突破,带来了语言运用的重大突破。其一是《论语》的“微言大义”笔法进步到《孟子》的大量变异语言的运用;其二是从《论语》敦厚概括的语言风格进步到《孟子》激越、犀利的雄辩语言,这种语言与文学的共振,一方面源于汉语的人文性,一方面原于汉语的整体性、弹性。  相似文献   

7.
"借薪助火"作为一种雄辩术,是指借助论辩双方以外的第三者或其他因素,以柔克刚,说服或战胜对方.  相似文献   

8.
在彝族社会中,"克智"论辩实践是辩手与公众的互动过程。"克智"论辩与古希腊"雄辩术"有许多相似性,也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性。"克智"论辩具有"养成教育"形式、"对立辩证"思维、追根溯源品质等方面的公共教育特性。这种"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育对"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学校公共教育的开启都有重要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吴代芳教授新著《古典文学论辩集》主要有三个特点和优点:一、雄辩滔滔,时有新见;二、实事求是,立论公允;三、视角含有审美,笔端常带感情,有着"明确的是非"和"热烈的好恶"。  相似文献   

10.
在论战中形成的论辩艺术——谈孟子辩术的形成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二方面对孟子的论辩艺术进行论述。一方面 ,从孟子当时所处的社会变革的大环境 ,分析了孟子论辩艺术的具体形成 ,说明了孟子“予岂好辩哉 ,予不得已也”的客观现实 ;另一方面 ,从《孟子》七篇中采撷若干史料分析孟子论辩方法的具体运用 ,说明孟子论辩艺术的风格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思想理论界围绕着中国社会性质问题、中国社会史问题以及中国农村性质问题展开了论争。这场大论战持续时间长,影响也很深远,而且参加论战的人员比较复杂,牵动着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但令人不解的是,当时史学界的“正统派”——科学史学派却对这场论战态度冷淡,几乎无人参与其中。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论战的起因和目的都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科学史学派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不会参与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争论;论战的议题不在科学史学派的研究范围内;论战的参与者并没有被主流学术圈接纳;科学史学派与论战各方在治史方法上有着巨大差异;论战的起源、发展都与苏联和共产国际有着密切的关系,论战的党团性使得科学史学派对它敬而远之。  相似文献   

12.
明代朝鲜国宗系辩诬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朝鲜国的宗系辩诬事件,始于1394年,终于1588年,持续长达近两个世纪,经过了朝鲜5代国王和25位使臣的19次奏请。最终,明朝新纂《大明会典》对朝鲜国宗系的错误记载予以修正,方使朝鲜君臣长期以来高度关注的宗系辩诬问题获得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13.
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的中苏论战是国际共运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意识形态之争并不是中苏论战的主要原因,更不是其实质。中苏论战的根源在于双方没有正确理解和忽视了两个国家各自的利益与反帝斗争总利益之间的关系,国家利益之争始终贯穿于其中并成为论战的实质所在,只不过是以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来表现罢了。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初,电影界曾掀起电影与戏剧的关系论争热潮。论争主要涉及三个问题:电影与戏剧的关系;对戏剧性的理解;戏剧化与非戏剧化问题。通过这场论争,电影界对电影与戏剧的关系及电影特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暴露出新旧电影观念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君子在辩论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以公心辨(辩)",以秉持道德和追求真理为价值取向。先秦典籍中的许多寓言,如盗跖为君子所唾弃、孔子诛少正卯等即鲜明地反映了该立场。古代君子辩论的这一价值取向对于当今盛行的辩论和辩论赛有诸多启示,无论是辩论的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应该为追求真理而辩,为完善人格和推动社会发展而辩。  相似文献   

16.
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是抗战时期最大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论争.围绕民间形式是不是“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论争主要在向林冰和葛一虹之间展开.中共中央南方局也发挥着积极的组织和指导作用.但这场论争并未得到中共中央的认可.问题的根源应该在于中共党内高层领导人文艺指导思想的歧异.  相似文献   

17.
北美殖民地创建之初,古典教育①占据着教育系统的主导地位。在美国立国后,急于为美利坚探寻新路的改革者们对传统的古典教育发起了挑战,他们认为,随着时代的演进,古代语言和知识已经失去了原先存在的实用功能价值。这引起了支持古典教育者的不满,他们发文维护古典语言和文化的权威地位。双方掀起了美国立国后关于古典传统教育的大辩论。由于这场辩论发生在美国国家建构的语境下,所以从学术讨论上升到了政治论争的层面。在这场论争中,反对者和辩护者双方表达了对共和国公民素质和教育功能的考量,以及明确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的思考,辩论为日后美国教育和社会的变革预留了重要的思想和话语资源,推动了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场关于古典教育的讨论对于当代教育的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面对我国种种社会矛盾问题,在新文化阵营领导人内部发生了分歧,并引发了“问题与主义”之争.这场争论对探索当时中国的出路产生了深刻影响.今天,回顾“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过程,梳理胡适的思想并对之进行评价,能够为我们解决当前社会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带来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铁路作为一种新式的运输工具,自19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英国产生,不过50年时间便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司空见惯之物。但时至在19世纪后期,清廷还在为是否要修铁路展开激烈争论。光绪前十年间的争论为第一次,此次争论中,反对修铁路的舆论占了上风。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teaching in West Germany from the 1970s onwards. When in the early 1970s the relevance of history – both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 and as a school subject – was challenged, this led to fierce debates as a multitude of new concepts were being developed. One of these was Annette Kuhn’s revolutionary concept of teaching history which immediately came under attack. This debate – and others – had far reaching consequences. At first glance it was a debate about how to model objects like the English Revolution in a way to make them suitable for the history classroom. At second glance, however, this debate revolved around fundamental issues like the role of history in school,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al sciences and didactics, and history’s relevance for today in general. The debate and its eventual outcome are explain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Bourdieu’s field theory. The study re-examines the consequences of this debate. In discussing alternatives to Kuhn’s approach, it shows how debates forced upon traditional history led historians to readdress the essentials of historical thinking and thus to gain new theoretical strength which resulted in a stronger position for history at universities and schools as well as in history didactics. This resulted in a specific construction and role of Geschichtsdidaktik in Germany which helps to explain why there is a difference in comparison to other coun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