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世纪60年代,化学封闭除草剂引入我省以来,除草剂品种日益增多,使用面积进一步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人们科技意识的不断增强,化学除草得到了更加迅猛的发展。简单介绍一下我区旱田除草剂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林业生产中,除草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林业生产的质量。就目前我国北方地区的林业生产中,化学除草技术的应用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在林业生产中使用化学除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除草的成本,同时采用化学除草剂对于林业产品不会产生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有效提高林业的生产效益,对北方林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就林业生产中推广化学除草技术进行了简要的研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科普知识     
草坪中不宜用的除草剂草坪中杂草的防除有人工拔除,化学除草等方法,但是在化学除草喷用除草剂时,应考虑到对周围环境(空气、土壤等)和草坪品质的影响,以免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下面介绍几种不可在草坪上喷用的除草剂。一、残效期长的除草剂,包括脒唑酮类的普杀特,磺酰脲类的甲磺隆、苯磺隆等,杂环类的广灭灵等,这几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效期较长,用过这类除草剂的草坪,2至3年后播种早熟禾类草种都不会发芽,若对成坪的高羊茅喷雾,会造成草坪发黄、白化甚至死亡。二、毒化土壤的除草剂,包括伏草隆、西玛津、扑草泽。如在雨季喷用这类除草剂;会…  相似文献   

4.
目前化学除草剂已在农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在林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应用中还缺乏认识和应用技术。就当前林业化学除草剂的种类及分类、化学除草剂在林业苗圃中的应用、化学除草剂在造林地清理上的应用、化学除草剂在开设森林防火线上的应用进行了论述,以便提高对化学除草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杨欣 《百科知识》2010,(8):16-16
转基因作物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在1983年,当时美国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和孟山都生物技术公司联合研究生产出了第一批抗除草剂转基因烟草。由于烟草获得了抗除草剂基因,能对除草剂产生耐受作用,因此除草剂就只能除草而不对烟草产生伤害。结果烟草收成远远高于过去。1986年,首批转基因抗虫和抗除草剂棉花进入田间试验。1996年,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草蔓延,人们束手抚策人们利用除草剂除草到现在已经有接近80年的时间了。可是,最近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草不怕除草剂了。经过科学家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发现,不怕除草剂的草都携带一种细菌基因,这种基因对除草剂具有免疫力。而这种细菌基因很可能是在40多年前人们利用转基因技术添加到草的基因里面的。由于这种转基因草具有很多基因优势,所以蔓延得非常快。而且这种转基因草可以和很多与其具有亲缘关系的植物进行杂交,并把这种抗药基因传给其他种类的植物。要想除掉这种转基因草,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就是人工将这些草拔出来晒死。但由于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豆田除草剂品种迅速增多,涉及的化合物类型增加,作用原理各式各样。在生产中常出现除草效果差、作物发生药害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经济作物,能用于食用、榨油,是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也是国家农业方面的重要经济增长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大豆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大豆的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但是大豆田的杂草问题一直困扰着大豆的种植生产,大量化学除草剂用于大豆田的除草工作,存在许多的问题也有大好的发展前景。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大豆田的化学除草剂应用、问题、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大豆田除草剂品种迅速增多,涉及的化舍物类型增加,作用原理各式各样。在生产中常出现除草效果差、作物发生药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对比不同浓度除草剂对玉米田间杂草的除草效果,分析出安全用量。  相似文献   

11.
当涂县地处沿江江南,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全县拥有稻田面积近70万亩,其中一季稻田面积为45万亩。随着新型水稻栽培方式的推广应用,稻田安全化学除草已迫在眉睫。目前市场上除草剂种类繁多,而质量则良莠不齐,传统的除草剂由于连年使用,部分地区出现了水稻僵苗不发、黄化、除草不增产现象,有的甚至严重减产,新型安全除草剂的推广应用势在必行。为此,当涂县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站组织实施了农业科技项目——“当涂县45万亩一季稻田安  相似文献   

12.
除草剂乙草胺合成工艺及使用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草胺是属于酰胺类除草剂,它具有优良的除草功能。本文主要阐述了除草剂乙草胺合成工艺,以及在使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本文对除草剂乙草胺的合成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点研究了由2,6-甲乙基苯为起始原料,经甲叉、叔酰胺,后得到乙草胺的甲叉法合成工艺,并得出较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对甲叉法生产乙草胺过程中出现副产物进行合理利用,为工业化生产乙草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解芳 《科学大众》2011,(Z1):35-35
在工厂里生产出来的除草剂,必须先经过除草专家和有机化学家的精心设计和多次试验,并在实验过程中对新型除草剂进行化学改造,使它具有精确的选择本领。即当它施用到作物和杂草上  相似文献   

14.
在农业水田中,普遍出现杂草横生,给水田农作物带来了不利的因素,为此提出广泛应用莎稗磷与防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混用进行分期施药,最终实现彻底除草.  相似文献   

15.
闫静 《科学大众》2011,(1):35-35
在工厂里生产出来的除草剂,必须先经过除草专家和有机化学家的精心设计和多次试验,并在实验过程中对新型除草剂进行化学改造,使它具有精确的选择本领。即当它施用到作物和杂草上时,只对杂草产生致命的杀灭作用,而不伤害作物,  相似文献   

16.
作者于1986—1988年在上虞夹塘、大勤两地对免耕麦田进行了化学除草剂应用研究。通过不同药剂、不同时期和不同剂量的药效试验,明确了免耕麦田适用的除草剂种类和草甘膦除草的最佳剂量。结果认为,对稻田残留杂草多,秋草萌发早,以看麦娘为主且株体较大的田块,宜在播前每亩用10%草甘膦300—400ml喷雾,也可用20%克芜踪100—150ml喷雾;对看麦娘萌发较迟,株体小而少的田块,宜在播种盖土后施药为好,每亩可用25%绿麦隆150g加60%丁草胺50ml或50%杀草丹150ml喷雾,也可用25%绿麦隆250—300g喷雾。免耕麦田开展化学除草可获得显著增产,增产幅度一般在22.9—87.1%,高的达1.38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阐述了林场幼林抚育中的松土除草、林地的灌溉与施肥、幼林管理、幼林保护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李永夫  罗安程 《科技通报》2003,19(5):434-438
综述了植物源农药(包括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的研究和开发应用现状,较详细地介绍了几种典型杀虫植物(主要包括楝科植物、豆科鱼藤属植物、卫矛科植物)的杀虫机理和开发应用情况,并讨论了植物源杀虫剂今后研究的几个热点:生物技术在植物源杀虫剂研究中的应用;植物源光活化毒素的研究;杀虫植物资源的进一步调查研究,与植物源杀虫剂相比,植物源杀菌剂和除草剂的研究和应用要少得多,然而目前人们已经在植物体内发现许多具有杀菌、除草活性的物质,因此开发植物资源合成杀菌剂和除草剂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大豆除草是复杂繁重的农事操作过程,过去一直选择封闭除草或茎叶除草两种方式,但由于受气候重要条件影响,很难达到除草效果,为此我们选用了封闭除草后茎叶除草二次施药,探讨其除草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人工除草费工费时,也难以控制大量杂草的危害,采用化学除草的方法见效快、效果好。下面介绍几种蔬菜的化学除草方法。大白菜在大白菜播种后,大白菜出苗以前,用60%丁草胺公顷1.5升处理土壤,对杂草有良好的防除效果,不伤害大白菜,同时还减少了由于人工除草所造成的机械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