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自然对于悉心洞察它并歌颂它的瑰丽的人,倘若能生感激之情的话,那么这番情意首先应该归于米哈伊尔·普里什文。在普里什文感到像在家里一样的那些地方——巡林员的木房  相似文献   

2.
神奇的植物     
陈缪华 《中文自修》2022,(8):22-23+54
<正>链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一学期第16课《金色的草地》《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苏联作家普里什文生活在俄罗斯乡下时,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他们朝彼此的脸上吹着蒲公英的绒毛。无意中,他发现早晨的草地是绿色的;到了中午,草地变成了金色;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让他非常疑惑,于是他对草地进行了长时间的仔细观察,发现是蒲公英让草地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
米·普里什文是俄罗斯著名的散文家,人与自然的生态关联是其散文表现的主要内容。普里什文的生态散文赞美自然万物的美丽神奇,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自然美的话语镜像、生态善的精神和弦与情感真的心灵对话。童年生活经历、教育背景、职业生涯、俄罗斯文学渊源影响了普里什文生态诗学理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IAO 本课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选学课文。尹思珍老师教学这篇课文安排了“揭题———探究———拓展”三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看到题目,你会想到什么?生:我想这篇课文可能与旅行有关。生:我想它是写一种树。师:他们说得对吗?请同学们自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举手回答问题。)生:我对树的样子很感兴趣。(教师板书:样子)生:我对树生长的地方很感兴趣。(教师板书:环境)生:我想它的名字很特别,为什么叫它“旅行家树?”(…  相似文献   

5.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通讯 ,5 0年来 ,它影响了几代人 ,“最可爱的人”成了人民志愿军的代名词。这篇文章也一直入编中学语文教材。为配合修订大纲的使用 ,由人教社编辑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 (简称《修订教材》)又选入了这篇课文 ,它与根据 1992年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编写的语文第五册 (简称《试用教材》)中的同篇课文相比 ,从诸多方面体现了已经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全新理念和基本特点。下面就《谁是最可爱的人》《修订教材》不同于《试用教材》的编排体系作一阐述。一、…  相似文献   

6.
《三个儿子》是二下的一篇十分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它让孩子们体会到懂得孝顺的珍贵与高尚。每次上这篇课文之前总会深思熟虑,只想让我的孩子们最深层次地领会其中的内涵。曾不只一次上过这篇课文,还依稀记得自己第一次上这堂课,设计的大致思路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高语一册)是演说词中的典范作品。它以议为主,兼有记叙和抒情;它立足点高,大气磅礴,文彩灿然。学习这篇感情深挚、议论风生、战斗力极强的演说词,必须抓住它的特点。笔者以为,证例的层进性和语言的深刻性是此文的最最鲜明的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高语一册)是演说词中的典范作品。它以议为主,兼有记叙和抒情;它立足点高,大气磅礴,文彩灿然。学习这篇感情深挚、议论风生、战斗力极强的演说词,必须抓住它的特点。笔者以为,证例的层进性和语言的深刻性是此文的最最鲜明的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9.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是现行人教版八(上)和现行苏教版七(下)的一篇课文。老师教学这篇课文最常见的设计思路是:(1)传授新闻知识(如定义、特点、要素、结构、语言等);(2)借助报纸新闻,讲解新闻知识;(3)从新闻结构、新闻语言等方面研讨这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中,是一篇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著作。它和同时发表的《论犹太人问题》一起,标志着马克思已经从唯心主义转变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变到共产主义。这篇文章是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向德国现存制度发出的一篇革命的战斗檄文,它宣告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共产主义的必然胜利;论述了向德国现存制度开火和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篇颇有特色的散文。它让我很自然地联想到鲁迅的散文《阿金》。鲁迅在这篇散文中描写了一位从乡下来到上海做佣人的女性阿金,她的咋咋呼呼、风风火火、吵得我们的大文豪无法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伟业。我以为,《阿金》最有价值之处  相似文献   

12.
五年制第八册23课《鸟的天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突出三个教学环节。 (一)抓文眼,编导语,激发求知欲。导语:同学们听说过“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故事吧,这眼睛是最传神的了。它能流露出丰富的感情,它能饱览自然界的胜景。当然,它有时也会让事物的表象所蒙蔽。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中,就有这  相似文献   

13.
(一)理读——理读要有耐性理读,它要求一个“细”字,解决“进入课文”的问题,解决“精华是什么”的问题,也解决课堂教学心中有底的问题。所谓理读,就是寻找式地读,清理式地读,就是细细地读,把落实基础知识的眼光深入到课文的各个角落。这是备课与授课质量可靠的“物质基础”。对每一篇课文,我们都要细细地找寻,找出那些最有用的、最  相似文献   

1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一九二六年九月十八日在厦门大学任教时,写的一篇散文,发表在同年十月十日《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后来作者把它收在散文集《朝花夕拾》里。这里只谈这篇散文的艺术特色。首先,具体生动的景物描写。这点最突出地表现在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我觉得作者在这  相似文献   

15.
荀子是战国(公元前403—221)末期一位儒家大师。从学說建立上说,他算是先秦诸子中最幸运的一个人,因为他对于以前各大家的学說都有所批判,有所吸收。从学說流传上說,他又算是最不幸运的一个人,因为他的学說在西汉未产博士傳习,所以也就沒有得到正式传播。刘向从三百二十二篇中,替它较定成三十二篇,輾轉鈔写传誦,才能流传到后世。到中唐的时候,才有杨倞给它作注,这已經相隔有九百多年了。那时书中已有脫落的地方,有后人妄加的地方,有前后倒置的地方,有因音近形近而产生错别字的地方。这些缺点当然越  相似文献   

16.
《中语参》(2004年3期)刊发了江苏徐学珍老师的一篇短《“最……之一”说得通吗?》。在这篇短中,徐老师以苏教版《向沙漠进军》一中的“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一句为例,说明“最……之一”合用是错误的,它违背了词典“最”字的意义,“既不合逻辑也不符合语法”。笔认为,徐老师的这个结论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7.
普里什文自然观的核心是提倡人与自然的“共同创造”。这一思想是对传统的人文主义自然观和卢梭自然观传统的挑战,其哲理基础是人与自然的完全平等。作家艺术地展示并证实,自然不应成为人的工具和手段。自然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且是人类真、善、美之源泉。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关键是人要把改造自然与感受自然美结合起来,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普里什文的观念不仅突破了前人的局限,而且具有切实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作家满都麦的创作始终贯穿着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文化建构,使他成为怀有强烈宇宙感的诗人。正是在这一文化层面上,满都麦与普里什文一样,对自然有着“亲人般的关注”。草原的荒漠化是满都麦生态文学的主题之一,自然与人的融合则是普里什文对自然“亲人般关注”的行为方式,可以看出两位作家对于自然与人关系的思考已经超越了时空,体现出生态整体主义的观念和生态道德,开启了各自民族生态文学的先河。  相似文献   

19.
书香一缕对一只蚂蚁的敬意(流沙,2) 心中有光(马国福,3)享受青春(严凌君,4)富兰克林的人生信条(5)一垛木柴(邓康延,6)泥土的微笑(栖云,7)美的源泉([苏联]苏霍姆林斯基,8)个性的诞生([苏联]普里什文,9)星星([英国]史密斯,10)学会爱自己(乔叶,11)翠鸟([法国]列那尔,12)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这是从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角度提出的具体要求。在语文课堂中,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而课外阅读是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和重要性是课内阅读无法替代的。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