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不实"一词近来屡屡见诸报端,几乎可以获评2010年的传媒流行语了: <"炒蒜高手买百斤金条"报道不实> <"70%举报人遭报复"报道不实> <三年内免谈收房产税报道不实> <发改委称电价调整报道不实> <合肥女教师诱奸900男生报道不实> <西安成直辖市报道不实> …… 不实,不实!真是不一面足.  相似文献   

2.
自<南方周末>(以下简称<南周>)刊登<汪晖〈反抗绝望〉的学术问题>一文后,关于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晖教授涉嫌学术抄袭一事被媒介炒得沸沸扬扬.本文试图通过对<南周>关于该事件的议程设置及其"编者按"进行分析,来考察<南周>在这一报道中的立场和角色扮演,并呼唤对媒介公共性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3.
2009年4月23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南京晨报>、<南京日报>等南京同城报纸都推出了南京解放纪念日特刊或专题,又一次形成同题竞争.本文通过对各报的特别报道进行分析,归纳此次"4·23"报道中一些策划思路、报道方法,以期给同城报纸的同题竞争以启示.  相似文献   

4.
张悟本其人其书 今年5月26日以来,<新京报>对于"神医"张悟本展开了一系列深度报道:从<张悟本履历调查>,<8问张悟本>、<"神医"张悟本的背后推手>到<让张悟本明明白白地"倒下">、<卫生部发言人首次回应张悟本事件>……这些报道声势浩大,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地击溃了张悟本及其身后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5.
节庆报道最容易形成"四季歌"式的程式化报道.今年<福建日报>的春节报道对此进行了探索,简言之,就是节庆报道"主题化".他们以"2009年温暖海西"为主题,从正月初一至初七,在一版衍生推出<暖心>、<开心>、<爱心>、<民心>、<怡心>、<真心>、<信心>7个栏目,既有内在逻辑的连贯,又拓展了报道空间,形成浓烈的节庆气氛和有力的传播导向,获得报界同仁的一致好评.这种报道模式,集中了诸多新闻传播要素,设置若干议程,在多角度聚焦中生成报道文本的意义并使之得到较为完美的表达,产生预期的舆论引导效应.  相似文献   

6.
2008年1月1日,<法人>杂志刊登了记者朱文娜采写的一篇报道<辽宁西丰:一场官商较量>(以下简称<辽>),因该报道涉及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县委书记张志国,西丰警方以"涉嫌诽谤罪"对采写报道的该记者立案调查,并进京拘传.此举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遭受质疑.1月8日,当地公安机关正式撤销立案、撤销拘传,并派人登门道歉.  相似文献   

7.
2010年6月8日至10日,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举办了"重大主题报道创新"专题研讨班.研讨班结合<金华日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策划<影像·寻访>等具体案例指出了主题报道的创新路径,认为<影像·寻访>的成功就是让重大主题报道更充分体现新闻规律.  相似文献   

8.
"逆势新闻"的概念及意义 什么是"逆势新闻"?先看一则报道. 4月2日的<报刊文摘>引<新华每日电讯>3月27日报道<河北村干部频遭暴力伤害>,文章说河北"许多地方频发暴力伤害村干部事件",并列举了三起有代表性的案件,呼吁"要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增强群众法制观念".这则报道引人思考.  相似文献   

9.
范帆 《青年记者》2008,(12):90-91
2007年11月16日19时29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社区>栏目,以<闲物送人,爱心涌动>为题报道了牡丹晚报发起的"闲物送人"活动.报道选取了菏泽市牡丹区低保户李翠华在牡丹晚报"闲物送人"爱心捐赠接收站内免费领取过冬棉衣被的画面,对菏泽市"闲物送人"活动开展的整体情况、接受闲物用以帮助困难群众的主旨等给予报道.此外,山东电视台<山东新闻联播>也在黄金时段报道了"闲物送人"活动.  相似文献   

10.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损失惨重,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此次地震报道,其信息发布之快,内容之全面,是历史上少见的.在众多媒体中,<南方周末>仍沿袭"深度"的报道特质,并在强大的关怀情绪下给受众以理性的思考,这是十分难得的.现对<南方周末>5月15日号外和22日两期的整合报道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月18日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雨雪冰冻灾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灾情发生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迅速行动,从1月21日开始,打破既定节目编排,在覆盖全国的"中国之声"推出全天特别直播<爱心守望风雪同行>.全天直播持续到2月5日,先后有270多名编辑、记者、主持人、技术人员投到报道当中.从1月20日,尤其是1月29日以来,中央电台重点新闻节目<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以二分之一左右的时长报道抗灾救灾工作的最新进展.春节期间,这两档节目重点报道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奔赴南方灾区考察抢险抗灾,慰问灾区群众的情况;及时全面报道国家应急指挥中心、国家各部委各机构、各行业、各地的抢险救灾举措和行动;同时结合广播特点,组织设计了一系列录音报道,展现各地加班加点保证煤电油运,保障市场供应,社会稳定.<全球华语广播网>多次与地方广播电台并机播出,重点关注重灾区的抗灾救灾工作.<国防时空>从1月23日开设专栏<军徽闪耀风雪同行>,集中报道奋战在抗灾救灾一线的解放军武警官兵的事迹.  相似文献   

12.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国民党浙江省党部直辖报社<东南日报>立即时事变作了报道.从12月13日在第一版用特大号字体以"张学良率部叛变,蒋委员长被留西安"为题报道了西安事变的发生,到西安事变终告和平解决、蒋介石被释放的报道"蒋委长伉俪安抵洛阳"(<东南日报>1936年12月26日)等,直到1937年2月10日发表解决陕甘善后问题的社论<陕变结束后之感想>以及此后的零星报道等,两个多月时间,几乎每天都有关于西安事变的消息,有时甚至是一天好几条.  相似文献   

13.
4月7日,<北京青年报>"饮食主义"版用整版篇幅刊登了"食物真的相克吗?"的报道.这是<北京青年报>与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委员会联合主办的"质疑食物相克"专家研讨会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周泽: "警察抓记者",已经逾越了公众能够接受的底线 赵金:"朱文娜事件"可谓是2008年记者维权第一案,引起的社会关注也是空前的.首先我们回忆一下事件的进程.1月1日,<法人>杂志刊发了朱文娜采写的<辽宁西丰:一场官商较量>,报道了西丰县商人赵俊萍遭遇的官司,该报道涉及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县委书记张志国.1月4日,西丰警方以"涉嫌诽谤罪"对朱文娜立案调查,并进京拘传.1月4日下午得知遭拘传信息,朱文娜到友人家暂避.7日,<新京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记者报道辽宁西丰官员负面新闻遭警方拘传>.7日下午朱文娜向中国记协提交相关材料,中国记协维权处表示要高度关注此事.8日朱文娜回单位上班.8日下午西丰县公安局召开会议决定,对朱文娜撤销立案、撤销拘传.9日中午时任<法人>杂志总编辑王丰斌代表杂志社就朱文娜事件发表声明.9日下午3时西丰县委县政府指派相关负责人赴北京,向法制日报社表示道歉.  相似文献   

15.
左雁君 《青年记者》2008,(12):74-75
从今年1月31日至2月28日,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南方周末>通过对新闻资源的组合与策划,对"雪灾"作了一系列报道:<雪压中国>,<让历史记住这一"年">、<雪问中国>和<雪立中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理性,正义、良知、爱心,使得万众一心抗雪灾的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2007年3月13日广州<信息时报>AI版发表了一篇<广州香蕉染"蕉癌"濒临灭绝>,此文对香蕉的巴拿马病进行重点报道.同一天,<信息时报>又以<巴拿马病堪称香蕉癌症,多个国家地区深受毒害>为题进行了报道,其中提到"巴拿马病就是香蕉世界的癌症,无药可医……目前国际科学界都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相似文献   

17.
<北京青年报>在2000年7月2日推出人才教育类专刊--"人才时代",其他京城的综合性媒体也相继拥有了这类专刊,如<北京晚报>的"人才周刊",<北京晨报>的"教育资讯",<北京娱乐信报>的"职场周刊",<新京报>的"学习公社",<精品购物指南>的"快乐职场",<京华时报>也在最近推出了人才类专版.这类专刊多以周刊面目出现,不具有日报拼抢新闻上的优势,所以在策划性报道上做好文章成为办好这类专刊的共识.  相似文献   

18.
2005年4月23日,<河北农民报>用整版篇幅刊登舆论监督报道<检验报告扑朔迷离工商扮演何等角色--故城县工商局"真假报告"调查>.巧的是,河北省内某报(下文称A报)也几乎同时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题为<交了罚款少了理赔>的报道.两则报道出自同一新闻源头,但调查结果却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9.
今年6月12日起,<宁波日报>对林萍捐肝救助同村女孩徐洁的感人事迹,做了全面、深入的报道.10天时间先后发表长篇人物通讯<跨越血缘的人间大爱-记捐肝救助同村女孩的林萍>,和评论<爱的最高境界>,随后进行了一系列后续报道,刊发了通讯<成就大爱的土壤-再记无偿捐肝救助女孩的林萍><爱的赞歌在延续……>,作为对林萍报道的补充.开辟了"林萍壮举感动与反响"专栏,报道社会各界学习林萍事迹和精神的情况.组织了评论专版和理论专题,以引导舆论、升华主题.整个报道发消息、通讯、评论、理论文章、照片等30余篇,形成强大舆论阵势,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赢得各界好评和多篇批示.  相似文献   

20.
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是改变中国革命时局的大事.本文试图以南京<中央日报>、西安<解放日报>、津沪<大公报>与陕北<红色中华>对"西安事变"报道的比较,来分析不同党派、不同立场的报纸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评析它们在事件中的态度倾向及其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