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质教育不但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而且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运用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精心创设探究情景,学生的求知欲会更强烈,他们会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改进.在改进中创新,如《小电珠》一课,学生认识了电池、电珠、导线、灯座后,让学生做小电珠发亮的实验,学生们兴趣很高,他们安上小电珠,用导线接好电池和灯座后,就不断传来“电珠亮了”的声音,学生们为自己亲自实践获得的成功而欣喜万分。之后,我鼓励学生:“不用这根导线还能用什么做导线也能使小电珠发亮?”这时学生兴致很浓,他们把导线换成铁丝、保险丝、钢丝等小电珠也发亮了:我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铁丝、保险丝、钢丝做导线,小电珠也会发亮?学生们思索后说:“铁丝、钢丝、保险丝都是金属,金属都具有导电性能。我又激发学生:在缺少金属导线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自然课本第六册第三课《导体和绝缘体》中,有“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一句话,这在教学中是个难点。通过多次教学,学生都是用几节干电池,几根导线和一只小电珠来做这个实验,可小电珠不亮,看不出它们有导电的现象。这是因为上述三种物体的电阻比金属大得多,通过灯泡的电流只有几十至几百微安,所以小灯泡不亮,从而使学生错误地认为上述三种物体不是导体,是绝缘体。可书上又明明写着它们都是导体。对此,在教学中我设计制作了检测装置,较好地突破了这一难点。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不但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而且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运用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精心创设探究情景,学生的求知欲会更强烈,他们会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改进,在改进中创新.如<小电珠>一课,学生认识了电池、电珠、导线、灯座后,让学生做小电珠发亮的实验,学生们兴趣很高,他们安上小电珠,用导线接好电池和灯座后,就不断传来"电珠亮了"的声音,学生们为自己亲自实践获得的成功而欣喜万分.  相似文献   

4.
刘芳 《科学课》2009,(5):36-38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安排了让小电珠亮起来等探究活动和拓展活动。在引导学生对活动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猜想和推测时,还要引导他们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提出的猜想。学生将自选材料,自行试用各种连接方式使小电珠亮起来,并设法控制小电珠的亮与灭,通过分析、比较、总结、交流等活动来反思和评价自己的猜想。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比较探究结果与他们的猜想之间的区别,为他们区分猜想和事实作铺垫,从而使学生经历一次比较开放的科学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5.
《怎样接亮小电珠》是五年制四年级的教学内容。按照一般的教学思路,这堂课先指导学生认识导线、电源、小电珠等元件,然后再指导学生对这些元件进行联接,最后归纳出电流、电路的知识以及电路的联接方法。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也不佳。我在教学中没有采用这一作法,而是对教材进行了重组调整,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摸索。学生在亲历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科学,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案例]学生进入实验室,实验桌上放着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电珠。师:看了这些材料,你最想做什么?生:把它们接起来…  相似文献   

6.
我教《导体和绝缘体》这一课,有一教学环节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判断一些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第一班教学时,我按教材安排,课前为学生准备联接好的电路,学生实验时,只需将物体往检验座上一放,小电珠亮了,说明是导体,不亮则为绝缘体。学生按教师要求很快就完成了。实验记录表也准确地填好了。学生无需动多少脑筋,兴趣分明也不太高。  相似文献   

7.
只有一节电池和一粒小电珠,小电珠也能亮!你可能想不到这个发现竟出自一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之手。 那天我教二年级《小电珠亮了》,为了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我对教材作了调整:先让他们尝试实验,去把电珠玩亮,比赛谁用的方法多、巧;再讨论小电珠亮起来所需要的条件。 孩子们的积极性高涨,十分投入。在讨论“仅有电池和小电珠,小电珠会亮吗”这一问题时,大家“不会”的答声刚落,一个响亮的声音叫起来:“能亮。”这无异于烫油锅里倒进了水,整  相似文献   

8.
教材 :苏教版自然第一册第一课教学目的要求 :1 指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什么是电路 ,一个简单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 ,认识开关的作用。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连接简单电路、串联和并联电路。课前准备 :电流实验盒(24只)、演示板、计算机、课件、图片3张。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二年级时曾经学过《小电珠亮了》这一课吗?回忆一下 ,那一课我们认识了哪些材料?今天老师又把它们请来了。同时也请大家思考一下 :为什么用电线把电池和小电珠连接在一起 ,小电珠就会亮呢?二、初步认识电路的构成及电流1 认识…  相似文献   

9.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七册中导体和绝缘体实验,学生按教材用电池、导线、小电珠组装成图1的电路。将被测材料接入鱼夹中,看小电珠是否发光,就很容易检测出铁丝、铜丝……是导体,橡皮、干木条……是绝缘体。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测试人、大地、不纯净的水,小电珠不发光,于是学生对教材中“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产生怀疑。学生用图1的电路做这个“导体”实验,小电珠不会发光,问题在于人、大地、不纯净的水与金属材料相比电阻大,同样电源(电池为3V)产生的电流不能通过,小电珠亮不了。因此,如何验证人、…  相似文献   

10.
教《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时,学生检测完准备的材料后,我要他们分组汇报检测情况,其中一个学生说:“有的塑料是导体,有的塑料是绝缘体。”怎么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呢?他说:“塑料棒接在电路中,小灯泡不亮,而保鲜塑料袋接在电路中,小灯泡亮了。”有同学不相信,就说:“那你做给我们看看?”我叫他上台来演示,只见他用一根铜线放在保鲜塑料袋的下面,另一根铜线放在塑料袋上  相似文献   

11.
观察实验是完成幼儿园常识教育任务的重要手段。在观察实验中,教师如何适时地运用恰当的语言指示,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最近,我看了一位老师组织的“电珠通电”实验课。实验前教师先巩固幼儿对导体、绝缘体的认识,然后发给每个幼儿一节电池、一个小电珠、一节电线,紧接着教师做了一个实验:把电线的一端接触在电池的底部,另一端绕在电珠上,并把电珠接触在电池的中部,结果,电珠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拟就《小电珠》一课为例,谈谈在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1激趣引疑,促进创新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好奇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质疑则构成了学生从一般性思维发展到创新思维链上的关节点,疑而启思,疑而生变。我用导线、电池、电珠组装一个串联电路,只让学生观察到发光的电珠,并有意使电珠时亮时灭。这一实验现象,激发好奇心,引起学生疑窦:为什么电珠发光会时断时续?为了让全体学生观察清楚,我把实物扫描图展示给学生,通过CAI课件,使学生的情绪处于亢奋、激动之中。在这种情感的刺激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3.
自然教学提倡教师做“导演”,学生做“演员”。让学生参与活动,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索研讨。但教师在充当“导演”时,要切忌按自己的意愿指挥学生统一行动。 教学《小电珠》一课,在探索如何使小电珠发光时,学生兴趣浓厚,有的用导线连接电珠的底部,有的连接电珠的螺纹,有的用透明胶布粘接头。可就在这时教师却让学生把导线连  相似文献   

14.
给你一个小电珠、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你能让小电珠发亮吗?作为一个教师,特别是一个长时间从事科学教学的教师,你肯定会认为这很简单. 然而,笔者这里所说的是一个不带灯座的小灯泡、一节没有装在电池盒里的干电池.在很多年前,每一个学生的确都可以很娴熟地完成这个实验.如今按教材步骤和方法让学生来做该实验,结果令人很吃惊,你可以看到有很多学生只是把那一根电线从电池上接出来,连接到小电珠的某个部位就在等待它发光了.对于这样简单的电路连接,学生竟然会如此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15.
上课伊始,教师拿出精心准备的礼物:一串小灯笼,引出问题"灯笼不亮怎么办",开门见山地引入本课内容一点亮小电珠.  相似文献   

16.
《小电珠》一课首先让学生分别认识小电珠、电线、电池,然后问怎样让小电珠发光?书上的意思无非是指用电线把小电珠和电池正确连接起来,小电珠就能亮了。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经验预测哪些材料可以导电,哪些材料不可以导电; 2.能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预测; 3.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4. 愿意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分享交流; 5. 养成乐于合作的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每组有电池 1个、电池盒 1个、小电珠 1个、小灯座 1个、导线 3根 (其中 2根带鳄鱼夹)、曲别针、铁丝、铜丝、铝片、干木条、玻璃片、陶瓷片、气球、铅笔芯、纸片、棉线、塑料尺、橡皮擦、电线外套教师准备:纯净水、盐、实物投影仪、完整电路一个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先来进行一场…  相似文献   

18.
以前老是认为一节顺利按教案完成的课才是成功的课,但是一年多的课改实践,使我有了新的认识,而开学不久后的一次自然课更使我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加深。那是一节三年级的课,课题是《电路》,要求学生学会连接电路,并在简单电路的基础上,学会分别再加一个小电珠,一个电池,还要学会并联电路的方法。没想到课堂中出现了两个问题,一个我成功地解决了,而另一个却以失败而告终。先说成功的例子。在让学生连接电路的时候,出乎意料的情况发生了,很多同学连接的方法都很正确,但是小电珠就是不亮。面对着孩子们质疑的目光,我镇静地对他们说:“老师知道实…  相似文献   

19.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物理实验是否成功与实验操作、取材、技巧关系很大。中学物理实验很多,值得研究的操作方法、技巧、小窍门也是很多的,例如: 1.初中物理教学中在演示“伏打电池”时我们常发现有两种故障:一是小电珠不亮,其主要原因:是硫酸溶液浓度过浓或过淡,我们发现一般用比重1.25的硫酸加两倍蒸馏水进行稀释即可(随实验气温不同浓度再作少量调整);另一原因就是演示前未认真对所用铜片、锌片表面用砂纸打磨和清洗(最好每实验一次进行一次打磨和清洗)。故障之二是小电珠亮度很快消失,产生这种故障原因主要是所用锌板含杂质多不  相似文献   

20.
角度思考     
一个苹果放在桌上,-位同学说这苹果是红色的,而另-位同学却说是青色的.同一个苹果为什么说法不一样呢?这是因为-位同学是站在苹果红色的一边来看的,而另一位同学是站在苹果青色的一边来看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一样了.平时我们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都要注意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一下,从而得出比较全面正确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