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邓利军 《物理教师》2000,21(7):4-25
1液体在低压下沸腾的实验 做液体沸点与压强关系的实验,教材中的做法不能直观的反映出液面上气体坛强减小了能使多少摄氏度的水沸腾,我用注射器针铜改进此实验.做法如下: 取一个锥形瓶,瓶内注入95℃左右的水(水温最好高于90℃),瓶口塞紧橡皮塞.塞中穿入一支水银温度计,注意橡皮塞与温度计接触处要密封.把 100 mL针筒活塞推到底部,然后把锥形瓶的侧嘴与100 mL的注射器用硬胶管连接.装置如图1.实验开始,先观察水银温度计读数,如果是94℃,此时把针筒活塞抽出一段,液面上方气体压强减小,水沸点降低,94…  相似文献   

2.
1 实验目的  探索快速、安全、简便制取NO的方法 ,揭示NO、NO2 、HNO3相互转化的规律 ,减少氮的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2 实验用品   6mol/L硝酸 1瓶 ,细铜丝一束 ,长度约 3cm ,10ml注射器 1支 (带 8号针头 )小橡皮塞一个 ,蒸馏水 1瓶。3 实验步骤  将铜丝束扭在一起 ,弯成圆弧状 ,放入注射器内 ;用活塞将铜丝推至注射器顶端 ,紧贴注射器内壁 ;吸入少量蒸馏水 ,排出空气 (防止O2 与生成NO反应 ) ;再吸入 1ml6mol/L的硝酸 ,用小橡皮塞封住针头 ;手握注射器 ,针头向下 ,反应产生的无色NO将活塞向上缓缓推…  相似文献   

3.
高中化学第二册演示实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利用封闭在注射器里的二氧化氮橡皮塞封闭注射器上的注射小孔。这里介绍一和四氧化二氮的混和气体为研究对象的,并以种以注射针头替代橡皮塞的简易有效的封闭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学化学选修教材在《化学平衡》一章中设计了压强对平衡N2 O4 2NO2 影响情况的演示实验。1 实验步骤1 1 用大注射器吸入 2 0ml NO2 和N2 O4 的混合气体 ,使活塞达到Ⅱ处 ,并用橡皮塞加以封闭 (如图 1所示 )。图 11 2 将注射器活塞迅速压到Ⅰ处 ,再由Ⅰ处又拉到Ⅱ处 ,反复操作 ,观察现象。2 实验现象当活塞往外拉到Ⅱ处时 ,气体颜色先变浅又逐渐变深。当活塞从Ⅱ处压到Ⅰ处时 ,颜色先变深又逐渐变浅。3 教材对现象作出的解释3 1 当活塞往外拉到Ⅱ处时 ,管内体积增大 ,气体压强减小 ,浓度减小 ,此时气体颜色变浅 ;又由于压强…  相似文献   

5.
茅云林 《物理教师》2009,30(2):33-33,35
医学上常用吊瓶式输液器给患者输液,其装置如图1所示.瓶下面接有一根输液的软管和注射针,倒置的输液瓶随着瓶内药液面的降低,瓶内液面上方气体的压强减小,外界空气在大气压作用下通过进气管不断进入瓶内上部,使瓶内液面上方气体压强与h1段液柱压强的和始终等于大气压,即瓶内h1段液柱的高度变化而导致的压强变化对瓶口处无影响.在针头处药液的压强为声p药=P0+ρ液gh2.  相似文献   

6.
1 原理KClO3 + 6HCl (浓) =3Cl2 ↑+KCl +3H2 O2 仪器和药品30ml注射器两支(不带针头)、橡皮套一个、5号点滴注射器的头皮管(带有针头)、一个橡皮塞。3 装置               图14 实验步骤4 1 称取约0 5gKClO3 固体,装入其中一个注射器内(称为A)。4 2 用另一注射器(称为B)取约1ml浓盐酸,马上用橡皮套将下口封好。4 3 用头皮管的一端套在A注射器上,另一端的针头插入B注射器的橡皮套内。4 4 缓缓抽动A注射器活塞,则B中的浓盐酸会缓慢流过来,并马上与KClO3 发生反应,注射器内产生黄绿色的气体。随着气体的…  相似文献   

7.
初二物理第十一章第四节———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引入了这样的演示实验 :采用改变封闭在注射器里一定质量的气体的体积 ,根据手指的感觉判断压强的大小。由于做这个实验 ,压强的变化不是很大 ,人的感觉也不是十分灵敏 ,很难比较出压强的大小。为此作了如下的改进 :1 改进部分将“手指的感觉如何 ?”改为“松开右手 ,观察活塞如何运动 ?”2 实验观察以压缩气体的情况为例 ,教师实验 ,学生观察。3 现象活塞向外运动。4 分析向筒内压活塞使筒内空气体积缩小 ,松手前 ,活塞不动时的受力情况 :F内 + f =F外 +F压 松手后 ,活塞向外…  相似文献   

8.
液体沸点与气压之间关系的实验主要器材:50ml的注射器一只,带有7号或9号针头,青毒素小药瓶一只,瓶口处的金属密封盖不要拆掉,酒精灯一只.1.用注射器向青霉素瓶内打入水,水的体积约是青霉素瓶容积的1/3.将针头拔出,排尽注射器内的水,拉注射器活塞置20ml刻度处,再次将针头插入瓶盖中,针头插入瓶中不要太深,且要远离瓶中水面.  相似文献   

9.
自制气压计     
实验室里常用水银气压计测定气压值是根据大气压强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的原理制成的,我们根据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与压强的关系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1制作材料墨水瓶或口径不大的玻璃瓶一个,与瓶口口径相应的开孔木塞或橡皮塞一个,细玻璃管(长约20cm)一个,直尺,食用油少许和一段细线。2制作原理当外界的大气压降低时,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瓶内气体体积增大使油滴上移,当外界大气压强升高时,瓶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瓶内气体体积减小使油滴下移。根据油滴上下移动的位置,再对照水银气压计测定的气压值来制定标尺上对应…  相似文献   

10.
压强对气体溶解度影响的演示实验现行初中教本中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仅作了一般性的叙述,没有安排演示实验。我在教这部分内容时,补充了一个演示实验。办法如下: 一、实验装置如下图二、操作方法1.在一个大号具支试管中加入几小块石灰石,再加入1∶2稀盐酸到试管容积的1/3处,使其充分反应到试管中基本没有气泡产生。(此时试管内的溶液实际上是被CO_2饱和的CaCl_2溶液,过量的石灰石可不必取出)。在试管口用橡皮塞塞紧,具支试管上的胶管用止水夹K夹紧。(这一步工作可在课前做好)  相似文献   

11.
巧用注射器     
将注射器取掉活塞,配一双孔塞,安针头处用乳胶管连一节玻璃管,夹上止水夹,外筒和塑料洗瓶之间用木板两头钻孔套住。用时手捏塑料洗瓶,瓶内液体通过乳胶管进入外筒,根据注  相似文献   

12.
巧用投影仪     
投影仪除能增大投影片的可见度外,也能增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在物理教学中得到巧用.巧用之一:人教版物理第一册第45页有个“压缩体积使气体液体”的演示实验,实验过程:取一支大的注射器,拉动活塞让注射器吸进少许液态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小孔堵住后,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全部变为乙醚蒸气,然后推动活塞压缩乙醚蒸气体积,观察到器壁上有液滴出现.  相似文献   

13.
在中专化学教学中,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怎样讲授好?一、做好演示实验,初步形成概念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演示实验,难度较大,成功的关键是:1.注射器密封要好(针头端用橡皮塞封闭,其余漏气处涂凡士林).2.推压、拉开活塞的距离要大,即混和气体体积变化要大,最少要超过一倍.演示时,最好用二支注射器进行,以便对比气体颜色的变化,以引导学生对演示现象进行分析.概括时,要突出: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实质上是浓度对平衡的影响;增大或减小压强,NO_2和N_2O_4的浓度均随之改变,V_正和V_逆亦随之改变.但它们改变的程度并不相同,否则平衡不会移动.  相似文献   

14.
现行上教版八年级物理关于气体热膨胀的演示仪器如图1所示,这个实验是用手捂住烧瓶,观察水流的移动。笔者在实验时感觉在气温较低时所需时间较长,效果也不太明显。为此,笔者自制了两个实验装置。一、巧用注射器(图2)1.材料准备:250mL普通烧瓶1个,10mL注射器1支,活塞1个,橡皮塞1个,凡士林,细线。2.制作方法:将橡皮塞塞紧烧瓶,在橡皮塞中心打好直径为2.5mm的圆孔,孔中图1图2图3细线注射器气球涂抹凡士林,以防漏气,将注射器插入圆孔。为防止活塞受热冲出,在活塞和注射器的玻璃外管连接一根细线。在活塞上涂上鲜艳的颜色,使观察更加明显。3.操…  相似文献   

15.
中学化学实验中常遇到气体与液体(溶液)之间的反应,例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氨气与稀盐酸的反应等。这些反应由于没有诸如沉淀生成、颜色变化等现象而不易观察其是否反应。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简单装置——气液反应演示器,可以清楚观察气体与液体(溶液)的反应现象。一、实验用品500 mL 三颈瓶1个.20 mL 医用注射器2支,气球1只,带孔大橡皮塞1个,小橡皮塞2个,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寨1个。  相似文献   

16.
氨的喷泉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的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实验.用注射器进行微型喷泉实验,节省药品,容易操作.将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喷泉实验的装置略作改动,可以使喷泉实验与溶液密度以及化学发光实验结合进行,增加实验的综合性及趣味性.一、微型喷泉取一支中号试管,配上橡皮塞,取一支20mL干燥注射器,活塞上涂上凡士林.配上一枚16号注射针.将注射针穿刺入橡皮塞,装配成图1一氨气的收集装置.打开橡皮塞,向试管中加人0.5克氢氧化钠固体,滴人5滴浓氟水,塞上橡皮塞.产生的氨气自动将活塞慢慢向上推·收集20mL氨气,取下注射器,用另一橡皮塞套住注…  相似文献   

17.
浮沉子实验是一个综合实验,其实验原理涉及玻意耳-马略特定律、帕斯卡定律、浮沉原理及大气压强等知识。因此,做好这个实验是很必要的。我们用以下三种方法做好浮沉子实验,不但装置简单,方便易做,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把一段蚊香(1厘米长)放到玻璃瓶中(酒瓶或汽水瓶),再往瓶里灌水(至瓶颈),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取一支注射器(大号的),先把活塞拉出1/2,然后用橡皮管把它与橡皮塞上的玻璃管连接起来(不要漏气)。推进活塞,瓶中气体压强增大,水的压  相似文献   

18.
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图1,注射器内留有一半体积的空气),打开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水,使其下管口必须液封,慢慢推注射器的活塞,瓶内气压增大,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水柱,过一会后水柱的液面不下降。再慢慢往外拉活塞  相似文献   

19.
1.带塞(橡皮塞、玻璃塞或活塞)的仪器应“先塞(塞上塞子)后定(固定装置)”.2.连接导管与橡皮管、橡皮塞时,导管应先润湿后连接.3.装配仪器的顺序为:先下后上,先左后右,先里后外(拆分装置的顺序相反).4.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反应物.5.先装入固体药品,后固定仪器,再装入液体药品.6.向玻璃器皿中装入固体药品时,应先将玻璃器皿横放后送入固体药品.7.倾倒液体药品时,应先将标签对着手心,后口对口缓缓倒入.8.对玻璃器皿加热,应将玻璃器皿的外壁先拭干后加热.9.对试管加热,要先预热后集中加热.10.酒精灯的使用一般是“先点后灭”.11…  相似文献   

20.
在农村中学里利用医务室废料能做中学化学气体制取实验,既节约了资金,又开阔了学生思路,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如图1,笔者与学生一起用医务室废食盐水瓶(250ml)和一次性输液器制作了乙炔制取发生装置。上面的输液开关可以控制加水量.气球既能贮存一部分气体,又可以观察气体发生器中气体产量状况,注射器针头可以作气体燃烧实验。这套实验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CO2、H2、Cl2等气体: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用锌料与稀盐酸或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制取H2;用高锰酸钾与浓HCl反应制取Cl2;但注意食盐水瓶上的橡皮塞,输液管易被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